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環保部公布的上半年空氣質量數據排名讓濟南人“心有不甘”:在全國74個城市中,濟南空氣質量由去年全年的排名倒數第六,今年上半年排名倒數第五。
去年全年的空氣質量狀況,排在倒數第一到倒數第十位的分別是:保定、邢臺、衡水、唐山、鄭州、濟南、邯鄲、石家莊、廊坊和沈陽。今年上半年排名倒數前十位分別是保定、邢臺、鄭州、邯鄲、濟南、唐山、烏魯木齊、衡水、石家莊、西安。沈陽這次離開了倒數前十名的行列,保定依然“穩居”倒數第一位。
濟南的經濟總量不大,空氣質量狀況卻很差。這是令山東省和濟南市領導感到頭疼的問題。今年4月,中國綠公司年會在濟南召開,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曾經自我調侃道:以前濟南是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現在是“滿城霧霾半城堵”。
這種狀況給濟南市也帶來了巨大壓力,防霾治霾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去年10月前後,濟南市連續兩個月空氣質量全國倒數第一。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曾經“發狠”擺脫倒數第一的位置。強調必須痛下決心,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動空氣質量盡快改善。
他曾說:“所謂痛下決心、壯士斷腕,我的理解就是急診送過來的病人40度 ,或者41度,你現在還研究他是炎癥引起的,還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先把燒給降了,然後再來給他檢查,檢查以後再對癥下藥。該做手術做手術,然後再來中醫調理。都燒到40℃了還上老中醫怎麽行?”
隨後濟南市展開了一場治霾攻堅戰。媒體上經常可以見到濟南市幾大班子領導視察工地,看看裸露工地覆蓋了沒有,運渣土的車輛是否合格,道路灑水沒有。街道上也隨處可見防霾水炮緊張工作。
濟南市還下決心把曾經的經濟支柱山東鋼鐵集團濟南鋼鐵公司遷走。
來自濟南市環保局的信息:與去年上半年相比,濟南市大氣4項汙染物同比均改善,其中PM10改善率山東全省第一。上半年濟南市“藍天白雲”天數達到9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1天。因此,上半年濟南市可獲得生態補償資金630萬元,列全省第5名。
不過,濟南的空氣質量仍讓人“喘不過氣來”。來自濟南市環保局的數據,上半年,濟南市大氣4項汙染物平均濃度分別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152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7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4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45微克/立方米。除二氧化硫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年度二級標準外,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和二氧化氮分別超過二級標準1.2倍、1.2倍和0.12倍。
要見到清新的“夏雨荷”,濟南人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山東省確定,未來5年,全面實施煤電機組超低排放行動;推廣高效節能環保型鍋爐,逐步淘汰設區市建成區外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到2020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基本達標,比2010年改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