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濟學家調查:三季度經濟回暖信心提升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日前指出,預計第三季度經濟增速保持穩定增長,工業利潤有望轉好。但他也同時表示,目前“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註意目標協調,不能考慮一個目標完成得好,其他的目標完成得不行。

黃群慧在2016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報告發布會上發表以上觀點。

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家們對經濟總體運行情況開始顯現出樂觀的態度,對經濟增長的信心較上一季度有較為明顯的回升,對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有所改善,並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中長期存在向好預期。

對三季度和全年經濟增速態度樂觀

國家統計局有望在本月中旬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本次調研顯示,有16.09%的經濟學家認為2016年三季度經濟增速與2015年同期相比將上升,比上一次調查高出3.4個百分點;而持下降觀點的經濟學家占比較上一次調查下降14.93個百分點。

目前統計局已公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環比增長0.52%,比上月加快0.02個百分點。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較7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53%,比7月加快0.01個百分點。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1.8%。與二季度的經濟增速相比,25.65%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的經濟增速會環比上升,這較上次調查增長6.05個百分點;而有23.04%的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的經濟增速會下降——持這一觀點的經濟學家比上次調查減少了33.68個百分點,表明短期經濟增速有加快的趨勢。

此外,判斷全年經濟增速能夠超過6.5%的經濟學家累計占比為34.78%。在從6.5%到6.9%的各增速點上,預測人數比重均高於上次調查。其中,判斷經濟增速為6.5%的經濟學家比重為25.22%,在單一選擇中占比最大。認為全年經濟增速在6%及以下的經濟學家比重比上次調查下降19.76個百分點,表明經濟學家們對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有所改善。

預期“十三五京津冀經濟發展向好

在對於“十三五”京津冀經濟發展走向的調查中,25%的學者認為會基本持平,認為會下降的占14%,還有11%的學者表示不能判斷。這說明經濟學家對未來京津冀發展態勢持樂觀態度,存在看好預期。

67%的經濟學家認為2015年以來京津冀協調機制運行不順暢,而看好京津冀協調運行機制的經濟學家僅占34%。

在北京和天津的輻射功能方面,有53%的經濟學家認為北京在京津冀區域輻射功能存在加強趨勢,33%的人認為沒有變化;有53%的經濟學家認為天津的輻射功能沒有變化,而認為存在加強趨勢的占31%。

47%的經濟學家判斷北京產業將向津冀地區持續緩慢轉移,有23%的人認為會持續加速轉移,有21%的人認為會緩慢轉移,也有5%的學者判斷將來會轉移停滯,還有4%的人認為北京向周邊地區的產業轉移會出現逆轉移趨勢,即周邊地區產業向北京轉移。

67%的學者認為未來幾年應加大生態補償均等化力度,也有20%的人認為維持當前力度即可,還有5%的人認為力度應當減弱,8%的學者主張這項政策應該取消。

教育服務是京津冀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中最為急迫的,在五項公共服務中占比47%,而認為生態環境服務、就業服務、醫療服務、文化服務最為迫切的分別占比18%、17%、17%和0。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此前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力有序推進,北京市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為重點,上半年經濟增速6.7%;天津市不斷增強內生發展動力,上半年經濟增速9.2%;河北省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上半年經濟增速6.6%。三省市發展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

上述調查由英文版《中國經濟學人》調查進行,調查對象為高校、社科院以及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用於反映經濟學家對於經濟走勢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