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在屌絲經濟之說鋪天蓋地時,他曾提出不投“窮人”。

文/周路平 編輯/楊潔

張野和其他的投資人並不一樣。i黑馬見到張野時,他正在攝影棚里接受時尚刊物的拍攝。為了配合,他穿了一身寶藍色西服,搭配白色襯衫,白色運動鞋,發型夠帥氣,身型也恰到好處,他的同事開玩笑,稱他“張仲基”。

張野的投資風格,也跟他的外表一般與眾不同。在當前大多數人關註消費升級和泛娛樂時,他卻表示不再看這些領域。而也是他,在屌絲經濟之說鋪天蓋地時,曾提出不投“窮人”。

換個方式與世界溝通

采訪當天,張野在北京東四環一家攝影棚內,接受一家時尚雜誌的采訪。當被問到媒體曝光量增加的影響時,他頓了幾秒,只給出兩個字:沒有。對方一時無語。

張野並不是喜歡傾訴的人,也令媒體有些犯難。不僅“能不說就不說”,遇到尖銳的問題時,他還更喜歡反問。

與說話聊天相較,張野也許更喜歡用文字表達。在創投類媒體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他的文章,表達他自己對創業投資的見解。

青山資本積極對外發聲是在第一期基金募集之後。對此張野的看法是:“我們現在管理的是LP的錢。這就像創業一樣,拿著自己的錢,你愛怎麽都行。但有一天你融資了,你就要對公司和投資人負責。如果發出聲音能讓LP的利益更大化的話,我們就要發聲。”

1038180130

張野入行的時間不算長,而且還是半路出家。三年前,他從古典樂作曲行業轉型風險投資。這是一段他講了無數次的轉變,卻每次采訪時都被問及。

這是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大家都熱衷於,從“音樂人”和“投資人”之間挖掘出一些聯系。

張野哈哈大笑,否認了兩者之間的關聯。他畢業於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作曲專業,曾是首個在“普羅科菲耶夫國際作曲大賽”中獲獎的華人。而現在,專心投資的張野從來不把這種“業余愛好”掛在嘴邊,頂多偶爾自我調侃,“我是投資圈唱得比說得好的人。”在不久前的互聯網投資大會,張野就得了冠軍,唱歌比賽的冠軍。

他在有意地與之前的身份區分。現在,音樂和作曲已經不是他的事業,投資才是。他並不認為兩者有什麽必然聯系,“我不是轉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和這個世界溝通。”

學了十年作曲,但是張野並“不想靠藝術養家糊口”。在還沒畢業之前,張野就開始了自己的原始積累過程。靠著中俄煤炭貿易之間的差價獲利,他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後他還趁房地產熱潮,做過橋貸款;甚至還曾跑到東北投資了一家大型農場,搞反季節蔬菜。2013年初,張野啟程回國,只身來到北京,正式投身互聯網圈,開始做天使投資。

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和圈子。剛到北京,張野還基本找不到項目來源。但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接觸到了第一個創業項目——作業寶。這是一款試題解析產品,創始人當時還在騰訊工作。張野跑到騰訊樓下,跟對方聊了一個多小時後,出手了第一筆天使投資。

“當時我還沒有什麽判斷的依據。”那時的張野剛剛入行,也對教育和互聯網並不精通,但他憑直覺,感受到面前這個創業者的“饑渴感”。

他在作業寶創始人居住的小區旁邊,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把整個團隊的人都聚在一起。他跟著被投團隊同吃同住,和他們一起做規劃、定戰略、談合作,甚至幫忙錄入試題。在這樣的努力之下,作業寶項目在一年之後被一起作業網收購。

張野從這筆投資中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但對他而言,更大的收獲是,作為一個原本對投資無所知的人,他開始了解行業,了解投資的邏輯,完成了他作為投資人的“成人禮”。在這個項目之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開始投資的時機成熟了。第二年,天使投資機構——青山資本正式成立。

不投“窮人”的邏輯

作為新晉投資人,張野第一次“火”起來卻有些突然。

去年12月8日,創業黑馬“2015創業社群大會”現場,360董事長周鴻祎發表演講,批駁了“窮人不該創業”的觀點,引起了熱烈討論。

周鴻祎提到的內容來自張野的一篇文章——《“窮人”就不應該創業》。而“窮人”一詞被周鴻祎單獨提出來時,無疑是很刺激神經的。

當天張野就收到朋友發來的微信:“你要火了!”當時張野還一頭霧水。後來他才得知,“紅衣大炮”周鴻祎認為,“窮人如果不應該創業,那中國誰還應該創業呢?”

