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郵儲銀行:郵政“搖錢樹”為何獨立上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459

剛剛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的中國郵儲銀行,是目前國內唯一還沒有上市的大型商業銀行。(東方IC/圖)

與其他商業銀行迥然不同的是,郵儲銀行的網點分布絕大多數在縣一級地區,這緣於其和郵政的天生結合。郵儲銀行是中國唯一一家可以委托非銀行機構辦理商業銀行業務的銀行。

為什麽郵政集團會同意郵儲銀行在海外上市呢?只能理解為郵儲銀行有增加資本金的需要,而這種資本金的擴充是郵政集團所不能給予的;其次,股份制改造可以改變單一企業集團控制的局面,這是監管部門多次建議的;第三,郵儲銀行在銀行方面是一個新手,做成一家穩健的銀行,離不開外部的支持。

沈在縣城的銀行巨頭

2016年7月4日晚,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郵儲銀行)向香港證券交易所呈報了上市申請材料。如果進展順利,該行可能最早於9月或10月進行IPO。郵儲銀行將是繼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之後,最後一家上市的商業銀行巨頭。

截至2016年3月,郵儲銀行的資產總額為7.7萬億元,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分別達到6.7萬億與2.7萬億元。約一萬億美元的存款,按中國大型銀行的標準衡量,並不算很大,但根據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這已經是愛爾蘭、希臘、葡萄牙和捷克四國GDP的總和。

郵儲銀行計劃通過向投資者出售至多五分之一股票籌資70億-100億美元,多家媒體預測,郵儲銀行上市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IPO,也是全球自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以來的最大一次IPO。

目前郵儲銀行的網點有四萬多個,個人客戶達到5.05億,占全國人口的1/3。以每十萬人擁有的銀行網點計算,四大國有銀行的平均密度為1.2個,郵儲銀行則達到2.9個。

但與其他商業銀行迥然不同的是,郵儲銀行的網點分布絕大多數在縣一級地區。上市申請材料顯示,郵儲銀行的網點已經覆蓋中國所有城市和98.9%的縣域地區,其城市網點與縣域網點的比重為3∶7。而且分布均勻,在經濟發達地區、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大約各占30%,東北地區11%。

郵儲銀行的網點多且下沈,緣於其和郵政的天生結合。中國郵政的網點可以做郵儲銀行的代理,銀行向郵政支付代理手續費。在郵儲的4萬個網店中,代理與自營的比例略大於3∶1,郵局代理吸收的個人存款也占到了郵儲銀行的70%以上。

在城市生活的人也許對郵儲銀行陌生,但是從農村來的人們對它卻很熟悉。來自安徽農村在上海做鐘點工的周女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哪怕到城市里工作她們還是習慣用郵儲銀行,因為在老家的鎮子里就有,“在那個綠色的網點里,可以郵寄包裹,也可以順便存取錢。但是其他銀行鎮里沒有,要趕幾十里地到縣城存取,不方便”。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是郵儲銀行外部監事,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有人說郵儲銀行網點多是包袱,也有人說是未來的發展潛力。此前其他商業銀行撤回了縣域網點,現在看到縣域發展快,又往回設。他認為,在國家重點支持中西部、發展縣域經濟的背景下,網點多並非劣勢,“就像修高速公路,一開始不掙錢,但是車多了不就掙錢了嗎?”

同時他認為,郵儲銀行專註於小微業務、“三農”客戶,也與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相符,是未來整個銀行業務轉型的重要路徑,“在這個層面上,郵儲銀行有先發優勢。”

脫胎於郵政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木心先生的《從前慢》在描繪過去慢生活的同時,也部分揭示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誕生起因。

最早,中國的銀行沒有異地轉賬業務,只能通過電匯(電報匯兌)方式,將匯款人的款項通過電報傳給目的地分行,而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花費數天時間。大量的郵政匯款業務,以及對異地匯款時效性的要求,催生了郵政儲蓄業務。

同時,郵政網點遍布全國,一個地方可能沒有銀行,但往往至少有一家郵局,“點多面廣”的特點使得郵政具備發展銀行業務的天然優勢。

不僅在中國,大部分國家的郵政企業都有銀行,市值堪與中國工商銀行媲美的美國富國銀行和一度占據“全球最大存款持有者銀行”的日本郵政銀行,都是郵政企業創辦的銀行機構。

中國郵政儲蓄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郵政儲蓄業務停辦,郵政繼續辦理匯兌業務。直到1986年,郵政儲蓄正式恢複,當年3月,原郵電部成立郵政儲匯局。

在當時,郵政儲蓄吸收的存款是全部繳存人民銀行統一使用的,人民銀行向郵政支付手續費。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最初的郵儲實際上是作為國家吸收資金的渠道,當時國家整個金融體系缺乏用於投資的資金,於是利用它把資金匯集起來做一些國家重點項目的建設。所以,郵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是一個儲蓄機構,沒有自己融資和發放貸款的功能,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機構。

