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創業想法一開始都是十分不靠譜的,所以需要構建一款最低可行性產品(MVP)。
黑馬說:
成功的企業都有成功的產品,但想要制造出一款成功的產品,除了要有想法,還需要不斷去試錯和叠代,這里有一些方法分享給大家,幫助大家少走彎路,節省成本。
文| shark
如果你想創建一家成功的初創公司,首先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構建一款最低可行性產品(MVP)。基本上,最低可行性產品可以驗證你的潛在市場,以及未來是否能夠吸引付費用戶。最低可行性產品可以幫助你找到早期用戶,了解他們會因為什麽願意付費。因此,最低可行性產品不需要具備太多功能,只需提供一些能夠引發早期用戶共鳴的功能,有些用戶會給你提供反饋,有些則願意為自己需要的服務付費、買單。
大部分的創業想法一開始都是十分不靠譜的,都是滿懷對理想中的未來充滿憧憬,覺得所有人未來應該是這樣,客戶對這個需求龐大甚至超出預估值,自己找到了新藍海,自己在改變世界……那麽理想與現實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這次我把朋友的一個創業想法的演變過程展現給大家看看,這樣可以讓大家看到更多細節,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一個不靠譜的創業項目想法如何變成一個靠譜的創業項目。
通過最低可行性產品驗證你的創業想法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層級,如果歸類的話,包括:缺陷型,情景型,以及理想型。
缺陷的測試方法
1、向好朋友調研
向好朋友調研並咨詢你的創業想法通常會導致創業者開發一些實物產品原型,因為向好朋友進行調研,他們肯定會存有一些“偏見”繼而導致得到不準確的反饋。
市場調研根據營銷目標的不同,調研的目的也會不同,調研的整個過程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要把你想了解的問題傳遞給被調查者,並且能夠讓被調查者樂於接受,最終得到有效和有用並且真實的調研結果。
2、快速構建一款完整的產品
怎樣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VIP課程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按照課程操作就可以了。品牌同時具備了“細分、精準、可拓展、權威性”等多個特點,這樣,後期的推廣銷售會簡單很多。
然後,分析下這個品牌服務的人群,面向的市場,快速積累自己的數據庫,賺錢也就快了,數據庫就像雪球一樣越積累越大,項目也就起來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將獲得大量的利潤。
根據實際環境的測試方法
1、依靠用戶群
通過博客或電子郵件訂閱服務可以預先構建出一個用戶群。如果你想在某個特殊行業里創建公司,或是想要更好地去了解你身處的市場,這會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你是一個沒有技術背景的創始人,利用這個方法可以進行概念驗證。
此外,這種方法還讓你有機會去進入到某一個市場,通過與市場交流溝通,你可以成為一個專家,了解用戶的痛點,而這些痛點就是你需要提供的解決方案,用戶也會因此願意付費買單。
2、與大量潛在用戶交流
除了理論上的方法之外,你還需要與客戶進行實際交流。不過,進行過度的市場調研再去開發產品也不一定是個明智之舉,因為一旦發現出現方向性錯誤,絕大多數創業者並不會選擇重頭再去開發一個最低可行性產品,重頭再進行一輪驗證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屬於那種“CEO類型”的創業者,可能會不停地追逐“下一件大事”,在經過三四次嘗試之後,找到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但這同樣會有問題,因為你很可能總是會被“下一個大問題”所困擾,繼而導致自己無法專註在當前要解決的問題上面。
此外,除了發現問題之外,了解人們究竟是否願意為你“買單”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真的為了最低可行性產品做了“數以萬計”的客戶訪談,建議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咨詢”性質的調研。如果你能聽到有些人的“抱怨”,或是他們願意為某些功能/服務付費的訴求,這才是真正的機會。
3、立即構建一款簡單的產品
如果你已經對市場有了深刻的了解,並且進行了大量市場調研,此時盡快開發一款原型產品並不會有什麽問題。但對於絕大多數人,特別是首次創業的公司創始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知道用戶想要什麽。
理解構建出一款簡單產品,意味著你甚至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專業知識發現的,它甚至都不能算作是個“創業想法”。問題在於,這種自我意識會一直伴隨著你的創業道路,最終導致你只是開發了一個自己想要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其他絕大多數人想要的。事實上,這種方法非常危險,因為它會讓創始人陷入到某些“陷阱”之中,不根據潛在用戶的實際反饋就去冒然開發產品。如果說,你可以根據用戶的產品使用反饋,實現快速產品叠代,這才是比較正確的方法。
4、眾籌
在Kickstarter,以及其他眾籌網站上,用戶可以預先“購買”你的產品,這的確是個募集資金的好方法。但如果你用眾籌的方式去構建最低可行性產品,可能會讓你陷入到非常長的產品叠代周期之中,同樣也意味著你可能需要花上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鎖定產品原型。之所以要推出最低可行性產品,意義在於它可以不斷地進行更新,而眾籌平臺卻和這一目的相悖。
不過眾籌平臺對某些類型的市場產品還是非常有幫助的,現階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Pebble,而其他較為成功的眾籌產品類型基本上都是硬件設備。換句話說,如果你需要生產一款實實在在的產品,眾籌可能還是個不錯的平臺,但其他服務或應用,可能就不太適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