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地產估值偏低(三)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09-15
過去20年(1995至2015),香港住宅房價大幅攀升了超過160%,平均每年上升4.9%,但是新鴻基地產(16.HK)的股價只是上升了65%(從1995年9月份61港元,上升到今天收市價100.4港元),平均每年上升只有2.5%!

由於新地股價長期跑輸房價,令其股價相對於賬面資產凈值156.8港元(截至2015年6月底止)出現了36%的折讓!現時0.64倍的市賬率(price / book)遠遠低於過去20年平均的1.21倍,僅次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0.45倍、2003年沙士的0.63倍和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時的0.59倍。

不要忘記賬面資產凈值還未計算發展中物業和酒店的重估價值,分析員估計新地重估后的資產凈值(Revalued NAV)大約每股190至200港元,即現時股價相對於RNAV折讓47%至50%!
再看看每年的投資物業重估是否有「水份」,今年租金收入160億港元,相對於投資物業賬面值3092億港元,租金回報率5.2%,非常合理!
財務方面,凈負債506億港元,相對於股東資金4510億港元,凈負債比率只有11%,非常健康!
由於未來3年公司落成的物業將會大增(每年300萬平方尺,3倍於今年的落成量),未來盈利前景不俗,預測明年的市盈率大約11倍!
股息方面,新地已經連續5年派息每股3.35港元,股息率3.3%。
總的來說,我認為新地現時的估值偏低,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她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