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凯雷作别太保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1-15/100217181.html

太保这笔4.1亿美元的投资出售一半股份即套现26.7亿美元,但凯雷入股农商行的努力功亏一篑
《新世纪》周刊 记者 陈慧颖
单页阅读

历时五载有余,获利超过10倍,美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而今正在逐步退出其在中国最重要的一笔投资。2010年12月底,凯雷开始正式执行从中国太保(02601.HK/601601.SH)退出的跨年度计划。

在2010年12月30日及2011年1月10日,凯雷在两周内连续减持中国太保H股6.31亿股,套现约26.7亿美元。不过,减持行动至此刚刚过半,凯雷已经承诺锁定半年,给市场吃下定心丸。

2005年底,凯雷亚洲基金斥资4.1亿美元入股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助其解决偿付能力危机。这一股权投资几经辗转,先上翻为太保集团的股本,继而在2009年12月23日中国太保H股上市后,全部转化为H股,为海外退出打通了路径。

分析师评价,凯雷减持太保的“上半程”“好于预期”。减持并未令市场人气涣散,德国保险巨头安联(Allianz SE )的增持举动,以及美国知名共同基金Fairholme Capital的加入,令近期太保H股价格不降反升。到2011年1月14日收盘,太保的股价收报33.95港元。

就在绸缪减持太保之际,凯雷与北京市政府合作的人民币基金,也正处在争取投资北京农商行机会的最后关头。北京市对此相当支持,但这次凯雷参股中资金融机构的最新尝试,最终重复了2007年在重庆商业银行交易中的碰壁经历,仍未能获得监管机构放行。

外松内紧减持

太保发布公告,将凯雷的两次大规模减持结果公之于众。凯雷于2011年1月10日通过联交所大宗交易平台以33.45港元的价格减持4.152亿股太保H股。其中安联集团和美国共同基金Fairholme Capital分别受让了1.98亿股和1.44亿股。余下部分为一组其他投资者购得。

此前,凯雷于2010年12月30日通过香港联交所出售中国太保H股215832400股。据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受让方是美国知名资产管理公司Waddell&Reed牵头的基金团。后者成立于1937年,旗下管理的资产约700亿美元,主业是养老金管理,投资方向主要是蓝筹股。

经过这两次交易,凯雷套现近26.7亿美元。

凯雷目前仍持有6.92亿股太保H股,尚无在未来六个月内增加或继续减持股份的计划。“如果短期内再减持,势必对股价造成实质性压力。我理解凯雷应该是对太保的年报和中报数据都比较有把握,才会半年之后再考虑减持。这让人松了口气。”一位分析师说。

凯雷所持有的太保H股总量高达13.23亿股,相当于太保H股总数的61%,总价值50亿美元,超过太保2009年底H股IPO的融资总额。如此减持压力,贯穿整个2010年12月,挥之不去。

凯雷2005年投资太保所动用的资金来自于凯雷亚洲基金的第一只基金,成立于1999年。以此计算,2011年将是这只基金存续的第12个年头,已经超出普通PE基金的存续期。正因如此,市场预期凯雷的减持退出是顺理成章之事。

此外,由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任内通过的一揽子税收优惠即将在2010年底到期,如果现任总统奥巴马无法与国会达成新的共识,很多税率将回到更高的水平,这其中就包括与PE投资相关的长期资本利得税。

“我们当时估计,凯雷能卖多少就卖多少。”一位外资PE基金经理说,不过2010年12月8日奥巴马与共和党达成妥协,让税收优惠计划得以延续。

2010年12月15日,太保H股价格盘中录得当月低点28.8港元,仅仅比一年前太保H股的IPO价格超出0.8港元。“当时投行开始向机构投资者询价,问他们愿意在收盘价多少折让的情形下买入太保。”一位分析师说,“我们的建议是,等到太保减持之后再买入,当时预期减持会给股价很大的压力。”

