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月負面消息接踵而來,國內通脹升溫,中央準備推出一系列措施打擊通脹,港府於上星期五突然推出炒樓印花稅,去為樓市泡沫降溫,昨日北韓炮 擊南韓,恆指更大跌六百多點,除非你是內幕人士,又有誰能夠估計到這些突發事件的發生? 既然每天勤勤力力炒出炒入,都是徒勞無功,不如花多點時間研究選股,我通常把股票分成三大類,方便分類研究。
第一類是大藍籌,恆生指數成份股,這些都是市值較大的公司,有較悠久的經營歷史,能夠選入成為指數成份股,當然有一定實力,如果公司變質,會被剔出 成份股之列,其他公司會取而代之,藍籌公司經營運作較透明,估值分析較容易,我建議一般散戶應該以這類公司為投資骨幹,本人持有的中人壽(2628)、平 保(2318)、建行(0939)、匯豐(0005)、中移動(0941)與中銀香港(2388),屬這一類。
第二類是交投活躍的二、三線股,這類公司被基金與大戶大量持有,並廣為投資者熟識,其中那些盈利增長強勁或市場當炒的公司,股價往往會大幅跑贏大 市,但當市況逆轉,這類公司也會給大戶第一時間洗倉,股價跌幅驚人。例如我在6月頭買入的新奧能源(2688),經營國內燃氣供應,屬壟斷經營之企業,公 司有十年盈利紀錄,派息穩定,但其股價在本年5月大跌,主要是市場傳出管理層涉及貪污事件,再加上當時熱錢短暫撤離市場,股價由25蚊樓上跌至13蚊,跌 幅達5成,令我有機會在低位執平貨,我手上大部份的非藍籌股,例如瑞房(272)、SOHO中國(410)、阿里巴巴(1688)、復星(656)、中信 資源(1205)等等都屬此類。
第三類是市值較細,交投並不活躍,公司消息較封閉,透明度較低,而且有許多是經營不善的公司,或是立心不良的莊家股,投資這類公司,陷阱處處,但如 果你選股了得,又有時間深入了解公司經營狀況以及其管理層的管治作風,有實力的價值投資人往往能夠在玻璃堆中篩選出鑽石,由名不見傳的細價股,轉變成廣為 人知的二、三線股,就是十倍股的轉化歷程,當然,賺十倍談何容易,但如果能夠由低位買入,賺一、兩倍利潤沒有難度,我對這類公司沒有多少研究,林奇與味皇 等博客才是專家,我有時會偷一、兩隻來買,林奇兄手上的隆成(1225)與鴻興印刷(450)就是我偷來買的例子,利潤也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