“這個觀點沒有什麽好噴的。”張野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喃喃自語。

其實,看過張野原文和聽過周鴻祎演講的人會發現,他們討論的,是兩個緯度和層面的問題。周鴻祎維護的窮人是我們常見的概念,也就是財務上困乏的人。而張野文章里討論的,卻是“窮人思維”。

張野“躺著中炮”了。“合格的創業者,不應該被這樣的話刺痛。至少要有抗壓能力。”他說。

張野很看重創業者的抗壓能力,缺乏這一點的人,是不會被他相中的。他和梅花天使吳世春的投資理念比較相像,主要是投人。

“天使投資人的意義,就是去尋找有可能成長為未來企業家的人。你投資他們就好了,至於他們做的是什麽,反倒沒那麽重要。這個項目死了,再投下一個,因為他們終究會成為企業家。”張野對投“人”有著自己的理解。

張野對i黑馬記者羅列了他認為優秀創業者應該具備的要素:饑渴感、執行力、思考深刻、個人魅力等等。最後一項最被他看重。他認為,創業者們大多沒有什麽背景,他們要做什麽,就必須要能說服人一起幹。一沒錢、二沒背景,說服人更多考的是人格魅力,自帶“感染力”。比如滴滴的程維,張野認為,就屬於這類創業者。

而與之相反,思維瓶頸、目光狹隘、模式不清、總是“自我感動”的人,則被張野歸入“窮人”的範疇。這些“窮人”曾在他的投資職業中屢次出現,通常都被他婉拒了。

“創業說到底就是資源優化或者資源變現,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不是選秀節目。”張野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在風口來臨前把握“大勢”

除了看人,張野喜歡“攢”項目。他這麽做也有無奈,有時看好了一個方向,苦於沒找到合適的人,就先“攢”著,其實也是帶有半孵化性質。

汪峰的Fiil耳機就是張野“攢”項目的典型代表。2014年夏,張野和吳世春找到汪峰,希望他能加入打造一款中國的品牌耳機,對標國外的Beats。當時,兩人拿了十幾款耳機現場“考驗”汪峰,而汪峰能通過聲音,就準確辨別出耳機的優劣。而張野認為,這就是優秀的產品經理素質,難能可貴。

搞定了汪峰,張野和吳世春又找來不同的人擔任不同的角色,他們說服了華為榮耀的二把手彭錦洲出馬做CEO,找來前繽特力的員工負責音效,以及德國Design Affairs公司負責外觀設計。當把各種牛人“攢”到一起時,一個完整的創業項目就組建完成了。

“這是一個辛苦活。攢好了,成功率會提高,但也不是一定就會成功。”張野說。

但光憑辛苦顯然無法在風險投資領域站穩腳跟。張野認為,自己的優勢還在於對“大勢”的把握。

他對創投“大勢”的把握,從投資的案例中可見一斑。在2013年時,張野覺得互聯網教育在2014年會是個好機會,於是投資了作業寶,後來該項目被收購;2014年初,他曾預測O2O機遇來了,於是投資了美容總監,之後,O2O變成了風口。2015年夏,張野預測泛娛樂+和消費升級會成為風口,投資了HIGO、花點時間等項目,現在泛娛樂+和消費升級也成為VC和媒體津津樂道的投資方向。

在張野看來,任何一個風口的來臨都存在著標識。只不過有的標識明顯,有的隱晦,這需要投資人通過外部的信息做出判斷。而具體到某個細分領域,則需要觀察產業鏈條上是否有較大的變量產生。當初他對O2O風口來臨的判斷,就是看到了移動支付的普及、LBS的應用推廣,以及用戶消費習慣的轉變等。包括工業電力使用量和鐵路貨運量等宏觀經濟指標,都是他用來判斷某一行業變化的因素。

與作曲不同,投資是講究時機的藝術。合適的時機從不等人,向來都稍縱即逝。

張野做事利索,投資也以“快”著稱。現在,青山資本每天平均能收到30-50份商業計劃書,大多數項目的投資,張野都能在一個小時內搞定,最短的只要20分鐘,談完直接打印合同簽字。

曾有青山資本投資的創業者在朋友圈感慨說,剛簽完協議走入地鐵,公司賬戶就收到了投資款。為了配合快速決策,青山資本實施扁平化管理,隨時可以開會決策。“只要認可,幹嘛還要浪費時間呢。”

盡管投資速度快,但青山資本投資項目卻並不算多,三年時間里,張野累計只投資了50多個項目,包括HIGO、花點時間、FIIl耳機、高能販、悟空保等。

而張野對於大勢的把握,還在於他總是能在風口來臨前,就捕捉到動向。 “一旦一個行業成為風口,就不再是天使的機會了。”張野說。現在泛娛樂和消費升級的火爆,讓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這兩個領域,而張野卻已經不太關註它們,尤其是泛娛樂。因為在他看來,它們已經“過了天使的機會。”

“作為天使,你要給VC一個緩沖的階段。你投了之後,VC才關註這個領域,這時候你的項目才有機會。”而對緩沖時間的拿捏滿是門學問,好比一道菜對火候的把握。張野看來,提前半年到一年最佳。太晚了,殘羹都很難留下,太早也不行,“過早的正確就是錯誤”。

張野也吃過沒有抓準時機的虧。就在兩個月前,青山資本投資的一家手遊項目就因此決定放棄。而大多數時間,張野還保持著投資的高準確率,所投項目“絕大部分都進入了下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