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兩年推出兩批次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後,財政部今年正式開始篩選第三批PPP示範項目,與此前最大的不同是聯合19個中央部門共同篩選,推動PPP示範項目從財政部示範項目升級到全國示範項目。
6月12日,財政部官網掛出《關於組織開展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申報篩選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列出了示範項目申報的重點、條件、程序等。
值得註意的是,與前兩批示範項目僅由財政部來篩選不同的是,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篩選聯合了19個中央部門,分別是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計生委、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林業局、國家旅遊、國家能源局、國家鐵路局和中國民用航空局等。
財政部稱,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篩選工作由財政部與相關行業部委橫向聯合開展。通過優化申報篩選方式,公開評審標準,進一步提升示範項目申報篩選的全面性、科學性和時效性,實現從財政部示範到全國示範的升級。
《第一財經日報》發現,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篩選申報條件與第二批相似。
具體來看,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示範項目應具備相應基本條件,首先項目必須屬於能源、交通等適宜采用PPP模式的公共服務領域。其次,這些項目必須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新建項目應已按規定程序做好立項、可行性論證等項目前期工作。再次,合作期限原則上不低於10年。最後,對采用建設-移交(BT)方式的項目,通過保底承諾、回購安排等方式進行變相融資的項目,將不予受理。
第三批PPP示範項目評審專家組成與此前有所不同。
《通知》稱,評審專家采取各部門推薦與PPP專家庫隨機抽取相結合的方式選定:每個專家組由7名專家組成,其中行業部委商財政部相關支出司局推薦3名行業專家、財政部金融司(或PPP中心)推薦1名業務專家,財政部條法司推薦1名法律專家;通過PPP專家庫隨機抽取選定1名財務專家和1名咨詢專家。
此前,參與過前兩批PPP示範項目篩選的大嶽咨詢總經理金永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行業部委主管部門推薦的行業專家更熟悉本行業PPP項目,他們介入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篩選,將可以更精準地篩選出項目,提高示範項目質量。
《通知》明確了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篩選時間。
2016年7月25日前,各地將提交示範項目申報材料。7月底前,形成備選項目清單和項目評審工作方案。8月初,組織開展項目評審。8月上旬,完成項目評審,按照項目最終評分由高到低的順序,綜合行業、類型、地區分布形成示範項目名單,由財政部聯合相關行業部委統一發布。
財政部要求,每個省市申報第三批PPP示範項目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0個。
如果按照36個省市(包括5個計劃單列市)來測算,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數量最高為1800個。這將遠高於前兩批,財政部第一批PPP示範項目申報數字為120個,第二批這一數字為782個。
其實,從前兩批示範項目來看,PPP示範項目數量和投資總額大幅增長。2014年底,財政部推出PPP示範項目30個,總投資額為1800億元。2015年9月,財政部推出第二批PPP示範項目206個,總投資達6589億元,數量是第一批的近7倍,總投資額則是第一批的3.7倍。
而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截至2016年4月13日,納入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的PPP項目達7835個,總投資8.8萬億元,落地率約為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