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銀:海外並購助推中國互聯網企業領先全球

全球互聯網用戶持續攀升,而受益於龐大的用戶基數所發展的科創企業的經濟影響力潛力巨大。瑞銀認為,到2025年,全球創新科技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達25萬億美元,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將占主導地位,預計有超過50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董事及股票分析師Sundeep Gantori在2016瑞銀創新科技產業CEO高峰會上表示,未來十年間,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將達25億,其中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將成為主要推動力。

瑞銀在此次高峰會上特別指出,海外並購將助推中國互聯網企業成為全球領先者。Sundeep Gantori提出了五大極具潛能的平臺類科技,分別是電子科技支付、雲科技、社交移動網絡、增強現實(下稱“AR”)&虛擬現實(下稱“VR”)技術、人工智能(下稱“AI”)。他表示,中國目前在電子科技支付以及社交移動網絡已經取得領先地位,如果可以通過並購其他國際企業,發展余下的技術,將使得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站穩全球領先地位。他同時指出,平臺類的科技企業較產品類科技企業更具投資潛力。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管盧彩雲也表示,中國在科技上的發展是目前瑞銀投資及建議其他客戶投資的主要領域。她認為,目前中國企業瞄準海外市場,利用海外並購使得企業獲得行業領先技術的戰略將鞏固競爭優勢。

受益於互聯網所帶來的財富增長,瑞銀在此次高峰會上公布八條科創發展主趨勢,並認為未來將改變零售、金融、制造業等多種傳統商業模式。八條趨勢分別為“千禧一代”的科技消費力,AR及VR技術在遊戲體驗、電子商務和仿真模擬領域的應用,分享式經濟模式,AI,金融科技,自動化產業的突破發展,工業信息技術以及網絡安全。

盧彩雲表示,科創企業的迅速發展不斷吸引投資者目光,其中AI行業潛力巨大,影響力分布多個商業領域,預計未來五年內將有2.5倍的行業營收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125億美元,從投資角度來看,AI技術企業到2020年的總市值有望達1800億美元。

而對於AI所帶來的工作流失的恐慌,Sundeep Gantori指出,未來將有5000萬至7500萬的工作會受到影響,集中在金融服務、制造業等重複性強、技能性低的工作種類,但同時其他創新類的工作需求將持續上升。盧彩雲也表示,未來十年內,AI行業將產生約2500萬至5000萬的工作崗位,這些工作將需要更高的個人化水平、創意性和手工技藝,並非人工智能可以取代。

另外,金融科技領域也極具投資潛力,根據埃森哲咨詢的數據顯示,亞太區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額從2010年的1.03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43億美元。瑞銀尤其看好區塊鏈(Blockchain)的發展,並預計未來20年內將產生等同於互聯網在過去20年所產生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