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病三分鐘,買藥幾百塊”背後:醫生的勞動價值誰說了算

“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買藥幾百塊。”今後,這種就醫與購藥的尷尬狀況有望逐步改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印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的要求,制定改革具體實施方案。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改革即將啟動,過去以賣藥為主、被忽視的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將被重新定位。

但是,如何給醫務人員的服務進行科學定價?這可能是涉及能否達到改革的目標的大問題。

“醫療服務價格的確定,最重要的是需要醫院科室的真實成本的核算,但是目前這塊數據還不健全,還缺乏微觀基礎性的研究。”國家衛計委衛生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衛平7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在《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中也指出,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需要按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要求,科學核算醫療服務成本,控制醫藥費用總量,優化醫藥費用結構,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合理確定醫療服務政府定價範圍,充分發揮行業監管、醫保控費和市場機制作用,引導價格合理形成。

“醫療服務價格的定價,成本核算是基礎,現在的定價基本上沒有成本概念。但是有一點,就是技術勞務類的定價,總體都是遠遠低於標準成本,所以改革的方向也是不斷提升技術勞務類項目的價格。”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應亞珍對本報記者解釋道。

而如何科學核算,又能控制醫藥費用總量,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根據《醫院財務制度》第三十條(三)科室成本的分攤規定:“各類科室成本應本著相關性、成本效益關系及重要性等原則,按照分享逐級分步結轉的方法進行分攤”,“先將行政後勤類科室的管理費用向臨床服務類、醫療技術類和醫療輔助類科室分攤,分攤參數可以采用人員比例、內部服務量、工作量等”。

據了解,在這種成本核算方法下,醫院的管理費用首先分配給各科室,而管理費用的形成並非各科室能夠控制和管理的,比如行政部門的設置、行政部門的人員結構和工資標準、行政部門占用的建築面積及相應折舊都不是醫療科室可以決定的。管理費用和科室成本相關性以及成本效益關系均不是最直接,通過這種分攤方式形成的科室醫療成本看似考慮了管理費用,滿足了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實際上扭曲反映了成本核算單位的直接責任,導致科室成本核算的結果不能反映科室成本管理的真實情況。

事實上,醫院在進行科室成本核算時,應當按照“誰收益,誰負擔”的原則,歸集、分配各項成本費用,使各項收入與為取得該項收入的成本費用相配比,核算科室的收入應該與該科室的成本費用相配比。

然而一般的公立醫院經營模式與成本核算都較為粗放。“很多公立醫院科室成本核算都沒有,有的是讓軟件公司幫著弄,沒有采集到真實的信息,而是簡單的進行配比,這是不能反映科室的真實成本的。無論是按照項目還是病種,如果沒有真實的科室成本數據,是無法對醫療服務成本進行科學核算的,所以導致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幾次之後總感覺不到位。”李衛平表示。

另一方面,被忽視太久的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勢在必行。“以藥補醫”不僅導致看病貴,還衍生出種種灰色利益鏈。未來“以技養醫”,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才能讓最優秀的人才呵護好生命。

在經過4年相關改革的三明市,現在已經嘗到了甜頭。

三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醫改工作協調小組組長詹積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都是用的我們真實的數據,才能給出正確的改革定位。正是因為調整到位,在這改革四年的時間內,把醫療收入從39%提高到了60%,這個醫療性收入包括檢查、化驗、手術、治療、診查、護理費用,藥品和耗材的費用占比從60%下降到35%。其中,手術和治療費用占25%,檢查和化驗占25%,診查和護理占15%,而在過去,診查和護理僅僅占5%。”

在詹積富看來,在他整個盤子的調整中,雖然提高了醫療行業收入,但並沒有讓整個三明市的醫療總費用翻了番地增長。在四年時間內,三明22家縣級以上醫院的收入從17億增長到23.6億,每年增長的幅度在8%,他強調,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時,用力擠掉藥品耗材等虛高的空間來換取,同時必須控制住醫療總費用的增長幅度在8%~10%之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