1990年,郵政部門和人民銀行的繳存存款關系有了改變。郵政儲蓄由代辦轉為自辦,郵儲存款轉存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支付存款利息給郵儲,郵儲由此開始“吃利差”的時代。在這兩個階段,可以說郵儲的收入來源是央行。

2003年,國家再次調整郵儲轉存款的政策,改變郵儲資金全額轉存央行的模式。實行新老劃斷,過去的資金仍由人民銀行支付利息,新增資金則由郵儲自主運用,自此郵儲開始了資產業務的市場化經營。

兩年後,國務院印發的郵政體制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加快成立郵政儲蓄銀行”的任務,要求郵政與郵政儲蓄兩塊業務分賬核算,成立後的郵儲銀行由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調控和監管,財政部進行財務監管和國有資產管理。

終於,200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掛牌。至此,中郵儲正式從郵政系統分離成為獨立的公司。

對於這一系列轉變,曾剛解釋,進入1990年代後,國家資金來源已然很多,郵儲作為國家吸收建設資金的功能在慢慢弱化。同時,它已經有了龐大的客戶群體和非常多的分支網點,就有了把它向金融機構轉化的需要,所以從郵政儲匯局到郵儲銀行的轉變就自然發生了。

獨立之路

事實上,郵政儲蓄從郵政系統劃撥出來的過程並不順利,其中一大原因是郵電分營後,郵儲業務事實上成為了整個郵政系統的主要利潤支撐。

一位曾就職於人民銀行的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在1990年代中後期,高層實際上已經一直在醞釀成立郵政儲蓄銀行,然而卻一直擱置拖延了將近10年。

2004年,經濟學家巴曙松、鐘偉曾在《南方周末》撰文指出,郵儲收入占郵政總收入的42%,有的地方更高達60%-70%,郵儲人員占郵政從業人員的32.8%,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將郵儲從郵政系統完全分離是相當困難的。

“郵政儲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國家對郵政系統的一個補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郵政體制改革”課題組的課題協調人和執筆人李佐軍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據財新報道,在郵儲銀行31個省級分行行長中,絕大多數仍兼任所在地省級郵政公司黨組成員或黨委委員。南方周末記者也發現,郵儲銀行的6名高級管理層成員里,有5人此前始終就職於郵政系統,其中郵儲銀行董事長李國華,同時任郵政集團總經理;行長呂家進,同時任郵政集團副總經理。

“郵儲的人員都是郵政出身,網點依賴郵政,行政受郵政管,資金來源也是郵政,其利潤也歸郵政所有,可以說是郵政集團的搖錢樹。”一位熟悉郵政系統的知乎網友總結。

但是,郵政、郵儲分離,是郵儲銀行邁向現代化商業銀行的必然路徑。2012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並經銀監會、財政部批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郵儲銀行爆出重量級新聞,它向瑞銀、中國人壽、中國電信、螞蟻金服、摩根大通及深圳騰訊等10家戰略投資者,發行116.04億股新股,占已發行股本的約16.92%,募集資金人民幣約451.4億元。

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金融發展局原首席金融專家王君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郵政是不會輕易放手郵儲的,因為這里面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做郵政一般都虧損或是微利,銀行都是盈利的,它們之間有交叉補貼。郵儲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機構。”

然而為什麽郵政集團會同意郵儲銀行引入戰略投資,在海外上市呢?只能理解為郵儲銀行有增加資本金的需要,而這種資本金的擴充是郵政集團所不能給予的;其次,股份制改造可以改善郵儲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改變單一企業集團控制的局面,這也是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多次建議的;第三,郵儲銀行直到最近十年才開始辦理貸款,在銀行方面是一個新手。現在它有巨額的存款資金,要保證資金安全,做成一家穩健的銀行,離不開外部的支持。

王君認為,股份制改革之後,郵政集團要從郵儲銀行拿錢,只能根據自己的出資額來獲得紅利分配。如果未來資本升值,可以享受資本利得;如果出現虧損或資本金嚴重不足需要補充,它將不得不讓渡更多的股份甚至控制權。

銀行業“新手”

資本充足率,是商業銀行的硬性指標。根據銀監會於2013年1月1日生效的《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6%,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

自郵儲銀行成立起的2007年至2015年,作為唯一股東的中國郵政集團不斷補充郵儲銀行的資本金,從最初的註冊資本200億元,逐漸增加至570億元。但較低的資本充足率仍然是制約其發展的阻礙,銀監會也多次發文,要求郵儲銀行進一步加強資本充足率管理,開出的方子是“推進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

從2013年至2016年一季度,郵儲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從離紅線很近的8.84%漲到了10.26%。根據最新數據,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均達到了8.35%。

然而,上市申請書顯示,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杠桿率管理辦法》,郵儲銀行應在2016年底達到4%的最低杠桿率要求,但截至2016年3月底,其杠桿率為3.47%。若其未能滿足資本充足和杠桿率的要求,銀監會可能限制其貸款及其他資產的增長,拒絕批準新業務或限制其宣派股息。

