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朋友圈文章都是“王寶強”?這本身就是問題

王寶強事件冷思考:一個人的離婚能變成跨圈層的全民話題,這背後的信息生產和篩選機制,難道沒有出問題嗎?

我知道這兩天您的微信朋友圈一定被“王寶強”這三個字給刷爆了。我做這個判斷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問您從事哪個行業,平日里都訂閱哪一類公號,因為無論哪一類,只要您還用著手機、刷著微信微博,就一定逃不掉了。

新聞類、情感類、社會類、文化類、時尚類,甚至財經類、育兒類、科技類、體育類等等等等,不管是相及的、還是風馬牛都不相及的大小媒體一哄而上了。在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大堆不知真假的消息、或深或淺的評論之余,有沒有跳出來冷思考一下,我們也沒有被“信息強迫”、甚至“註意力綁架”?當信息的“二道販子”,也就是那些有關沒關的媒體(自媒體)都要來沾邊、都要來拿這事往頭條盯的時候,我們的選擇權其實是被削弱了。

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就像下樓吃個館子,結果發現大小飯店的招牌菜突然都變成了一種菜,只是做法不盡相同——那些也許是我們更應該關註到的事件、那些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信息、那些我們更期望獲得的縱深的思考,在鋪天蓋地的“王寶強”的遮蓋之下,我們獲取真正需要的信息的難度增加了。

而擺在我們眼前的是什麽呢?明面上是王寶強事件,暗地里其實是一大堆媒體們的盛宴,是他們傍熱點的“灌裝信息”:吸他們的點擊,賣他們的所謂信息、所謂知識、所謂情懷,抓住媒體營銷機會。

您的每一次點擊,其實是預謀下的“戰利品”。

如果仔細體會一下其中部分毫無營養的內容是怎樣被“生產”出來的,我的一個資深“娛記”朋友告訴我兩個秘訣:第一是拼貼、第二是戲仿。所謂“拼貼”,就是把能沾一點邊的事情都沾一起,然後在標題上貼上關鍵詞“王寶強”。但在接受這些信息時,我們心里要明白,“拼貼”的背後,是“縱深”的瓦解。

下面讓我來告訴您一些,作為一個媒體人,我的視角所看到的景象,以及“媒介事件”背後的信息運作機制。

當媒體人的鼻子嗅到了一個“熱點”:

第一等的辦法,是對相關的人或事本身有一定知曉度,或者可以采訪、或者願意去現場堵堵看問問看,他們的信息,已經算是接近核心的了。然而,值得註意的是,新聞的前提是保護隱私權、是在符合新聞倫理的框架下進行報道,而不是不管不顧地追逐“煽色腥”。

第二等的辦法,是一些媒體人其實根本觸不及事件中央,但沒關系啊,有互聯網呢,他們就去微博上搜新聞人物、搜認識事件人物的外圍人士,搜他們說過的話,尋找蛛絲馬跡,然後發揮想象力把情節粘起來解讀;或者就相關的人物、公司,查他百度、扒他工商,貼在各種地方“人肉”他。

第三等辦法,是一些媒體人完全不在那個圈層,比如事件在娛樂圈、自媒體在財經圈,事件在影視圈、自媒體在育兒圈啥的。那怎麽辦呢,跨界整吧整吧貼一起嘛——拿王寶強事件來說婚姻情感、拿王寶強事件來說離婚後怎麽進行幼兒情感保護、拿王寶強事件來說什麽星座容易出軌、拿王寶強事件來說綠色的帽子如何做時裝搭配……

我認識一位“敬業又敏感”的財經媒體人,在熱點事件出來的第一天就熬夜打通宵了。我問他幹嘛呢?他說:“這個話題,一打官司就是分家產,一看家產就是資產配置,絕對可以主導發展成‘財富管理’、‘金融理財’的熱點啊!”兩天後,他的自媒體已經漲粉超過3萬人。

我在財經圈,就在寫稿的此刻,我翻閱了一下微信朋友圈,發現每10條信息里總有一條標題里出現了“王寶強”——講消費金融要傍個“王寶強”,講企業運營之道要傍個“王寶強”,一篇名曰“嚴肅經濟學討論”要從“王寶強”開始說起,就連評論P2P跑路的網貸騙局,也要從“王寶強”入手開說“騙局”。

再告訴各位一個內容生產的小秘密:很多內容“點擊王”的作者,都有去查“關鍵詞”搜索熱度排名的習慣,並按照搜索排名來找選題、做標題。8月14日,“王寶強”接棒“洪荒之力”,成為了一眾自媒體們做標題不帶上都不好意思的關鍵詞。

給您來一個分享自頭條號的大數據:8 月 14 日當天,共有 8715 個頭條號參與了王寶強事件熱點追逐戰,在總計 10629 篇(個)相關的文章或視頻中,有 106 篇閱讀量超 100 萬的爆款,832 篇10萬+的文章產生,占據了全天百萬級閱讀量文章的 2/3,與王寶強事件相關文章閱讀總量達到了 6.9 億,總閱讀/觀看時長達到了 8億分鐘,相當於1572年。

王寶強事件已經被一眾大小媒體玩成了突破興趣圈層的全民話題。根據頭條號的數據,在所有與事件相關的文章中,除娛樂類內容收割超4 億流量外,新聞、情感、社會、財經類全都來收割點擊了。它們的閱讀量是:新聞類7144萬、社會類964萬、情感類665萬、時尚類640萬、文化類269萬、財經類260萬。

既然是拼貼,既然是點擊為王,那生產出來的信息,自然就良莠不齊,自然就“都是套路”,有些也實在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比如事件首日曾一度發酵的關於“馬蓉中指沒塗指甲油”的臆測貼,姑且不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馬蓉塗的是跳色甲油(也就是不同手指不同色彩),即便是她中指真的沒塗指甲油,有必要把這種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細節,和離婚事件強行拼貼在一起,並進行言之鑿鑿卻缺乏邏輯的評價麽?

還有的內容,真是拼貼得挖空心思,把電影《唐人街偵探》里劉寶強扮演的角色戲中的妻子也婚內出軌這事給拼貼過來,猜測是編劇兼好友陳思誠早知奸情不便明說,因此植入劇本。此中邏輯嚴密性和必要的信源求證,更是無從談起。

最後要說的一項機制,是疊加在這些內容炮制機制之上的、各個門戶網站等內容渠道的選稿機制,包括推首頁、放在推薦位等。推頭條等。點擊量驅動的生產機制、如果再疊加上點擊量驅動的選稿機制,就真會造成優質的、精英的、深度的、不標題黨的、因為不夠民粹而缺乏點擊量的內容,很難獲取好的傳播通道,比如上不了主頁,而是淹沒在某個頻道的某個子欄目里,讓好內容越來越無人問津。

話說回來。書賣一張皮、文賣一個題,商業社會,沒有誰是來做慈善義賣的。這樣的機制本身或許並沒有什麽不好,我們曾經厭倦教條,我們期待能自由獲取信息、獲取娛樂,這本身也是一種好的平衡。但如果換一個視角,這樣的機制一旦泛濫,鋪天蓋地餵給我們的信息總是缺乏營養、而精英的嚴肅的內容又總是占據不到優質渠道,長此以往,也許會把受眾慣得懶得思考、快樂卻簡單。

沒有必要套用“娛樂至死”那麽絕對的評價。也許更溫和的說法是:我們需要有機制保障我們的娛樂,也需要有機制,推動嚴肅的思考。

(上圖為某平臺稿件點擊量排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