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基金監管新政落地尚有一段時日,A類份額近來則站上風口頗受矚目。利率下行中A份額較高的投資收益較低的風險屬性吸引了一些大體量的機構資金,分級A也顯示出越來越強的“機構屬性”,呈現出與個人投資者不同的理念。
“感覺機會不是很大,身邊一些做A的投資者也轉向了港股、債券等。”北京一位個人投資者感慨,A份額連續上漲,風險也不斷累積。但機構人士則認為,當前A份額的隱含收益率約是4.7%,信用風險則是國債水平,對於配置資金而言,長期收益率仍頗為可觀。
集思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分級A端規模方面,整體規模為798.35億份直逼800億份,比上個交易日增加了2.05億份。
關註無下折違約風險
幾日來,深成指A的表現最為亮眼。Wind統計顯示,包括13日在內的最近7個交易日,深成指A漲幅達到5.86%,現價是0.885,凈值是1.035,折價14.51%。
本報了解到,深成指A最近漲幅喜人主要是因為其“無下折機制”,同樣受益的還有H股A。在無風險利率不斷下降的市場環境下,無下折機制的分級A成為投資者關註的焦點。
目前,絕大多數分級A處於溢價狀態,下折機制縮短了分級A的“久期”,導致其期權價值在定價中發揮更多的“負面作用”。而H股A、深成指A無下折機制,不存在負面期權的影響,從而相對於有下折的分級A更有吸引力。
“深成指A的話,它沒有下折,但是它可能會有一定的違約風險,當B份額跌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對A份額支付利息。沒有下折對它來說不是好事,對利息是沒有利息保護機制。”在上海一家券商的非銀分析師看來,上漲的話A份額也會跟著上漲,因為整個估值中樞發生了改變。
“當然需要註意無下折A觸發閾值而帶來延期支付的違約風險,特別是深成指A距離違約點距離相對其指數波動而言較小。”華寶證券也在分析中指出。
13日下午收盤後,集思錄顯示,當日有62只分級a 取得上漲,錄得虧損的只有6只。除深成指A折價14.51%外,其余全部溢價,成交較為活躍的是券商A、互聯網A、H股A、中航軍A等。當日,A股低開弱勢震蕩,尾盤回升截至收盤滬指微漲0.09%。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A份額溢價之後價格繼續往上漲的風險之一來自於利率收益的下降,以中航軍a為例,其最新的修正收益率是5.315%,當前的溢價率21.22%,發生一次下折的虧損約為16%。
華創證券分析師齊晟認為,由於流動性仍在萎縮且分級A處在全面溢價狀態,風險正在不斷累積,可利用價格上漲的過程順勢獲利了解兌現收益,減低倉位應對分級 A 流動性下降所潛在的風險。
A端呈現“機構屬性”
下半年來,一些機構配置資金介入分級A市場,債市情緒的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分級A價格的上漲。
“大部分是機構。現在五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是2.5%,企業債中萬科債、保利債不到3%,有一個抵押物的年收益3%+的還是有吸引力的。如果是從股票投資者角度看是高估的,但從銀行資產資金池的來說,他們資金量大,就不那麽看。如果風險偏好高,一年收益率目標是6%甚至更高,那就買B潛在收益更高,風險也就更高。”北京一位分級基金專家與第一財經日報交流時表示。
具體擇券方面,考慮到全面溢價的狀態和流動性的萎縮,齊晟也表示要以流動性為王,成交活躍品種是選擇分級A的第一要務。“約定收益率+3%的品種,關註隱含收益率較高(或折價率較高)的品種進行配置;更高約定收益率的品種,下折對於其收益率影響較大,關註距離下折較遠的品種進行配置。”他說。
上述上海券商非銀分析師則認為,當前分級A的投資邏輯取決於利率的走勢。如果利率一直下行或者繼續保持這樣的水平,A份額便存在投資機會。其認為,分級A主要是和信用債進行比較,由於A份額不可能違約,從風險等級來看,要比一些高等級的信用債要安全。從這個角度來看,分級A的投資價值便顯現出來。
“市場總是存在不同需求,目前這個位置,對於機構來說,長期持有來看收益率水平還是挺有吸引力的,一些本來打算配債的機構買A類還是比較合適的;對個人來說,想獲取很高收益,肯定是投資權益類的。”該券商非銀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進一步表示,現在買分級B的一個好處是不用害怕下折,“比如說你買到B端馬上觸發下折的話可能還會有一定的套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