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hanghua.org/?p=4412
3月10日,美國《福布斯》雜誌發佈了2011年全球富豪排行榜。1210位上榜富豪的總資產達到4.5萬億美元(約30萬億元人民幣)。如果他們 組成一個國家的話,則是世界上第四大國,排在日本之後、德國之前(均按2010年GDP總量計)。中國富豪顯然是這份榜單上很扎眼的一個群體,共有115 人上榜。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8成。
《福帀斯》列出的中國最富十人,依次是李彥宏、梁穩根、宗慶後、李鋰夫婦、何享健、吳亞軍、許家印、馬化騰、張近東、王健林。他們的資產總和是 59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930億元。這大體相當於3個青海省或7.7個西藏自治區的GDP總量。如果將他們看到一個城市的話,則是中國第18大城 市,排在南京之後(2010年GDP為4170億元)、唐山之前(2010年GDP為3800億元)。
仔細看一下這十人小組。他們悉數在中國參政議政。現任或曾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有梁穩根、宗慶後、吳亞軍、許家印、張近東、王健林;李彥宏是 山西省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李鋰與馬化騰是深圳市人大代表;何享健曾是佛山市政協黨委。
在今年中國的「兩會」上,宗慶後提了1項議案和17條建議。「這些想法源於平時的積累,」他說,「我花了一天一夜時間才將其整理成材料。」宗慶後今 年66歲,他執掌的娃哈哈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去年的營收是550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了近130億元,但是利潤下降了20億元,為67億 元。《福布斯》給出的大約是6倍的市盈率,事實上A股食品飲料業上市公司現在的平均市盈率為30倍,也就是說,如果娃哈哈在中國內地整體上市的話,宗慶後 的身家將會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宗慶後顯然是 「兩會」上諫言最積極的中國企業家之一。2009和2010年,他的議案分別為1項和2項,提建議分別為16條和14條,差不多和今年一樣多。他每一年的 議案與建議幾乎都涉及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行業。
不過,宗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參政議政近十年,曾引起最大關注和爭議的一條提案,仍是2007年他《關於立法限制外資通過並晌壟斷我國各個行業維護經濟 安全的提案》。這一提案,將娃哈哈與法國達能之前的矛盾公開化,兩者關於爭奪合資公司控股權的鬥爭從此升級。
這一馬拉松式的鬥爭歷時近3年,最終於2009年9月達成「和解」。達能原先持有的所有合資公司51%的股權,以3億歐元價格轉讓給娃哈哈。這一價 格遠遠低於前者曾開出的16.2億歐元的價格。名為和解,實為宗慶後勝出。這也是宗慶後日後摘得中國首富桂冠的因子之一。不過,宗慶後在「達娃之爭」中也 被指高舉民族大旗,缺乏契約精神。
宗慶後如今已經不願意再談當年事。3月4日,宗慶後面對媒體 「你覺得要替老百姓說話還是代表自己階層」的尖銳提問時,馬上回答稱:「作為人大代表,應該代表國家利益和人民的立場說話。」
2006年胡潤版富豪榜上的「中國首富」、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對這一點體會最為深刻。2008年,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她提出的關於降低富人稅負等提 案被指代表自身利益,引發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加上隨後香港一家民間組織對玖龍紙業列入「血汗工廠」名單,張茵一時幾成千夫所指,不得不請公關公司出現解 圍。
張茵同樣不願意重提往事。去年「兩會」期間某次和她共進午餐,她感慨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相比於宗慶後2007年的提案和張茵2008年的提案,他們如今的提案與建議所關心的主體,似乎有意向社會中下階層傾斜。宗慶後今年的議案內容是關 於取消居住用地使用權七十年年限的建議,而張茵關注的是不久前民間熱議的打擊拐賣兒童行為的話題。
不過有人說他們也非刻意迎合民間情緒。「今年的提案被要求『四平八穩』,」一位人不願具名的全國政協委員說。這意味著,因為源頭上的硬約束,前幾年 民間關注的大快人心或「雷人」式的代表與提案,今年出現的概率要小得多。至於何謂「四平八穩」,並沒有一個明確說法。
今年中國政協提案中,諸如《關於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提案》、《關於抑制城市房租非理性上漲》、《關於徵地問題若干建議的提案》,甚至關於《如何加快推 廣應用高效鋼材的提案》等若干提案,都被標註上「不公開」的字樣,媒體記者也無權查閱。
甚至各省市自治區分組討論會裡,一些有趣的話題和段子少了許多。譬如去年,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福布斯》版「中國女首富」)在重慶團分組討論 時,針對「企業老總群體個稅徵收漏洞」話題稱自己「繳過1000多萬的個人所得稅呢,每年繳納個稅在10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今年,中國富豪曝出一 些隱私性數字的案例,至今沒有出現過。
吳亞軍向來以低調著稱,她曾做過記者,諳習如何面對媒體。我有次在龍湖於香港召開的財報發佈會上見到她,她臉上始終保持微笑。不過,對於她的身世, 坊間始終有她與某紅色家族關係密切甚至是其「代言人」的說法。她的龍湖地產當初在短短的5年時間就竄升為重慶地產界標竿企業,且在此期間受到包括胡錦濤、 江澤民、李鵬、曾慶紅、賀國強、尉健行、劉云山、丁關根、李鐵映、俞正聲、鐵其琛、韓正、汪光燾、薄熙來等近20位中央、部委及外省(市)重要官員都的視 察,這讓同城巨賈或業界同行歎為觀止。
