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另類政客約翰遜:心機Boy曾緋聞纏身,如今正學中文

“我想成為一個國際搖滾樂隊的主唱或吉他手,這是我的目標。我還想成為一個著名的畫家或者音樂指揮。有很多事情我做過,很多事情我有能力去做。”

這是2015年5月英國廣播公司(BBC)為鮑里斯·約翰遜制作的一部紀錄片里,當記者問他是不是要沖擊首相之位時他的表態。

一年之後,他決定與首相之位擦身而過。

他希望每個人都喜歡他

有人評價約翰遜是老式卡通里的人物形象。而認識他的人都知道,有兩個不同的約翰遜並存於一身;有人稱他為泰迪熊、“狡猾的狐貍”,表面上的不著邊際放浪形骸,同時有著“色彩繽紛”的私人生活,實質上是個嚴肅和心機十足的政客。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非常接近約翰遜的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約翰遜希望每個人都喜歡他,“他特別包容,可以將那些持不同意見者聯合在一起,很有領導力。而且他不會不懂裝懂,對一些非常專業的,比如金融衍生品等事物他不恥下問。他對人友善,熱愛閱讀,每次出差時,都會看到他去機場書店買書看書。他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人們對他可能有一天成為首相的猜測。他是一個很另類的政客,如果是其他人,有著他犯過的那些事、出過的那些醜聞,早就出局了,但是他的個人魅力,讓他成為了英國最有個性和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有些人認為,他看似桀驁不馴的外表下,有著超常智慧甚至深厚的心機。”

英國媒體曾報道說,很多人一想到約翰遜可能會成為首相,就聯想到他的手指按在了核彈發射器的按鈕上的情景,讓人脊梁骨發涼。

2008年6月,約翰遜競選倫敦市長成功後,曾接受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專訪,之後記者又多次與他在不同場合接觸,甚至在地鐵車廂內也遇見過。約翰遜的幽默風趣、瀟灑隨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他在中國訪問期間吃油條、坐高鐵、在上海外灘對著無數中國媒體自嘲被掛在纜車上等情景,無不讓人感到這位以亂發為標誌的倫敦前市長的另類之處。

6月23日,約翰遜帶領的“退歐派”,在英國歷史性的退歐公投中獲得勝利。

6月26日,他在《每日電訊報》的專欄里寫下了他獲勝後的感言:

“退歐公投,是我們有生之年最異乎尋常的歷史事件——我們應該為英國無比自豪和保持樂觀,我們能夠獲得的一切,我們四個王國(註:指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共同努力。”

伊頓牛津成就了他的競爭力

約翰遜(全名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 的個人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應該是以英國上流社會特權階層為主體的保守黨成員的典型。約翰遜出生在美國紐約,是土耳其人的後裔,還有俄羅斯血統。早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接受教育,父親是英國保守黨政客,並在歐洲議會當過議員,母親是個畫家。那時,正好披頭士到達紐約,因此他就有了一個別名,叫作“金發披頭士”。

約翰遜的妹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說過,每當有人問鮑里斯將來想做什麽時,他總是說:世界之王。

童年時的約翰遜生活相當動蕩,因為父親常被派到美國或者歐洲大陸,在15年里搬了30次家。後來父母離異,母親曾精神崩潰。

約翰遜13歲時獲得獎學金,就讀英國伊頓公學。在伊頓他練就了強悍性格:在橄欖球場上,他曾四次摔斷鼻梁。

18歲時,約翰遜又拿到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學習古典文明學(Classics)。進入牛津大學之後,約翰遜完全沈迷於政治,曾任牛津大學學生會主席,還曾被選為牛津精英布靈頓俱樂部(Bullingdon Club,牛津富有學生的社交協會,也以酗酒和酒後鬧事而臭名昭著)的主席,與現任首相卡梅倫和戴安娜王妃的兄長都曾是該俱樂部同時代的成員。

從嚴格意義上說,約翰遜真正步入政壇,是2001年在地方選舉中獲勝,成為牛津郡漢利地區(Henley in Oxfordshire)的一位保守黨地方議員。後因他與所任職的雜誌社同事長期保持婚外情,並導致對方懷孕的事件被媒體曝光,遭當時的保守黨領導人開除出黨。

2006年,夢想在35歲前進入內閣的約翰遜,眼睜睜地看著比他年輕兩歲、他在伊頓和牛津的校友卡梅倫,登上了保守黨黨魁的位子。

直到2007年7月倫敦市長競選開始,卡梅倫在“眾里尋她千百度”的情況下,突然想起了約翰遜,但僅授予他“影子內閣”教育大臣一職,而且是以辭去《旁觀者》雜誌總編輯為條件。

2008年5月,約翰遜力壓工黨候選人、被中國人稱作“紅色肯”的利文斯通,成為倫敦市市長並於4年後連任。

一向是個反歐派

說起約翰遜與歐盟,還頗有一番淵源。約翰遜的父親斯坦利·約翰遜1973~1979年期間是一位歐盟議會議員。約翰遜青少年時代的那幾年,都是在布魯塞爾度過的。而他的第二任妻子——一位左派大律師,就是那時在布魯塞爾的玩伴。

或許正是因為早年在布魯塞爾的生活讓他在父親身邊看到了歐盟內部種種官僚及弊端。而作為記者在歐盟駐站的經歷,更是不僅奠定了他一貫反歐的政治傾向,而且也使得他有了在英國最初的名聲。

1989年春,在《每日電訊報》做記者的約翰遜,被派往布魯塞爾駐站。他的“反歐”論調從那時起就極其鮮明並逐漸根深蒂固。當時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雅克·德勞斯(Jacques Delors)常遭約翰遜激烈批評。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則非常賞識他,把他稱為自己最中意的駐歐記者。回到英國後,他成為了《每日電訊報》明星經濟學家。因此,他的“反歐”立場是一以貫之的,也為政壇和民眾熟知。

在第一次的退歐宣傳中,他就高呼:6月23日,應該是英國“獨立日”。

約翰遜正在學中文

約翰遜對中國的認識,在擔任倫敦市長前後,有著比較明顯的變化。

之前,中國在他的筆下很少提起或者比較負面。在他上任市長“滿月”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口吻已經完全變化了,對中國文化和經濟發展贊不絕口。而且,在他的任期內,他在引進外資、大力推進倫敦舊區改造方面頗有建樹。其中,來自中國的資金也是其中一支重要的主力軍。從幾十年無法推進的皇家碼頭改造項目,到王健林參與倫敦第一高樓住宅建設,中國在英國及倫敦的投資自2012年以來出現了井噴。

“他女兒在學中文,他自己也在學。”接近約翰遜的人士告訴記者。的確,他在送給記者其著作《丘吉爾》一書的扉頁上,寫下中文“蕾, 羊年快樂”的字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