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工智能再發力 谷歌藝術機器人寫出第一首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244.html

在教會人工智能寫詩以及寫小說之後,谷歌的“藝術”機器最近又寫出了第一首歌——一首時長1分30秒的鋼琴曲。這是谷歌機器學習的又一重大進步。

為了進一步擴展人工智能的“想象力”,谷歌於上周首次發布了藝術項目Magenta,讓機器進行藝術和音樂創作。谷歌想要證明,利用人工智能來創作藝術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與這首鋼琴曲同時發布的還有谷歌在人工智能藝術方面的長期戰略。谷歌希望建立起圍繞Magenta的生態圈,讓一些藝術家加入這個平臺,以幫助藝術家更好地完成創作。比如人工智能在聽到音樂家彈奏的音符之後,能利用那些音符彈奏出更加完整的旋律。

谷歌在最新的博客中寫道:“我們會從音頻和視頻開始,使用MIDI格式的創作工具,並為藝術家提供能夠連接到機器學習模型的平臺。我們想把這個藝術創作平臺變得最為簡單便捷。”

目前Magenta項目有六名成員進行研究,著力研究生成音樂的算法。未來還將邀請其他學者來協助解決如何賦予機器創造性這一歷史性難題。這個項目主要由Google Brain來負責。

開發一款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平臺,對於科學家來說並不是一項輕松的任務,即使是目前最高級的人工智能,模仿藝術家和音樂家都會非常困難,更何況是新的創意。

Mageta項目的靈感來自於Google Deep Dream技術。Google Deep Dream是研究人員用以研究其人工智能算法如何感知物體的一種方式,使其能夠根據要求生成相關物體。

在昨天的Code大會上,谷歌CEO皮查伊表示:“人工智能是搜索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進化過程。但行業整體還處於早期。目前各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爭奪並不是權力遊戲,但激烈程度堪比NBA冠軍的爭奪。不過谷歌總體上領先於競爭對手。”

在上個月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向外界進一步展示了其它人工智能從研究應用到具體產品的成果,例如Google Now的語音識別智能程度更高,能夠根據人機對話的上下文給出更加準確和相關的結果。谷歌還推出了被稱為Google Home的家庭智能助手,利用谷歌的人工智能技術讓家庭生活更加智能化。

皮查伊一直強調,谷歌是為每個人服務的。對於未來基於人工智能的聊天平臺,皮查伊公布了谷歌的長期戰略:“讓所有的聊天軟件都能通過同一個平臺協同。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聊天軟件,但是在其它軟件上也能夠同步這些信息。這是谷歌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實現的。”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皮查伊透露,谷歌正在與運營商合作,制定跨軟件平臺的下一代聊天信息標準。基於谷歌大量的安卓手機,要統一標準對谷歌而言不是難事。不過由於谷歌遠離聊天業務的競爭許久,重新返回這一戰場是否能夠很快追趕上它的競爭對手,比如Facebook,谷歌只能加油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