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6日),英國退歐公投後稍有緩和的市場情緒再次緊繃起來,隨著退歐事件對於英國房地產市場以及歐洲其他各國金融市場影響的持續發酵,投資者風險偏好快速降溫,開始拋售股票以及大宗商品等風險資產,轉而投向美債日元等避險資產。
在當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全球金融市場背景下,截至今年5月底,全球負利率國債發行量達到10.4萬億美元,包括日本、意大利、德國和法國的國債都已淪為負收益率,美國國債收益率也不斷刷新歷史低位。相較之下,安全性高且收益率遙遙領先的中國國債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
“我們觀察到全球機構投資者對包括債券在內的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需求日益增加。與此同時,中國債券市場也在不斷加速對外開放的步伐吸引外資。” 新加坡中盛集團(China Knowledge)董事經理趙中隆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10月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後,將吸引約1萬億美元湧入中國債券市場;到2020年,中國債市體量有望突破14萬億美元,趕超目前全球債市規模第二的日本。
全球債市負收益當道
英國退歐這一“黑天鵝”事件的威力遠未消散。業內普遍預期,在未來至少兩年內,英國退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仍將顯著影響各類資產表現。
退歐公投至今,發達國家主權債價格持續上漲、收益率不斷下滑,全球負收益率國債資產池不斷擴大。
7月6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1.355%,刷新此前的歷史最低水平1.379%。年初至今,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累計下跌90.6個基點。對市場波動更為敏感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也由英國退歐公投前的0.783%下降至0.564%。
(年初至今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
“在歐洲甚至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可能遭遇顛覆之際,美債被視為最終的避風港。” 紐約投資公司Miller Tabak首席經濟分析師安東尼•卡利達基斯(Anthony Karydakis)表示。
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降溫”也讓資金更加肆無忌憚的加持美債。
卡利達基斯認為,盡管美債的強勁需求部分可能由於全球市場緊張情緒帶來的季末投資組合調整,但主要原因是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利率正常化的進程將在未來數月內被擱置。
根據CME集團FedWatch聯邦基金期貨的數據,目前市場預計美聯儲在2016年年底前加息的概率只有8%,而英國退歐前,這一概率曾達到59%。
縱觀全球市場,除美債外,大部分發達國家國債收益率已經逼近零甚至負收益。
英國、法國、德國以及日本等國家的國債收益率紛紛刷新史上最低。7月6日,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創紀錄的0.750%;法國及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分別為0.129%、負的0.192%,在6月24日英國退歐公投結果出來後,德國國債收益率已經迅速“由正轉負”,並且每況愈下。
值得註意的是,自英國退歐以來,本已不堪重負的日本國債市場湧入大量避險資金,日本各期限國債收益率首次全線跌至不到0.1%,不斷刷新紀錄低點。7月6日,日本5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記錄低點負0.35%;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負0.264%。連期限最長、收益率最高的4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已經跌至0.061%,創紀錄新低。
雖然發達國家國債吸引力大幅下降,但鑒於市場對於全球經濟未來走勢的擔憂,仍有大量資金不斷湧入國債市場。
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日表示,英國退歐公投的沖擊主要通過金融市場擴散,投資者大量拋售股票等風險資產,並蜂擁湧入美元、美國國債、德國國債和日本國債等被視為避險天堂的資產。
“投資者這麽做的原因在於,他們變得比以往都更加厭惡風險,因為和過去相比,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在放松貨幣政策上的空間越來越小了。”他稱。
中國債市潛力巨大
從長期來看,中國債市市場對於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將不斷上升。
當發達國家國債收益率大部分降至負值的情況下,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此前一直維持在3%以上,即使目前稍微下跌也保持在2.8%。
(年初至今10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正在積極推動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目前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人民幣占比1%,我們預測未來可以增加至5%。” 瑞銀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這5%的人民幣儲備將以資產投資形式存在,而債券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投資方式,必將受到外國投資者歡迎。
China Knowledge固定收益研究團隊研究數據顯示,截止2015 年底,已經有超過290家國外機構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入了近2萬億美元,目前我國債券市場規模約為7萬億美元,而美國債券市場規模已超過50萬億美元,相較之下我國債市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2015年底,央行行長周小川曾撰文稱,“預計從2014年到2020年,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將從17.2%提高到25%左右,債券市場余額占GDP比例將提高到100%左右”。
據此,趙中隆向記者分析稱,截至2015年底,中國債券市場存量總余額約為7萬億美元,負債率約為60%,因此未來五年債券市場將保持兩位數增長,並且在2020年之前翻番,達到14萬億美元。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債市對外開放的腳步明顯加快。2 月14 日,銀行間債券市場向個人投資者開放,央行發布公告首次允許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通過銀行櫃臺投資櫃臺業務的全部債券品種和交易品種。2月24日,央行又發布3號公告,引入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取消額度限制,簡化管理流程。
“中國債券市場有著強勁的增長空間,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最合適的切入點是固定收益市場”。趙中隆說道。
在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的構成中,地方政府債和綠色債將在新增債券中占較大比重,2015年地方債發行量為3.8萬億人民幣,存量為16萬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已經發行3.58萬億人民幣。China Knowledge固定收益研究團隊綜合財政部對地方債限額的管理以及對供求環境的調研,預計2020年地方債規模將達到22-25萬億人民幣,約占GDP的四分之一。
“債券市場活躍性的提高也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例如審計公司、評級公司、基金經理以及債券相關從業人員崗位需求都將提升”, 趙中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