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揭秘:倫敦定盤價是如何操縱金價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82

本文由“黃金頭條”網站供稿。黃金頭條是專業貴金屬網站,為廣大黃金、白銀投資者提供最優秀的市場資訊。 倫敦定盤價期間,金價會出現異常波動。常見的現象是,金價先在3點之前毫無征兆地暴跌,在定盤價期間開始回漲,定盤價結束後繼續收複跌幅。這種異常波動性不僅僅是某個交易日的孤立現象,長期來看體現得更加明顯。而參與定盤價的德銀、匯豐等銀行從中獲取了大量的利潤…… 7月25日,一位美國投資者J. Scott Nicholson向曼哈頓聯邦法院起訴匯豐、德意誌和加拿大豐業三家銀行操縱金、銀價格,並尋求索賠。 原告指控稱,被告從2004年1月1日開始,被告獨自或聯合起來密謀,通過倫敦黃金、白銀定盤價操縱黃金、白銀及其衍生品價格。這種行為使得他們提前了解市場走勢,並從中獲利。 雖然這並不是首例類似的指控,但本案之所以值得關註,是因為其在向法院提交的法律文件中詳細披露了倫敦定盤價受到操縱的諸多證據和手法,梳理如下: 定價窗口期間金價的異常波動暗示,金價極有可能受到操縱。比如在許多時候,大約3點鐘之前,金價會突然沒有緣由地上漲或下行,然後再定盤價結束之後朝反方向運動。下面三天的例子能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 2012年2月1日,在定盤價前金價突然從1678美元暴跌自1665美元,但三點鐘定盤價窗口期間,金價開始收複剛才的跌幅,定盤價結束之後,金價又進一步延續了剛才的上漲。金價在定盤價窗口期間的這一走勢極為異常,因為它表明市場最終在某種程度上貼現了定盤價期間透露出來的價格信息。 2012年1月4日,下午三點定盤價開始之前金價開始大幅上揚,短短半小時內從1599美元上升至1614美元,但很快又在定盤價結束的半小時後回吐了幾乎所有漲幅。金價在定盤價窗口期間的這一走勢極為異常,因為它表明市場最終在某種程度上貼現了定盤價期間透露出來的價格信息。 同樣的,2013年5月21日,金價先是在定盤價前25分鐘下跌,在定盤價結束後又收複了之前的跌幅。金價在定盤價窗口期間的這一走勢極為異常,因為它表明市場最終在某種程度上貼現了定盤價期間透露出來的價格信息。 如果以上三個異常波動的例子從統計上來說只是個別現象,還談不上是操縱的證據。那麽一旦我們將所有交易日的走勢做平均化處理,這一現象就應該消失才對。 但恰恰相反,當我們把過去15年中交易日的走勢做平均之後,這種價格操縱導致的移動變得更加明顯。下圖顯示了從1998年至2013年之間每個交易日的走勢做了平均處理之後得到的走勢。我們不難看出,在上午9點和下午3點定盤價期間,金價都出現明顯的劇烈變動以及隨後的反向走勢。這證明,金價的異常波動絕非偶然,而是一個明顯的趨勢,這是用簡單的概率無法解釋的。 下面這幅圖表顯示,倫敦定盤價出現大幅價格異常的概率非常高,基本在20%左右。如果倫敦定盤價期間的走勢是市場自然力量推動,那麽定盤價之後的市場維持原有走勢和反轉的可能性應該是一樣的。如果價格受到操縱,那麽反轉的概率則會大於正常的預期,因為操縱者必須將趨勢反轉才能獲得利潤,而且市場會在一定程度上貼現倫敦定盤價傳遞的價格信息。 果不其然,倫敦定盤價之後市場反轉的概率證明確實存在價格操縱。 下面這張圖表顯示了1998年至2013年期間“預測錯誤”的比例。即基於計量經濟學對市場進行的預測值與實際價格之間差異的平方。這種“預測錯誤”在上午9點和下午3點達到了峰值。如果市場不存在操縱,這種峰值顯然也不應該存在。 你可能會說,好吧,金價可能確實存在操縱。但如果這種操縱有時向上,有時向下,那麽最終經過平均之後兩種方向的影響將會相互抵消。 你錯了! 盡管倫敦定盤價操縱起來時而走高,時而走低,但總的來講,定盤價對整個大交易時段的影響是偏負面的。黃金全天24小時的交易可以分為三個時段,即倫敦時間8:00-16:00的“定盤價時段”,0:00-8:00的“前定盤價時段”,以及16:00-24:00的“後定盤價時段”。如果定盤價期間的市場是隨機的,那麽該時段的走勢應該與其他時段沒有太大區別。 然而, 正如下圖所示,從15年的平均走勢來看,“定盤價時段”的金價會下跌,而“前定盤價時代”和“後定盤價時代”卻都是上漲。這種現象很難用隨機性來解釋。 為什麽會這樣呢? 總體的操縱趨勢向下,會讓那些重倉持有黃金期貨空單的“商業交易者”獲利。這些商業交易者(比如德意誌銀行等被告)持有35.25萬至38.21萬手黃金期貨空單,同時持有14.09萬至14.51萬手多單。和僅持有衍生品合同但沒有實物黃金的“非商業交易者”不同,他們往往是黃金的交易商,重倉持有空單主要是出於對沖金價考慮,但金價的大幅下跌卻也讓他們獲益頗豐。 最後,將黃金定盤價操縱的要點總結如下: 1、在倫敦定盤價期間,金價會經歷異常波動。 2、異常波動性不僅僅是某個交易日的孤立現象,當對多年的交易數據進行平均處理之後,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3、異常的波動在定盤價之後就消失了,而且在很多時候還走勢還會與之前相反。 4、異常波動往往伴隨著交易量高峰,而交易量高峰期本應是市場最有效的時候。 5、隨著時間的發展,價格異常變得越來越頻繁,這說明這並非定價過程中的自然結果。 6、價格操縱有時向上,有時向下,但倫敦定盤價期間的價格走勢總體是下行的。 7、定盤價期間價格的異動與同時段其他資產的價格沒有聯動現象,這也進一步支持了價格受到操縱的結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90

