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行政區房價排名:京滬深包攬前2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238.html

今年以來,在樓市進入到高燒模式之後,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的房價均已十分高昂。那麽,若以行政區來看,哪些城區的房價高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發布全國行政區住宅房價排行榜顯示,目前在北上深的中心區,房價都已是“7字頭”。這其中,北京的西城和東城最貴。此外最貴的24個區,全部被北上深三大一線城市包攬。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的數據始建於2005年,而2010年後,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的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一些區被合並取消。例如2010年7月,北京東城區、崇文區合並,成立新的東城區,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2011年,上海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設立新的黃浦區;閘北區、靜安區"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靜安區。

在南京,南京市將撤銷秦淮區、白下區,以原兩區所轄區域設立新的秦淮區;撤銷鼓樓區、下關區,以原兩區所轄區域設立新的鼓樓區。

由於原有的區域之間房價差別較大,比如原靜安區與原閘北區房價就相差較大,因此為了更具有可比性,這里的數據仍沿用原有的行政區劃來劃分。各城市行政區的小區在當月出售的存量住宅均價的算術平均值(元/㎡)即為該區域的房價。

這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原西城區,該區域房價已經達到94877元,逼近了十萬大關。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原東城區和原宣武區。也就是說,北京的核心區是目前中國房價最貴的城區。

在北京之後,上海的原靜安區和原盧灣區位居四、五位,房價均超過了7萬大關。深圳的南山區位居第6,也接近了7萬大關。在前十名中,有5個區域來自北京,3個來自上海,2個來自深圳。

值得註意的是,房價超過4萬大關的22個城區,全部來自北上深三大一線城市,主要是這些城市的中心城區。

在隨後的23名到50名的區,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北上深三大一線城市的遠郊區,如上海的寶山、松江,北京的順義、大興,深圳的龍崗等。還有一部分則是一線城市中房價最低的廣州和廈門、南京、天津等二線城市的主城區,如廣州的天河、越秀、海珠,廈門的思明、湖里,南京的建鄴、鼓樓、玄武,天津的和平,杭州的上城、西湖等。這些區域的均價在2萬2到4萬之間。

這其中,一線城市廣州最貴的天河區均價為3.2萬元左右,僅位列第29位,不到其他三個一線城市中心區域的一半。大體上,目前廣州市區的房價也不到北上深的一半。在2015年以來,北上深房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廣州房價一直保持平穩理性,即便是今年三月以後連創天量成交,但價格方面仍很平穩,漲幅很小。

在廣州之外,南京和廈門這兩個二線城市也有多區入圍前50強。其中,南京的建鄴位居第31,原鼓樓區位居第34,玄武第43,原下關區位居第47,原白下區位居第49。廈門入圍的3個中,島內的思明和湖里分列26和32位,島外的海滄也位居第50。這樣的分布也符合整體城市的房價水平,即在北上深三大一線城市之後,廈門房價高居全國第四,南京第五,廣州第六。

排名

行政區名稱

所屬城市

平均單價(元/㎡)

同比上年

1

西城區(原)

北京

94,877

+35.53%

2

東城區(原)

北京

78,227

+32.86%

3

宣武區(原)

北京

73,747

+40.71%

4

靜安區(原)

上海

72,070

+34.94%

5

盧灣區(原)

上海

70,869

+36.97%

6

南山區

深圳

68,578

--

7

崇文區(原)

北京

66,805

+33.41%

8

黃浦區(原)

上海

66,680

+41.56%

9

福田區

深圳

65,414

--

10

海澱區

北京

63,651

+27.25%

11

徐匯區

上海

58,247

+39.50%

12

長寧區

上海

54,253

+32.60%

13

朝陽區

北京

51,779

+25.36%

14

閘北區(原)

上海

51,642

+42.44%

15

楊浦區

上海

48,811

+42.26%

16

羅湖區

深圳

48,654

--

17

普陀區

上海

48,374

+42.96%

18

虹口區

上海

46,833

+26.21%

19

浦東新區

上海

45,302

+39.24%

20

鹽田區

深圳

43,715

+40.29%

21

寶安區

深圳

41,139

+44.44%

22

豐臺區

北京

40,036

+17.15%

23

石景山區

北京

38,147

+15.92%

24

閔行區

上海

37,073

+36.71%

25

和平區

天津

36,824

+32.94%

26

思明區

廈門

36,332

+27.85%

27

寶山區

上海

33,394

+39.83%

28

龍崗區

深圳

32,757

--

29

天河區

廣州

32,057

+19.11%

30

通州區

北京

31,476

+49.39%

31

建鄴區

南京

31,081

+35.28%

32

湖里區

廈門

30,898

+23.97%

33

越秀區

廣州

29,888

+1.02%

34

鼓樓區(原)

南京

29,008

+16.77%

35

大興區

北京

28,806

+19.14%

36

順義區

北京

27,014

+21.38%

37

工業園區

蘇州

26,974

--

38

海棠區

三亞

26,676

+43.42%

39

上城區

杭州

26,219

+5.53%

40

門頭溝區

北京

25,726

+21.41%

41

西湖區

杭州

24,587

+4.51%

42

海珠區

廣州

24,497

+5.50%

43

玄武區

南京

24,452

+8.86%

44

昌平區

北京

24,305

+12.30%

45

松江區

上海

24,082

+29.40%

46

青浦區

上海

23,325

+22.10%

47

下關區(原)

南京

23,225

+22.11%

48

河西區

天津

22,925

+20.87%

49

白下區(原)

南京

22,792

+9.54%

50

海滄區

廈門

22,658

+34.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