富豪委員和代表們的言行總被人們密切關注。相比宗慶後,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發佈的美國國會議員中的「首富」是加利福尼亞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達里爾·伊 薩,其財富為2.51億美元(16.6億元人民幣)。今年兩會伊始,針對坊間傳「38名中國人大代表都是億萬富豪」的說法,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發言 人李肇星回答是「希望中國有越來越多的富人,但是富人必須依法致富。」
王健林今年的提案是關於如何保護緊縮政策下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儘管是個人提案,但王顯然考慮到了自己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的身份。「盡快出台關於中、 小、微型企業的界定標準,」他說,「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否則幾大國家銀行都說自己六成信貸給了中、小、微型企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萬達地產去年 已經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但至今尚未過會。
民營企業家站在政治舞台,標誌性的事件是2003年初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當選為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這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位進入省級政協領導班子 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兩個月後,全國政協委員中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增加至65人,佔所有委員的比例將近3%。而恰恰就在此間,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常 委、山西海鑫鋼鐵集團創始人李海倉被人槍殺,一場關於民企業主「原罪」的爭論開始。
一邊是政治頭銜,一邊是商人角色,與國外「專職」的議員相比,中國「兩會」中的企業家代表們,似乎避免不了外界對其立場的拷問與質疑。或許最好的方 式是提案提為自身服務,又向民生靠攏。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向記者詮釋自己提案內容時頗具代表性,一是加快建立現代化流通體系,這樣可以「有效拉動內 需」,二是培育國際性跨國零售連鎖,這樣可以「帶動中國製造走向國際」,三是關於家電惠民政策的一些優化建議。
同樣,同為全國人大代表、首富級人物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今年既有關於在產業指導、信貸扶持、信息溝通及海外協調等方面支持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 建議,又有關於藏富於民、制訂居民收入增長計劃等建議。而對於前者,背景之一是,郭正打造旗下的復星醫藥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醫藥投資控股集團,且於3月初發 布公告稱不日將發行H股,在香港主板上市。
如果橫向來看,從1999年胡潤在《福布斯》發佈中國第一份富豪榜,到2003年他們分手後分別發榜,再到2011年的今天, 12年間「中國首富」誕生了10多位。分別是榮毅仁、榮智健、劉永好、劉永行、丁磊、黃光裕、張茵、楊惠妍、王傳福、宗慶後,李彥宏。這些人幾乎悉數參政 議政。其中,榮毅仁被稱為「紅色資本家」,於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當選國家副主席。榮智健、劉永好、張茵、宗慶後為全國政協委員或人大代表, 丁磊與楊惠妍之父楊國強分別是廣東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王傳福是深圳市人大代表。黃光裕雖沒有過政治頭銜,但曾把原廣東省政協委員連超(連卓釗)拉下了 馬,他入獄後能力十足,最近的進展是其妻杜鵑資產解凍,陳曉出局,被國美收購的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出任國美新掌門。
今年「兩會」,沒有聽說哪位記者看到榮智健的身影及提案。榮智健顯然是在刻意避開鎂光燈。2008年有記者偶然碰見他,他提到紅籌股回歸,及中信泰富有赴 中國內地上市之意向。未料到不久後他遇到衍生品投資巨虧醜聞,遂於2009年4月辭去中信泰富主席一職,家族成員亦陸續退出。他現在執掌一家名為隆源控股 (原名榮氏企業)的公司。
類似於榮智健式的兩會「低調代表」不在少數。2009年「兩會」前夕,坊間傳出合生創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可能因涉入黃光裕案而遭調查,於是他能否赴 京參會倍受矚目。之後,朱的秘書曾出現在北京,但政協特邀會務人員稱並沒看到朱本人。
今年年初,2009年福布斯和胡潤百富「雙料首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因為請假、未參加深圳市「兩會」,後被發現連續兩年請假、且連續三年「零建 議」,於是被坊間稱之為「殭屍代表」。一位熟識王傳福的人說,相比於政治,他從來都是更喜歡汽車,甚至只喜歡汽車。
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說,無論是省市級還是全國「兩會」,代表與委員們參會、請假、缺席的情況,以及所有提議案與建議,都有必要向全社會公開,「這好 像人們只知道有一場棋賽,」他說,「卻不知道到底誰在下棋以及下的是象棋、軍棋還是圍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