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府配置資源頂層設計出臺 建立國有資產動態調整機制

政府配置資源方式出臺頂層設計終於出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11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意見》明確,要建立國有資本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國有資本退出機制。積極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證券化,允許將部分閑置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轉為經營性國有資產,經營收益上繳財政,統籌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企業重大資產轉讓應依托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進行。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高層的一次具有戰略性的頂層設計,是全面深化改革施工高峰期的一項安排,突破了多年沒有突破的突破口。如果不是中辦、國辦發這個文件,現在很少有人敢這麽說。地方政府不敢說,甚至不敢這麽想,國企高管更沒有這個"豹子膽"。

李錦表示,這是經濟體制改革攻堅的關鍵時刻發表的重要文件。立足一個"新"字,推進國有資產市場配置步伐,優化資本結構布局,創新資本配方式,是經營性資產邁向市場的重要一步。

建立國資動態調整機制

《意見》明確,統籌規劃國有資本戰略布局,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重點產業布局調整總體要求,優化國有資本重點投向和領域,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

李錦表示,國有資本“三集中”進一步強調,屬於“鞏固和加強一批”的內容,這是鞏固和加強黨的執政基礎,首先需要肯定與明確的。對於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要保持控制力,控股也是明確的。這兩個明確,是基礎與前提。

國務院於2016年7月發布《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對央企結構調整和重組,提出了“四個一批”,即“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同時,《意見》指出,要完善國有資本退出機制,研究國家持股金融機構的合理比例,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保持控制力,對其他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優化股權結構,激發社會資本活力。

李錦表示,對國有資本,兩個新機制的建立是重要創新。一是國有資本形態轉換機制,一是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關於這兩個新機制,《意見》進一步明確,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支持企業依法合規通過證券交易、產權交易等市場,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國有資產,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換,用於國家長遠戰略、宏觀調控以及保障基本民生的需要,更好服務於國家發展目標。

李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加快處理低效無效資本,這是一個重要信號。國有資產龐大,經營性資產有120萬億,其中低效無效資本是一巨大數字。這些資產沈澱,便是自然貶值和流失。一旦盤活,將為國有資產增值帶來改革紅利,也為激活社會資本活力帶來機遇。預計,對怎麽處理低效無效資產,還會有細則與具體措施。

資產證券化推動混改

《意見》強調,堅持以管資本為主,以提高國有資本流動性為目標,積極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是混個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201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對於上述七大領域,不少央企已提出以資產證券化的方式推動混改。1月4日,兵工集團印發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關於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指導意見(試行)》,提出了26條意見,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兵工集團主要以資產證券化的方式推動混改,既可以解決一股獨大的局面,操作起來也最容易。目前兵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只有26%,未來空間非常大。

李錦表示,文件所提到的國有資產形態轉換機制和市場化退出機制,其結果是把單純的國有制變為多種資本參股的證卷化,將低效無效的國有資產通過證券交易與產權交易兩種方式處置。實際上,這是在國家層面為混合所有制的突破性進展做出戰略性安排,對社會資本是極大的利好。

資產轉讓將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意見》明確,推進非經營性國有資產整合與共享。各省份可根據發展需要,將部分經營性國有資產由實物形態轉變為資本形態,將部分統籌使用後仍閑置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轉為經營性國有資產,其經營收益或出讓變現所得上繳財政,統籌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清產核資、界定產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打破部門行政化分割,構建共享平臺,實現公共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開放共享。建立資產共享共用與資產績效、資產配置、單位預算掛鉤的聯動機制,避免資產重複配置、閑置浪費。對行政事業單位超標準配置、低效運轉或者長期閑置資產,要建立完善的調劑機制,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實現高效利用。

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將部分經營性國有資產由實物形態轉變為資本形態,將部分統籌使用後仍閑置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轉為經營性國有資產,這兩個轉變,為各省市開了一個口子,其經營收益或出讓變現所得上繳財政,統籌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於那些財政困難的省份將是利好,例如東北地區。

在經營性國有資產處置和收益分配方面,《意見》提出,企業重大資產轉讓應依托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進行。重大經營性國有資產出租、出借要引入市場機制,做到公開、公正、透明。

李錦表示,這或許意味著產權交易從目前線下的交易所將轉移到線上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將會更加透明、公開,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節約資源和交易成本,嚴防內部人控制和國有資產流失。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將實現電子化,解決公共資源配置領域突出問題方面的優勢,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依托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為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服務,為行政監督部門依法履職提供便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