何國良﹕北水不問價是個謬誤

1 : GS(14)@2017-10-15 13:57:59

【明報專訊】上周,區內不少市場(如A股市場和韓國市場)休假,港股只有的3天交易日,乘着中國放出平穩流動性的「預告」式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RRR)消息,來一下大力向上推,令「大時代」之詞在身邊不少朋友中此起彼落,好不熱鬧。而且,這消息在長假期的第一天就出場,在A股休戰之時出現,讓港股在本應因假期氣氛濃厚而平淡的局面一夜間被打破,原來擔心的提款機效應,來一個360度的改變,香港上市中國股票頓成了獨市生意,買盤不絕,創出了近10年新高。

去年等不來北水 第四季調整

閱讀了不少媒體的評論,其中一個彷彿成了共識的說法就是「大家要趁上周這三天的單邊市趕快買,如果錯過這個獨家機會,今周重臨香港港股通的資金就會出現,到時他們南下資金一起來搶,你們就不能用廉宜的價買到相同的股票了。」可能是筆者性格使然,自己從來都不相信世界有筍盤這回事,因為,如果這些機會在市場出現,在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很快就會給人挖掘出來,讓這些定價錯配(mis-pricing)消掉。因此,當有人建議筆者去佔其他市場參與者便宜時,我都會抱少許懷疑態度。如果細心一點分析上述論據,不難發現以上的說法有一個頗有趣的假設,就是北水南下是不論股價如何也是要買的,就算他們發現假期前和後股價已相差不少,以上說法的人仍然是認為他們在今周還是會買的,事實又是否如此呢?如果大家還記起,去年9月尾10月初亦有說買起港股讓陸資來接之說,但結果呢?整個第四季港股都在調整。

在不少的投資領域中,其實也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說法,讓人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想深了,就知當中有不少的謬誤。最近有幸與兩名投資前輩交流,他們都娓娓道出一些他們碰到的似是而非例子。例如,從市場監管去看,有一些市場會為個股的單日上下波幅設限(A股稱為漲/跌停板),本意是在於減少市場的波動。但有趣地,從歷史數據指出,在不同地區的市場中,波幅較大的市場往往反而是有設個股上下波幅的市場,到底是為什麼呢?

停板機制反刺激更大波動

因為在市場參與者的心態去看,當一些消息出現(特別是負面消息),股價出現波動時,當還未觸及波幅下限時,他們都會怕如果這時不出手,當股價一到了下限,他們就沒法在當天完成交易,正因為這種心態,短時間就會因而出現更多的賣盤,驅使不至於下跌到跌停的股票極速跌停,造成因投資者行為而形成的更大波動。而且,由於止於跌停的價格,不能再往下尋底,阻礙了一些價值發現(bargain hunting)的投資者進場去撫平跌勢。所以,單日上下波幅的設限是保障投資者還是反而出現反效果,是值得多一些學術研究辯證,而非人云亦云。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20&issue=2017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