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老富豪劉永好年度日記:1年賺35億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8/zNMDAwMDIyMjgzNQ.html

每次去北京,劉永好都喜歡住在四川省駐京辦事處附近,因為那裡可以吃到正宗的川菜,還可以打包。

這個20歲前「沒有穿過像樣的鞋子」的四川人,如今是川中首富,他和他的兄弟們創辦的希望系已經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一股力量。

2010年,似乎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劉永好,在資本市場上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新希望開始通過產融結合的方式,在豬肉、禽類、乳業三條產業鏈上進行上下游佈局。

2011年1月10日,元旦假期剛過。空氣裡有阻擋不住的寒意。

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一天內連發38個公告。重組計劃即將破繭成蝶。去年9月,新希望發出重組公告,稱將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資產出售三個步驟,打造世界級全產業鏈的農牧企業。

受重組利好,當月新希望股價連拉7個漲停板,被稱為9月最大「妖股」。然而,從2008年6月開始,新希望的股價蟄伏在10元以下位置,長年不見動靜。

今 年馬云揮淚斬衛哲,史玉柱在微博上感嘆:「巨人企業文化裡有句"敢於承擔個人責任",近年可能已流於形式。看到阿里巴巴CEO衛哲引咎辭職,深感阿里巴巴 才真正敢於承擔個人責任,阿里巴巴的成功絕非偶然。如此重大人事變動,設想下,如果換我坐在馬云椅子上,說不準會缺乏魄力而破壞公司規則。」

六十歲的劉永好尚動力與魄力都十足,大刀闊斧的重組將實現他農牧業整體上市的夢想。涉及資金高達78.1億元。

公告累牘,商界再起風波。

重組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

新希望決定突破飼料行業,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上游延伸至養殖,下游拓展至屠宰加工,並發布了五年規劃,設定5年內將力爭達到世界級農牧企業的初級門檻

2010年7月末,關於新希望重組的猜測見諸報端。

7月30號,新希望正式發佈停牌公告,原因為資產重組。

9月13日,重組預案公佈,擬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以及資產出售三種方式,將山東六和、新希望農牧、楓瀾科技等總價值77.95億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同時將業績欠佳的乳業和房地產價值7.53億的資產剝離。

7月,新希望的股價一度跌至7.69元。9月重組方案公佈之後,股價漲至17.58元。之後更是節節攀升,到2010年12月31日那天,股價收於20.95元,最高時曾經漲到24.39元。市場對劉永好戰略的認可可見一斑。

注入資產為六和集團100%股權、六合股份24%股權、新希望農牧100%股權,以及楓瀾科技75%股權。置換出售的資產為新希望乳業100%股權。四川新希望實業51%股權以及成都新希望實業51%股權兩塊地產業務資產被剝離。

1月10日,新希望連發38個公告。六和集團、六合股份、新希望農牧、楓瀾科技、新希望乳業等公司的審計報告、盈利預測報告同時現身。重組進行到如火如荼的境地。

這距離重組方案的公佈不過4個月。

為了這四個月,劉永好已經準備了多年。

2005年,劉永好以3億資金收購六和集團45%股權。他同時出任六和集團董事長。在收購之前,兩個集團已經磨合了半年。六和集團主營飼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及肉製品加工三大業務。

收購之後,劉永好派了總裁、財務總監、技術負責人三個人去六和集團。沒過多久之後,他又將總裁換為六和的「舊人」,只留下了財務總監。他說:「雙方是否有高度信任,這是關鍵。」

就 是在併購六和集團的這一年,世界級農牧企業的規劃在劉永好心中初具規模。新希望集團辦公室媒體經理郭婭告訴《理財週報》記者,這一年「新希望決定突破飼料 行業,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上游延伸至養殖,下游拓展至屠宰加工,並發布了五年規劃,設定5年內將力爭達到世界級農牧企業的初級門檻。」

新希望農牧是新希望集團旗下一個主要的農牧業務平台,2009年營業收入為56.5億元。楓瀾科技的規模則比較小,主營飼料添加劑的生產與銷售。新希望注入的楓瀾科技資產主要來自劉永好的女兒劉暢的股份。

根據重組方案顯示,六和集團以及新希望農牧的資產注入之後,新希望公司2010年的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20億元,實現利潤約10.65億元。而2009年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為68億元。

入股新發地謀全產業鏈

新希望將產業鏈確定為豬肉、禽類、乳業三條,為了完成三條產業鏈的上下游佈局,一系列併購措施相繼出台

打通上下游,謀劃全產業鏈,這是很多公司樂於並執著去走的道路。劉永好則正在實施。

郭 婭告訴記者,在全產業鏈的目標下,「新希望編織了包含肉、蛋、奶三條產業鏈,涉及養殖、飼料、獸藥、屠宰、加工等環節的數十家企業、上百家農戶。以飼料為 原點,在豬肉、禽類、乳業上實現專業化、規模化和產業鏈化,同時打通資本市場通道,上與優勢企業通過股權合作,下與農村養殖戶及農業合作社達成利益共同 體。」

