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研究建立社會保障基金 探索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機制

上海將研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儲備機制,建立上海市社會保障基金,探索建立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機制。

近日,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就業和社會保障“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要建立社會保障基金可持續發展的動態平衡機制。

這其中包括著手建立社會保險基金風險預警機制,形成科學的預警指標體系;研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儲備機制,在實現基金來源多渠道和財政資金穩定投入的前提下,建立上海市社會保障基金,並相應成立上海市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與此同時,還將探索建立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機制,結合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運用部市合作機制開展試點;穩慎開展基金投資運作管理。

目前上海市職工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情況較好,有一定的積累且年度有結余。

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全市10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269.9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2768.5億元,財政補貼收入442.3億元。10項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819.6億元,本年收支結余450.3億元,年末累計結余3043.9億元。其中,養老保險基金和醫保基金,累計結余都超過1000億元。

2016年上半年,上海全市10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047億元,支出1766.4億元,截至6月底,累計結余3624.7億元。

但是“十三五”時期,上海的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比如,人口老齡化加劇和戶籍就業人數的減少(每年凈減少約12萬人),不僅進一步加大養老保險和長期護理的壓力,而且給人口總量調控、結構優化帶來更大挑戰。

另外,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面對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多的新期盼,需要積極回應。城鄉發展一體化也需要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的統一性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水平。

從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本身來看,《規劃》稱,還存在一些需要著力補齊的短板問題。比如,上海市社會保險制度體系尚未與《社會保險法》完全接軌,社會保險待遇合理確定與正常增長機制尚不健全,社會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建立等。

上海此前就提出,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基金的預警、儲備和保值增值機制,擴大職工社會保險的覆蓋面,加強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和基金管理,加大財政、國資等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支持力度,以增強上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的抗風險能力,確保參保人員的各項社會保險待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逐步提高。

社會保障基金不同於社會保險基金,以2000年8月設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為例,其與地方政府管理的社會保險基金,在資金來源、運營管理、用途上都存在區別。

其中,社會保險基金是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物質幫助而建立的,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構成,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用於公民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當期發放。

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專門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運營。

而2014年12月成立的山東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則是作為省政府直屬公益一類正廳級事業單位,負責承接劃轉部分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和其他方式籌集資金,進行管理運營,實現保值增值,以及用於補充社會保險基金。

2015年,山東省出臺規定,將省屬471戶國有企業30%的國有資本(包括國有控股參股企業中的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省社會保障基金。

從投資運營的角度來看,社會保險基金因為是當期發放,所以投資風險的控制要求更高,投資範圍較窄,投資運營活動限定條件更多。

而社會保障基金則由於短期內暫不發生支出,更適宜開展中長期投資,投資運營上,堅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原則。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已由設立時的200億元發展到15085.92億元,累計投資收益額為7133.34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82%,超過同期年均通貨膨脹率6.47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