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興節能減排未達指標,當地限電又要展開,滌綸(編按:大陸用語,指聚酯絲)減產五○%……,」訪問聯發紡織董事長葉清澤的兩個多小時中,他的iPhone不時傳來中國同業最新資訊。 看我們好奇,他直接秀iPhone畫面向我們說明,今年來,台灣聚酯絲(POY)一路漲,十月底一開盤就破紀錄,每公斤漲六元、漲幅一二%,「瘋了,是在 漲什麼?問題是我發瘋有人更瘋,訂單都進來,」一經iPhone看到行情大好,他馬上通知部屬,立即停售,再趕緊把聯發十一月僅存的八百噸產能,每公斤調 漲七元,「我要加一塊利潤,不然我替人做白工嗎?」他解釋,這一行,速度影響獲利,非常重要,否則庫存達到高水位、業務推不出去,「還唱高調(編按:指囤 貨不賣),就只有找死。」 聯發是台灣聚酯專業加工絲霸主,因此有能耐反映原料價格迅速漲價。「加工絲五虎(另四家是力麗、宏益、集盛與宜進)中,聯發最晚上市,卻是業界公認產量大,品質又最好的公司。」一位投顧業者形容。 「就像牛車碾過(編按:台語,引申為旁人到其他地方找活路),台灣整個七十五、五十丹尼平台(超細纖維)是我在喊價,我在做leader(領導者),」這位外表毫無霸氣的迪化街紡織家族第二代,卻在訪問中說了三次:「我說了算!」 葉清澤的父親葉進德,與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同為迪化街聞人,早期在台南經營布行,其後北上迪化街,民國六十一年創辦聯發紡織,專營針織布買賣。七十一年,么子葉清澤接掌經營,因紡織產業外移,再從針織轉進聚酯加工絲。 生在紡織世家,他很早就萌生把家族事業做大,立下加工絲領域第一的志向。為了拿第一,他時刻盤算著要有最好的機器、生產效率與產品。七十五年起,葉清澤大手筆從德國陸續購入高速機器設備,九十、九十一年引進的AFK2超高速假撚機,更是稱霸加工絲市場的關鍵。 「你可以娶錯老婆,不能買錯機台。」他形容,娶錯老婆可以離婚,買錯機台卻無處可賣,下場只有粉身碎骨。 光有好機器還不夠,他從管理與技術創新上動腦筋。經過十多年不斷更新軟體與程式,現在聯發除全面資訊化與自動化監控,每部機台也架設管制點,透過網路,實 際生產狀況、績效一覽無遺。而且,聯發的機台由每分鐘一千公尺的最高轉速,提升為每分鐘量產一千五百公尺,平均各機台產能,比中國同業硬是高出三成。 員工績效資訊化!每分鐘、每筆出貨數字,一目瞭然 速度,決定勝負,他把同樣的管理概念導入員工績效系統。八十九年,聯發開始推無紙化,九十二年,葉清澤再藉薪資與績效掛鉤的業務即時管理系統,讓每個人的績效表現攤在陽光下。 杭州聯發總經理李淑雅解釋,沒推該制度前,業務員接三百噸單,乍看營收亮眼,卻可能有應收款淪為呆帳的死角。 儘管改革立意良好,當時聯發的業務卻抵制變革,大量請辭,葉清澤親自到業務系統帶兵穩住軍心,再配合倒帳由公司負擔等政策,終於順利轉型。 目前進階到員工績效全面資訊化,聯發工廠員工每刷一次個人卡片,每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筆出貨的品質與相關數字,都隨時更新,績效一目瞭然。 靠著自小在迪化街培養的人脈力,連很少向外銷售聚酯絲的南亞供應鏈,葉清澤也穩穩切入;站穩台灣市場後,九十五年,他再跟隨台塑集團腳步投資杭州。 工廠系統行動化!帳款兩小時未收,手機馬上示警 「我杭州廠投資一億美金,才用兩百個人,中國工資漲到五千塊我也好舒服。」回想四年前投入比別人貴三倍的錢,打造全中國唯一一座全自動化加工絲廠,他不諱言當時大家都認為他是瘋子。 除了工廠自動化,近年來葉清澤把公司所有訊息盡可能「M化」(行動化),一有異常,系統馬上視嚴重程度分層過濾回報各管理階層,進公司只為處理異常。以應 收帳款來說,兩小時內款項未收會先傳給承辦人,經層層上報仍未解除,七天後,葉清澤就會在他的iPhone接獲警示。 「再細的財務報表都要進來,」為更發揮情報力,葉清澤也要求每月第一天就要看到集團上個月的帳。他強調,經營者要掌握公司最新狀況,才有機會領先同業布局;不只掌握過去與現在,目前聯發正努力開發預測未來接單情況的資訊系統。 外界對聯發的擔憂,主要來自產品與原料來源過度集中;不過,看好基本面,包括永豐、元大等國內投顧仍多次高喊買進,元大投顧更以「前程似錦」形容這家加工絲一軍。而葉清澤那來自迪化街近乎零時差的情報力,正是聯發葉家經營紡織業五十年不敗的實力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