郵政集團之所以“忍痛割愛”選擇為其引入戰略投資者,起碼是出於補充資本金、達到銀行業監管要求的目的。

而在銀行經營的數據方面,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1%,明顯低於其他商業銀行,目前其他大型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率為1.73%。

另一方面,其存貸比(客戶貸款總額比存款總額,實際上是貸存比)也明顯偏低,為39.60%。這一數據顯示了郵儲多年來在存款方面的積累,以及2007年成立銀行後才開始做貸款的新手跡象。

曾剛指出,郵儲銀行在資金運用端,尤其是貸款方面起步較晚,已有的貸款也集中在小微領域和個人零售貸款方面。因為儲蓄資金充裕,它主要的資金運用渠道是作為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批發者,把資金交給其他銀行來使用,這在銀行業中顯得獨一無二。

通過近些年的公開資料可以註意到,郵儲銀行的一大貸款流向是政府項目。

上市報告顯示,郵儲銀行最大的單一借款人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貸款2431億元,占全行客戶貸款總額的9.1%。

據郵儲銀行2014年的社會責任(CSR)報告,其貸款給鐵路行業2515億元,支持重大鐵路建設項目;電力行業1027億元,為五大電力集團及國家電網融資;公路行業542億元;城市軌道交通行業205億元。除此之外,還支持保障房建設,這部分貸款累計達到36億元。

曾剛認為,此類專項建設基金的貸款投放不完全是政策性的任務,也是商業化的理性選擇。目前,商業銀行都願意跟政府打交道,開始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看作重點投資方向,因為風險較低。

小額貸款,是郵儲銀行的一大重要方向。王君認為近期適合郵儲銀行發展的一條路徑,是為一些做零售的機構提供批發資金。在民間金融市場,有上萬家小貸公司以及P2P行業洗牌後留下的較為可靠的平臺,這些公司都迫切需要來自市場的資金,這個時候如果有批發性質的機構對此類機構進行評估、批發資金,就會產生杠桿效應,補充政府與民間、大型與小型金融機構之間的市場空白。

同類的經驗

縱覽全球金融市場,郵儲銀行並非特例,在日本和美國都能找到它的同類。

日本郵政銀行被稱為“世界最大的存款持有銀行”,總資產約2.07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家庭儲蓄總額的30%。儲蓄是日本郵政銀行的絕對主導業務,同時兼有小額貸款業務,其特色則在於通過強大的全國性ATM網絡,用戶可以通過國際銀行卡和信用卡提取現金。

2015年11月,日本郵政集團在東京證券交易所IPO,募集約120億美元資金,創下該年度全球最大IPO案。作為日本郵政旗下郵政、銀行、保險三大業務中的領頭羊,日本郵政銀行為其母公司IPO立下汗馬功勞。開盤之初,日本郵政銀行收到5倍於公開發行股數的買盤競價,股價大漲15%。

日本郵政銀行於1875年成立,最初作為政府部門運作,與中國類似,日本郵政最早沒有設立專門的銀行機構,只是開展了相關的郵儲業務。早期,日本郵政儲蓄資金統一由大藏省(財務省)運作,投入政府“財政投資融資計劃(FILP)”,為公共項目和基礎建設等提供融資。截至2001年,FILP涉及金額達3.3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GDP的82%,日本郵政也被人稱為日本的“第二財政”。

2001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提出對日本郵政事業體系進行徹底改革,並稱其為“明治維新以來最重要的改革”,郵政銀行私有化順理成章成為改革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日本郵政銀行正式成立,成為日本郵政重組的重要部分。根據《郵政民營化法案》,2017年前,郵政儲蓄銀行必須完全實現民營化。

與日本郵政銀行相比,美國富國銀行的發展路徑對於中國郵儲銀行更有直接的借鑒意義。

富國銀行創立於1852年,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通過並購、整合第一洲際銀行、西北銀行和美聯銀行,最終躋身美國最大商業銀行之列。

在摩根、花旗等銀行紛紛轉向投行業務時,富國銀行仍然堅持深耕傳統業務,不依賴複雜衍生品或借來資金進行高風險交易,因而平穩度過2008年次貸危機。

2015年第三季度,受市場形勢波動和持續低利率政策影響,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銀行營收大幅下降,富國銀行反而分別實現了營收與盈利3.15%和1.22%的雙增長。2015年7月,富國銀行超過中國工商銀行,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放貸機構。

與這些顯赫成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國銀行保守穩健的盈利模式和相對單一的業務條線,著名投資人巴菲特評價它:“很難想象一個企業做到這麽龐大的規模還能具有獨特性”。

與郵政銀行點多面廣的特點極為相似,富國銀行也將觸角深入到最基層,建立了全美數量最多的銀行網點。在此基礎上,富國銀行著重發展小微貸款經營模式。通過其零售金融商店(營業網點),為中小企業和社區居民設計房屋抵押貸款、商業貸款、財富管理等八十余種產品,已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小微企業貸款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