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需直面英國退歐反映出的“去全球化”大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466.html

6月24日,英國全民公投計票結果揭曉,51.89%的投票者支持“退歐”。盡管實現這一過程仍將相當漫長和波折,需要向歐盟申請並進行談判,然後通過議會表決,但這一投票結果的影響極為深遠,開啟了潘多拉魔盒的盒蓋。這不僅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倒退,更是“去全球化”浪潮的最新表現。

在此歷史時刻,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和積極推動者,中國應有何應對和作為?

民粹主義對全球化的逆襲

合則聚,不合則散。英國民眾決定與歐盟分道揚鑣,背後有著極為複雜的內在邏輯與時代因素。鑒於當下歐洲錯綜複雜的格局,一個有著悠久“光榮孤立”傳統的英國脫離歐盟,並不那麽出人意料。但對於歐盟來說,將要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因為這還不僅僅在於英倫島國的脫離,而是如何才能避免這一運行了24年之久的聯盟的進一步解體。

從整個歐洲的黯淡前景看來,歐盟的確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這一趨勢在多年前就已出現,從外界對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西班牙“歐豬四國”的揶揄即可看出,歐盟內部很早就因貧富不均、苦樂不均而出現愈加明顯的分化傾向。決策體制的低效、“豬一樣隊友”的拖累以及東進南擴留下的諸多風險,導致歐盟近年來步履維艱,而那些西歐、北歐的諸多發達國家也承受著國內巨大的民意壓力,不排除他們下一步也可能出於現實利益和安全考量而選擇退出自保。最壞的結果是,歐盟最終或許真地成了因“劣進良出”而成為失敗的區域一體化案例。

而且,英國退歐不僅事關歐洲,也是全球經濟和政治局勢動蕩的縮影。當前,全球深深陷入低速增長、跨境貿易低迷、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失靈的泥潭,短期內沒有明顯跡象表明世界經濟能夠擺脫陰霾。全球經濟退潮之下,“英國退歐”作為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很多麻煩可能才剛剛開始:美國年內加息障礙重重、歐盟經濟雪上加霜、各國被動再次釋放流動性、恐怖襲擊人人自危、金融市場反複震蕩,尤其是民粹主義對全球化造成逆襲,區域一體化面臨嚴峻挑戰,貿易及投資的保護主義日益盛行。

英國退歐給中國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當然,其實英國退歐對於歐盟來說,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還是弊多,還得看各政治體如何運作。英國退歐對歐盟和世界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削弱了歐盟在全球治理中的影響力。歐盟作為世界多極社會中的重要一極,它受到的重大挫折對歐洲社會的穩定和歐非地區的和平都構成更大壓力。

二是沖擊歐洲經濟和歐元區的穩定。不僅英國增長至少減緩0.5%,而且歐盟區經濟因此進一步放緩。歐元作為平衡美元的重要因素,其信用受損嚴重損害對歐洲經濟複蘇的信心,將導致美元和黃金再次走強,石油價格及其他幾乎所有資產均面臨壓力。

三是對世界經濟複蘇造成新的困擾。各國被迫增加流動性,負利率成為普遍現象。歐盟遇挫不僅影響歐洲經濟複蘇,而且對於與其關系密切的區域外國家的經濟複蘇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將歐盟區需求複蘇視為貿易增長的動力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四是英國與歐盟漸行漸遠,通過英國協調歐盟內部關系日趨困難。

當然,英國退歐也會帶來了一些新的機遇:

一是歐元的競爭力削弱,客觀上為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崛起創造了更大空間。

二是英國面臨諸多挑戰和壓力將為加強對華合作帶來新機遇。隨著英國在歐洲區域紅利的減少,它將更加註重與中國的合作,比如推動中英自由貿易區談判等。多種國際合作新框架將應運而生,而英、俄都是具有深厚的全球戰略意識和國際開發經驗的世界級國家,他們提出什麽樣新的戰略思路值得關註。如應對得當,中國將因此贏得更多的國際戰略空間。

三是北約與俄羅斯的政治、軍事博弈有望緩和,俄羅斯的國際壓力有望緩解。歐洲動蕩將牽扯北約東擴的精力,並有望分散和緩解美國在歐亞、亞太等地的註意力,美國有可能就此進行一定的全球戰略調整和再平衡。

中國如何應對

英國退歐,也即“去歐洲化”,本質上是危機推動下“去全球化”的反映。英國回歸傳統的“光榮孤立”與美國日漸高漲的“孤立主義”遙相呼應,加上法德明年也將面臨大選,歐盟前景堪憂。日益蔓延的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對於各國、各區域乃至全球的政治與社會穩定、地緣政治穩定都將造成劇烈而深遠的影響,假借宗教、民族等外衣的各種恐怖主義、分離主義等新型挑戰擡頭。

當然,英國退歐不僅導致全球化進程的停滯和減緩,而且可能同時導致區域主義、次區域合作的興起。很快會看到歐洲國家之間啟動關系重組。

在此歷史性時刻,作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和積極推動者,中國從英國退歐中應獲得哪些啟示,如何應對?

首先,中國對歐洲地區的劇變要有高度的戰略敏感性。歐盟作為世界重要一極,是中國倡導的多極社會的重要參與者和構建者,歐盟的式微以及歐洲身處逆境意味著世界格局正處於失衡和重構的階段。這反映出後危機時代國際社會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各種政治及經濟次序面臨重構,這為中國更加積極謀劃國際戰略、參與國際治理提供了難得的運作空間和戰略機遇。

中國並沒有因此失去歐洲,卻有更多機會和條件與英國和歐洲建立多元而密切的合作關系,與德國及中東歐等國也面臨新的合作機遇。中歐之間完全可以形成文明的良性互動,發展成關系更密切、合作更深入的戰略夥伴。

其次,促進全球化與開放的區域合作,仍是中國不變的立場與訴求。當此歐盟乃至全球化遭遇困難之際,中國要利用G20、APEC及金磚國家峰會等場合,明確表達對全球化和開放的區域合作的支持,引領世界的發展方向,在國際治理中發揮更多作用,一如既往地促進全球性的經濟和政治合作。中國自身的國土空間、人口、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等特點,決定了必須長期堅持開放包容、走向全球與區域合作結合等既定戰略。即使全球化遭遇暫時的阻力和挫折,也不應影響和動搖中國“走出去”、促進國際合作的戰略意誌和決心。

再次,加速推進基於區域合作一體化的“一帶一路”建設。中國既是全球化的支持者,也是區域一體化的促進者。以英國退歐為標誌,“瘦身”後的各種小多邊的次區域合作、跨區域的自由貿易區等多種形式的區域合作新形態將成為潮流。區域合作的碎片化特征將更加明顯。歐盟的深刻調整表明了區域主義內在的必然性與廣闊空間。

對中國來說,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歐亞地區等地應堅定不移地支持各類開放的區域主義,尤其是推進基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區域一體化進程,實現亞洲及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結合日漸明確的亞太自貿區合作框架,探索亞太地區的新未來,以區域合作為基礎,構建全球化的新格局。

(作者分別系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國際戰略學者。僅代表個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