但此后,太保股价转而走高,而且有越减越高之势。

股东增加值

凯雷找来的两大接盘主力机构,一是名号响亮的德国安联,二是尚不为国内投资者熟悉的Fairholme Capital。

市场人士分析,安联与Fairholme Capital将在未来成为太保H股股价的“定海神针”。而太保在公告中提到的其他投资者,可能会倾向于寻求一些短期的交易机会。

德国安联是国际知名的保险集团。

2009年底,安联作为基石投资者参加了太保H股的IPO。当时太保和安联就有非约束性的合作意向,涉及资产管理、特别是养老金业务,此外也包括双方未来在其他领域内的合作机会,如保险产品开发、再保险业务和投资等领域。

即便在中国,安联在一些金融领域的发展也可圈可点。除了拥有中德安联和安联财险两家保险公司,安联还与国泰君安合资成立了国联安基金管理公司。本次增持之后,安联共持有太保2.4亿股H股,占太保H股总数10.4%。平安证券预计,安联集团有可能继续增持太保。

而Fairholme Capital则是美国著名共同基金公司、AIG最大私人股东。旗下管理资产超过20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大型企业及金融业。

2005年,凯雷和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共出资4.1亿美元入股太保寿险。与太保携手五年,凯雷的收益就在资本市场的眼前,一览无余。

有PE界人士根据国际惯例估算,凯雷此次从太保投资中净赚近50亿美元,其中有20%作为分红归属凯雷集团,在集团内部,这一笔近10亿美元的业绩分红,又会在集团与管理团队之间平分。

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表示,在太保寿险深受利差损困扰,最欠缺资本金之时,凯雷拍马杀到。此后太保的A股与H股上市,均得到了凯雷的大力帮助,特别是H股IPO能抓住宝贵的时间窗口一举成功,凯雷亦多有贡献。

凯雷与保德信亦向太保董事会派出高管,在业务层面提出不少建议,但这种影响力在向基层渗透的时候逐渐减退,因而改观有限。不过,凯雷在资本和资本运作层面的贡献已经让太保受益良多。几次及时的资本金补充,对太保稳固行业前三的位置意义重大。

徐图金融业机会

凯雷投资太保,不仅财务回报丰厚,亦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上写下一笔。过去数年的经验显示,在中国金融业受管制的制度条件下,PE参股中资金融机构,无不名利双收。

正因如此,众多外资PE都对投资金融业兴味盎然。凯雷曾经在2007年携香港大新银行一起,入股重庆城市商业银行。但在交易收官之际,凯雷因资质问题被阻隔在交易之外。当时,重庆银监局向本刊记者证实,凯雷未能获批的原因在于,它以“凯雷亚洲基金二号”的名义投资重商行,与中国《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相比,“硬条件不达标”。

此后数年,随着国内金融机构改制的阶段性机遇的消失,对外资PE情绪的变化,令众多外资PE未能获得参股金融机构的机会。

2008年之后,人民币基金兴起,金融机构的投资机会也再度显现。公开信息显示,渤海基金2007年11月9亿元入股成都银行,持股比例 10%;2009年中信绵阳产业基金35亿元入股大连银行,持股比例8.54%。一位参与过某城商行引资的律师称:“渤海、绵阳两家基金主要得益于中资、国务院特批的产业基金等因素,获得了放行。”

2010年夏天,凯雷也在北京注册成立了人民币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交割资金24亿元。最大的投资者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是北京市最大的国企,截至2009年底,总资产超过7600亿元,净资产超过2700亿元。

北京国资管理中心希望将凯雷引入北京农商行的重组项目。凯雷曾经准备以人民币基金投资10亿元,在北京农商行持股低于5%。但银监会对PE入股银行持谨慎态度,认为PE不具备投资银行的企业法人资格,所以北京农商行撤回了原来的方案。日前,北京农商行已经完成了134亿元的私募增资。

据接近北京市政府的人士介绍,监管机构主要在两个问题上存疑,一是凯雷北京人民币基金的“身份”归属目前难以判定,二是对PE机构的本质及对金融企业的作用尚存疑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