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冤家來了:歐盟任命倫敦金融城死對頭負責英國脫歐談判

英國脫歐後,倫敦金融城的災難似乎才剛剛開始。

那個被喻為“歐洲最危險的人”,旨在把英國金融城“撕成碎片”,還氣得英國前央行行長默文·金猛敲桌子的戴高樂主義者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又回來了。

當地時間7月27日,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主席容克任命歐委會前委員米歇爾·巴尼耶擔任歐盟首席談判代表,負責與英國就脫歐事宜展開談判。巴尼耶的工作從今年10月1日正式開始,並直接向容克匯報。

容克表示,他希望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政治家來擔當這份重要且富有挑戰的工作,並“幫助我們(即歐盟)同英國建立一個新的夥伴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巴尼耶和英國退歐大臣戴維斯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在歐洲層面共事,而且還是老對頭。在巴尼耶即將代表歐盟與英國就脫歐事宜進行談判的消息公布後,英國媒體一片嘩然,紛紛指責這是容克“向英國宣戰”的複仇行為。

英國工黨前歐洲事務部長麥克肖恩(Denis MacShane)指出,“容克對這位法國籍高級政客的任命是非常正確的,如果容克任命一位看起來是親英派的談判代表,歐盟各國立即將對歐委會產生懷疑,或許還會認為歐委會已經準備好向倫敦屈服了。”

米歇爾·巴尼耶

金融城的死對頭

巴尼耶是誰?時至今日,倫敦金融城中的人一聽到巴尼耶的名字都不免要皺眉頭。他曾任法國外長、歐盟內部市場與服務委員(2010~2014年)等,與英國之間的關系錯綜複雜。

特別是在擔任歐盟委員期間,巴尼耶主導對金融市場進行改革,並成立泛歐洲的銀行聯盟,是一名堅定的歐盟聯邦主義者。他在任內同倫敦金融城沖突不斷,比如對倫敦金融城內機構高管的高額分紅現象,巴尼耶就持堅定的批評態度,多次與英國政府翻臉。在他任內,共出臺了超過40條旨在約束銀行和市場的歐盟法律,並大力打擊空頭行為等。

投資咨詢公司阿維薩(Avisa)的專家拉菲特(Jacques Lafitte)對此表示,歐委會對巴尼耶的任命向英國發出了非常明確的信息。“當倫敦金融城把巴尼耶‘妖魔化’了這麽多年以後,歐委會的任命對英國人來說,釋放了最強硬的信號。”

在英國,巴尼耶被看作代表了法德而非歐盟邊緣國家的利益,他在歐洲中右派人士中極為受歡迎。

英國的一位內閣成員評價道,對巴尼耶的任命是容克的一著“妙棋”,給予了歐委會同法國政府之間直接溝通的可能性。在英國退歐問題上,目前,德國表現得比較寬容,而法國出於其國內外訴求,希望在同英國談判時采取強硬態度。

在眾多聲明中,唯有英國銀行家協會對巴尼耶的任命噤聲。有消息人士指出,這緣於英國銀行業對於此次任命感到非常緊張。當聽到巴尼耶即將走馬上任的消息後,一位倫敦金融城機構的主席就私底下表示,“我最初的反應是,哦,這明顯就是挑釁嘛。”“我不知道還有什麽比這更糟糕的了,”另一位資深銀行業高管表示,“這簡直就是挑釁,這是容克對英國的‘複仇’。”

拉響保衛“護照特權”警報

在英國退歐談判中,倫敦金融城想要得到什麽?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Mark Boleat)表示,倫敦金融城肯定想保留自己的“護照特權”。

所謂護照特權,是指由於英國是歐盟成員,金融企業只要擁有英國牌照,就如同有了一本“歐盟護照”,其境外機構可以在整個歐洲經濟區提供金融服務,非常方便;反之,如果英國喪失了歐盟內部市場的權益,就會失去上述特權。目前的問題在於,英國一方面想保留上述特權,一方面又不想承擔歐盟內部市場、人口自由流動的義務,但這對於歐盟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英國前首相尼克·克萊格對此不作樂觀判斷。他認為,對巴尼耶的任命為倫敦金融城拉響了警鐘。他表示,懷疑巴尼耶是否會熱衷於維護英國金融業在歐元區中的護照特權。

不過,包墨凱對巴尼耶的任命相對樂觀。他表示,“巴尼耶將把寶貴的歐洲政治經驗帶到談判桌上,金融市場在全歐洲都是緊密相連的,這些市場維持穩定十分重要。同時確保盡快澄清未來將發生什麽,有利於確保這些市場能夠服務於消費者和商業社會。”

據悉,巴尼耶在擔任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後將負責領導歐委會下屬的一個特別工作組。依據《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有關規定,與英國就“脫歐”展開談判,歐盟手頭有數萬專家可以調用。

而在英國,新任首相特蕾莎·梅此前曾表示,英國最早也要在今年年底才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相關規定。而在談判專家方面,戴維斯恐怕“捉襟見肘”。按照英國議員近日給出的一份報告顯示,英國“在貿易談判方面有直接理解能力的官員”的人數在12~20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