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說史130615基督的勝利(三)君士坦丁大帝 和 尼西亞公會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6/15/%E8%AA%AA%E5%8F%B2130615%E5%9F%BA%E7%9D%A3%E7%9A%84%E5%8B%9D%E5%88%A9%EF%BC%88%E4%B8%89%EF%BC%89%E5%90%9B%E5%A3%AB%E5%9D%A6%E4%B8%81%E5%A4%A7%E5%B8%9D-%E5%92%8C-%E5%B0%BC%E8%A5%BF%E4%BA%9E%E5%85%AC/

說史130615
基督的勝利(三)君士坦丁大帝 和 尼西亞公會議
蕭律師執筆

君士坦丁皇帝Constantine ( 306-337)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創設了「四頭政治」體系,即由四名正、副皇帝在東、西方分擔國境內各重要防線任務。 隨後戴克里先和 馬克西米安Maximian 東、西正帝同時退位。
306年在不列顛指揮北方防衛戰的西正帝駕崩,五萬名精銳官兵擁立其子 君士坦丁為帝。 東正帝 伽雷留斯Chlorus採取妥協政策, 封他為西副帝。

312年君士坦丁在羅馬北郊 米爾維亞橋Milvian Bridge與 西正帝「篡位者」馬克森提斯Maxentius决戰,後者敗亡。 元老院決議將他升為西正帝。
(編按:古代基督教史將「臨橋之戰」大書特書,宣稱決戰前夕天空出現十字架異象,君士坦丁乃將 “十字架” 綉在軍旗上面,因而大捷。 這個傳說反映的是軍隊中基督教徒勢力已大,***藉著重要時刻討價還價,成功争取到政治籌碼。)

在東方,副帝 馬克西米努斯也被正帝 利齊鈕斯Licinius擊敗。

米蘭敕令 Milan Decree
313年被列為歷史上重要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君士坦丁和利齊鈕斯共同簽署了「米蘭敕令」,羅馬帝國正式承認基督教。****
米蘭敕令宣佈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發還已沒收的教會財產。 但敕令語帶含糊,毫不乾脆,並且附上「不違背國法」的條件限制。

敕令簽署後不久,東西二帝隨即火併,東帝敗亡,從此帝國只餘一帝,開展了君士坦丁時代。***

羅馬人的「寬容」觀念,是強者不將生活方式硬塞給弱者,認同弱者可以有自己的一套。 迫害基督教徒的行為屬於偶發事件,進行時又不徹底,原因也出於這種思想上面。 唯一徹底進行的是戴克里先的鎮壓政策,然而真正嚴格執行也只有三年。 羅馬是多神教民族,多神教是一種互認宗教信仰的生活方式。*** 鎮壓基督教其實違反了羅馬人的「寬容」觀念,不符合其行事風格。

這項歷史上第一次認同基督教的敕令內容,恐怕連基督徒也不十分滿意,因為敕令立足於羅馬的「信仰自由」觀念,與一神的原則違背。***
從敕令字面上可以清晰看到,君士坦丁並未表示要改信基督教,也沒有給予特別優待,將其置於其他宗教之上。*** 儘管如此,米蘭敕令仍被認定為劃時代的重大事件,因為敕令發佈後,羅馬人連綿千年的宗教觀念終止了。

君士坦丁在公佈米蘭敕令不久後,又推出了第二套基督教相關政策,就是把皇帝的私人資產捐贈給基督教會。 基督教會豈只感激,簡直是永誌不忘,這就足以解釋為何君士坦丁獲得「大帝」的稱號。 ***
米蘭敕令並非將基督教立為國教。 况且,現任皇帝的財產由歷任皇帝繼承下來,並非可以隨意運用。 君士坦丁違反了羅馬皇帝身為公共人物應有行為準則。 問題是,他已是實質上的最高權位者,一旦玩起兩面手法,羅馬公民已沒有力量與氣魄出面指責。

君士坦丁捐贈狀 Donatio Constanini
教會曾經宣稱擁有一份叫《君士坦丁捐贈狀》的文獻,在漫長的中世紀裡束縛著歐洲君王的行動。 根據這篇文獻,君士坦丁在遷都到「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已將整個西歐捐贈給羅馬教宗。*** 天主教會高舉這塊金牌,號稱西歐土地皆歸教會所有,王侯們只是受委託管治而已,教會隨時有權將之收回。

