📖 ZKIZ Archives


特朗普出手重塑美國貿易,重談北美自貿協定

上任伊始,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就已開始積極履行競選時的承諾:重新打造美國的對外貿易格局。首先被他拿來“開刀”的便是已存在了23年之久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當地時間1月22日,特朗普表示,將在與加拿大、墨西哥領導人會面時,重新商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特朗普還稱,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墨西哥總統涅托的會面都已提上議事日程,屆時,將“商討NAFTA中的一些細節”。其中,與涅托的會面將安排在1月31日。除了NAFTA外,移民、邊界安全問題,都會成為美墨領導人會晤的焦點。

白宮網站還顯示,如果墨西哥與加拿大領導人不願就NAFTA的細節進行商討,為美國的藍領工人提供更“公平”的貿易環境,那麽不排除美國徹底退出NAFTA的可能。

“最差的貿易協定”

1992年8月,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簽署了關於三國間全面貿易的協議,並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同時宣告成立的還有“北美自由貿易區”。資料顯示,擁有4.5億人口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國民生產總值約為17.3萬億美元,年貿易總額維持在1.37萬億美元,其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都超過歐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但是,與歐盟性質不一樣的是,NAFTA不是淩駕於國家政府和國家法律上的一項協議。

鑒於NAFTA在美、墨、加三國間幾近實現“零關稅”,因此,正式生效以來,極大地推動了三國間的市場融合,也帶動了三國間的貿易總額。尤其是美墨之間的貿易額顯著提升。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與1993年相比,也就是NAFTA生效的前一年相比,美墨之間去年的貿易額提升了470%。

但是,特朗普看到的並不是NAFTA為美國經濟帶來的積極效應,而是把近年來,美國制造業崗位流失的現狀全部歸咎於NAFTA等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在競選中,特朗普不止一次地援引美國勞工部的數據:自1994年以來,美國制造業崗位已從當年的1700萬個下降到如今的1200萬個。甚至,面對臺下來自“鐵銹地帶”的選民,特朗普喊出了,“這是歷史上最差的貿易協定”。而正是這些在全球化中備感失落的“鐵銹地帶”選民,用選票將特朗普送進了白宮。

而且,特朗普一直認為,NAFTA惠及的僅僅是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墨西哥,對美國制造業發展毫無益處。他還拿經濟政策研究所(EPI)貿易研究總監羅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的數據為自己的論斷撐腰。後者曾預計,1997~2003年間,約有80萬崗位從美國流向墨西哥。因此不難理解,特朗普之前一直向在墨西哥設有工廠或生產線的車企巨頭喊話,要麽後者把生產線遷回美國,要麽就等著35%的邊境稅懲罰。

全怪NAFTA?

23年間,NAFTA的生效,給美、墨、加三國內的中小企業帶來福音。通過降低、甚至取消關稅,減少行政手續,極大地鼓勵了這些中小企業不僅在三國市場內進行流動,同時加大了後者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比如,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些帆布生產商23年來一直受益於NAFTA的“零關稅”政策,把帆布料運往墨西哥,然後在當地剪裁、制作成品,最終運回美國市場銷售。這些生產商表示,如果NAFTA不存在,那麽他們將徹底失業。即便是美國國內頂級的出口企業,也享受著小到T恤、大到汽車、空調等的全方位的價格優勢。

雖然在23年間,的確有美國的就業崗位流向墨西哥,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事實並非那麽簡單。畢竟,美國國內還有上百萬個就業崗位是基於NAFTA協定的。美國商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至少有600萬個就業崗位依賴於墨西哥之間的雙邊貿易。

美國國會2015年出版的一份報告顯示,NAFTA所導致的就業崗位流失,並沒有如批評者所言的那樣誇張。盡管無法簡單地衡量NAFTA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但報告認為,至少是“溫和”的,畢竟與加拿大、墨西哥之間的貿易額還是占了美國GDP的一定比重。

而且,報告還指出,就業崗位數量的下降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科技發展後,制造業更新換代的結果。因此,不能簡單地歸結為NAFTA使然。

徹底退出NAFTA?

不過,一旦墨西哥、加拿大與美國之間就NAFTA的細節磋商沒有談妥,特朗普威脅的“美國退出NAFTA”並非不可能。

NAFTA協定的第2205條(NAFTA's Article 2205)盡管只有聊聊30多字,但清楚地寫明:任何一方只要遞交了書面告知,便可在6個月之後,退出NAFTA協定。更關鍵的是,特朗普此舉無需國會授權。

面對一個可能沒有NAFTA的前景,包括美國彼得森經濟研究所(PIIE)資深研究員胡佛博(Gary Hufbauer)等經濟學家都認為,無法想象會發生什麽,“畢竟沒有先例可循”。而在專門處理貿易糾紛的律師加里·霍力克(Gary Horlick)看來,“沒準第二天,美國的出口商們就要集體把政府告上法庭”。

對於美、墨、加三方企業而言,沒有了NAFTA,最直接的沖擊便是“關稅壁壘”。以墨西哥為例,墨西哥目前針對沒有與其簽訂自貿協定國家商品的關稅至少為7.5%。因此,勢必會導致,此前在墨西哥制造的美國產品價格優勢不再,也進一步削弱了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目前,各方唯一肯定的是,關於NAFTA的討價還價註定是場艱巨、持續多年的談判,絕對不會像特朗普想象得那樣簡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