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世界經濟黃皮書:2017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世界經濟增長形勢不容樂觀
黃皮書預計,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按PPP計算的世界GDP增長率約為3.0%,按市場匯率計算的世界GDP增長率約為2.4%。
社科院這一預測數據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其他國際組織的預測。IMF此前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4%。
黃皮書提到,較低的預測主要反映了對世界經濟潛在增長率下行、金融市場脆弱性加大、反全球化趨勢、美國政策調整、歐洲內部政治沖突、難民危機、英國脫歐進程、日本通貨緊縮等問題的擔憂。
另外,黃皮書還預計,2017年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在中低位運行,且略有上行。考慮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已經達成減產協議,俄羅斯也承諾降低石油產量,原油價格將在2017年有所上升,並超過60美元/桶。
美國經濟或成為世界經濟不穩定源頭
黃皮書稱,隨著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和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美國經濟可能成為導致世界經濟不穩定的源頭。
黃皮書預計,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後,其國際國內經濟政策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其競選過程中承諾的保護主義政策一旦全部或者部分實施,都將對外部世界造成不利影響,並有可能引發全球範圍內保護主義政策密集出臺,從而造成世界經濟增長率進一步下降。
美國加息預期的變化也將反複擾動國際金融市場。黃皮書認為,發達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為國際金融市場提供了大量的廉價資本。大規模跨國資本流動容易造成部分國家外匯市場大幅度動蕩,甚至頻繁引發貨幣危機。自2016年11月以來,國際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逐漸增強,國際資本又開始大規模流出新興經濟體,並流向美國,導致美元指數迅速攀升,其他國家的貨幣,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大幅度貶值。這種狀況將隨著美國經濟的反複波動及加息預期的變化而反複出現,國際金融市場也將因此而出現反複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