1440年義大利的 羅倫佐瓦拉 發現文獻並非成於君士坦丁在世的四世紀,而是十、十一世紀時,由基督教會內部偽造出來的膺品。*** 這份文獻目前仍保存在巴黎國立圖書館中。

神職人員政策
君士坦丁還有一項影響深遠的政策, 就是由皇帝強力支援神職人員階層獨立。*** 具體內容是認許神職人員有權不從事國家、地方政體、軍務等職務。 這政策大受基督教歡迎,因為在那個時代,公職人員必須參加官方典禮,當中包括對希臘諸神的祭典。 如今他們不用参與這些祭典,自然歡天喜地。

但這政策卻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那就是社會的中間階層,尤其是知識水準較高的人,開始設法擠進基督教會。*** 不少人為了掙一口飯吃而改信基督教,因為成了神職人員,便可免除納稅的義務,生活費用完全由教會負責。
至於神職人員禁止結婚的規矩,要到中世紀以後才有。 耶穌的十二門徒多半有家室,初期連主教也大多有妻室。

約瑟庇斯主教在其著作《基督教教會史》中也認為「為利益入教的人比為信仰入教者眾」,當時社會實況也就如此。 不過教會也因這種世俗現象而有所得,即神職人員的水準因此大為提升,以往甚至主教與祭司也多由社會低層人仕擔任。 這現象又使得教會獲得驅使語言的才能,成為一項有力的武器。 教會獲得君士坦丁這個難得的後援,正逐漸滲透進帝國的中樞。

尼西亞公會議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召集眾主教於小亞細亞邊緣的 尼西亞召開公會。 ***
君士坦丁召集此會議,源於七、八年前 阿里烏斯派Arianism與 阿塔那修斯派Athanasium的教理論爭。
無論在歷史上或教會史上,尼西亞公會都是一件大事,因為在此會議中決定的基督教形式,一直延伸到現代。

一神教的目的,在指引人類生活的方式,所以「教理」為何,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教理解釋因人而異,如果放任差異而不進行釐清統一, 宗教組織就會分殊瓦解。召集主教舉行公會議,目的就在於調整解釋的差異,避免組織崩潰。

三位一體?
事情的開端,在於埃及的亞歷山大祭司 阿里烏斯主張 神與其子耶穌 不同位的說法。**** 阿里烏斯認為,神是構成存在的最高心理物理要素,為不可知的存在。 耶穌基督並非如此,因此既不與人同位,也不與神同位。 出生,成長,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穌不是神。*** 他從這個角度嚴格地界定「一神」。
可是教會向來主張「三位一體」理論。**** 即神與神子耶穌及聖靈同位,因此屬於一體。 從教會角度看,阿里烏斯的說法屬於「異端」邪說。

阿里烏斯終被逐出他所屬的教區。 可是他在流浪過程中,陸續獲得群眾的支持。巴勒斯坦主要都市 凱利亞主教約瑟庇斯,就是其中一人。 這人日後著有《基督教教會史》和《君士坦丁的生涯》等史書。 不過,最為大力支持的是另一名同名,對信徒有強烈影響力的 尼可美亞約瑟庇斯主教。 帝國東方的基督教勢力因此分裂成兩個派系。

君士坦丁召集兩派人物前往尼西亞,試圖消弭因教理解釋不同而產生的對立局面。據說當日在尼西亞聚集的主教多達三百人,而由帝國西方前來的則不到十位。 由此可見東、西方的基督教力差距有多大。 眾主教辯論一番後,無法作出最終結論。 最後不知是否君士坦丁運用皇帝的權勢,重新確認了「三位一體」論的地位。*** 那也是必然的結果,因為若把基督教正統觀點「三位一體」論駁回,那就有如一場大地震,將會使基督教大動搖。 皇帝當時重視的,是基督教會組織的統一。

不過阿里烏斯與兩名支持他的神職人員拒絕在聯合公報上簽字。 君士坦丁將這三人驅逐到遠離東方的萊茵河濱,不過幾年後又取消了這項處分。 由是觀之,當時的教會也並非全面支持三位一體論。 再後來,教會又發生了許多變化,尤其阿里烏斯派日後在北方異族間傳教成功, 使得兩派之間的爭執持續了好幾個世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