2010年10月,新希望投資1.06億,成功獲得新發地15%的股權,成為新發地第三大股東。

新發地是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承擔著北京70%蔬菜和80%水果的供應量。新希望此次入股,上至生產基地,下至銷售終端,全產業鏈條依然構築。

從2008年開始,新發地就在接受上市培訓。兩年多以來,上市進度雖然一拖再拖,然而目標依然是板上釘釘。其董事長張玉璽向媒體表示2012年可能在上市進度上「更進一步」。新希望此次投資除了產業規劃之外,一旦新發地上市,投資收益也在意料之中。

從2005年開始,新希望將產業鏈確定為豬肉、禽類、乳業三條,為了完成三條產業鏈的上下游佈局,一系列併購措施相繼出台。

這個集團已經龐大到難以撼動的地步。

五年來,新希望陸續控股或參股了山東六和、陝西石羊、陝西大象、河北興達以及北京新發地。

豬肉、禽類兩條產業鏈都被納入上市公司,乳業卻被剝離。郭婭說目前不能回答任何關於重組的問題,但是新希望在乳業鏈條上卻是深耕細作,她告訴記者:「乳業鏈上游建立了幾十個奶源基地,下游通過併購奶業的地方品牌,已形成貫通上下游的格局。」

新希望在乳業收購上也是大手筆。2002年,新希望打敗雀巢、光明成功收購云南鄧川蝶泉。同年,新希望再次收購杭州雙峰乳業。2009年,新希望以6450萬元收購昆明雪蘭。2010年初,新希望以2651萬元獲得安徽白帝41%的國有股份。

年初尚在收購,年中,劉永好就決定將乳業從上市公司中剝離。外界猜測紛紛,劉永好卻沒有作出解釋。

金融平台驅動農業發展

新希望財務公司為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將主要為新希望及成員企業提供存款、貸款、票據貼現、擔保、結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務

78億資產騰挪,劉永好的財技已臻入化。他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左右逢源。

1998年,新希望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為劉家兄弟四人企業中第一個上市的典範。其後,他提議設立並參股民生銀行。現在,他還是中國民生保險公司的主要發起股東之一,以及聯華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投資者和最大股東。

然而,劉永好的夢想始終是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郭婭闡述公司的理念時說道:「新希望是一家養殖業飼料業起家的企業,有植根心底的農牧情懷。」

資本是為了農牧服務。

圍繞農業,2010年劉永好設立了三個運營平台。成立農業投資基金,據郭婭介紹,目前該基金已經推出涉農產業方面項目,「包括農藥、化肥、種子、農產品銷售、農業基地建設和農產品食品加工。」

2010年3月,新希望攜手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設立新井物產貿易有限公司。該公司總投資為1.5億元,首先在國內從事飼料原料及添加劑貿易。

這一年更讓劉永好感到興奮的則是成立了新希望財務有限公司。

儘管是民生銀行的最大股東,儘管間接持有上海銀行股份,儘管發起設立了民生保險以及聯華國際信託,直到財務公司建立,劉永好才在真正意義上拿到了一張金融牌照。

目前,國內只有5家民營企業財務公司。在開業儀式上,劉永好穿著黑色中山裝,在紅色背景下粲然而笑。

財務公司為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將主要為新希望及成員企業提供存款、貸款、票據貼現、擔保、結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務。劉永好曾向媒體表示,希望借助財務公司打造新希望的資金池,既要加強集團資金風險管控,又要為大農牧全產業鏈服務。

新希望集團旗下企業多達400多家,即使僅僅只為集團內部企業服務,財務公司管理的資金也將超過400億,還有300多億可隨時變現的資產儲備。財務公司董事長曾勇表示未來在新希望年銷售超過20億,成員企業達到10家的區域都可能設立財務公司分支機構。

產融結合的架構至此終於形成。

參股民生銀行以來,他獲得了數十億收益,然而他卻堅持將重心放在農業方面,「農產業是一個穩步發展的產業,新希望會堅持這個主業」。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近期,他一直在積極準備兩會。新聞辦公室裡繁忙異常。他計劃3月1日先在北京舉行一個媒體見面會,聊聊這一年以來的事情。

春節前,劉永好再一次把家人都帶到了曾經的地震重災區----映秀。隨他而來的,還有整整三車年貨。地震發生以後,他決心至少要在災區過三個新年。他跟當地村民一起吃千人壩壩宴。大笑的時候眼角抓起一把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