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泡沫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59866&catID=&keyword=&searchtype=

沃爾瑪等零售商季度業績利好,併購消息出現,周二美國股市高升,結束了連續5個交易日下跌的跌勢。杜指上漲103點,收10,405點,漲幅1%;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3點,收1,092點,漲幅1.2%; 納指上漲27.57點,收2,209點,漲幅1.3%。

  

明尼阿波利斯地區聯儲銀行行長科切拉科塔(Narayana Kocherlakota)話,聯儲局不再懷疑經濟復甦,美國股市因而攀升至全日最高水平,上漲近180點。科切拉科塔認爲發生持續性通貨緊縮的可能性微 乎其微,因此聯儲局必須在處理眼前問題的同時避免犯下長期性的錯誤。他的講話被認為是看好經濟的言論。

 

  沃爾瑪與家得寶兩家公司均宣佈盈利超出預期。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收市升1.2%, 其海外業務維持強勢,第二季度利潤增長3.6%,略高於分析師預測,沃爾瑪還調升了全年業績目標,由每股盈利預測3.95美元提升到4.05美元,調升 2.5%。但同沃爾瑪業績亦潛藏壞消息,美國同店銷售額已連續5個季度下降,第2季下跌1.8%,顯示消費者會推遲購買,只等沃爾瑪大減價時才買貨。

 

  美國房屋裝修用品零售商家得寶(HD)收高3.4%。這家公司宣佈第2季純利增長6.8%,但銷售額增幅低於預期。該公司還上調了全年每股收益目標,但其對銷售額持更爲謹慎態度,其情況和沃爾瑪類似。

 

  併購消息又開始出現,顯示經濟活動回復活躍。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産商Potash Corp(POT)表示已拒絕了來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單方面提出的每股130美元、總計385.6億美元的收購提議,但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比爾-多 耶爾(Bill Doyle)稱董事會「並不反對出售公司,只是反對偷襲。」Potash股價收高27.7%,必和必拓收跌2.4%。受此消息推動,Potash公司的競 爭對手也普遍攀升。北美洲第二大化肥生産商Mosaic(MOS)收高8.7%,氮肥生産商CF Industries Holdings(CF)收漲4.7%。而高盛則調高對化肥股的估值。

 

  另外新西蘭包裝巨頭雷諾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Reynolds Group Holdings Ltd)宣佈,已同意以大約44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同業公司派克奇(Pactiv)(PTV),後者是Hefty牌垃圾袋的生産商。包括債務在內,此項交 易價值大約60億美元。雷諾茲集團表示,將爲每股派克奇股票支付33.25美元,較後者周一收盤股價30.92美元溢價大約8%,但較5月14日、即並購 傳言傳出前一日的收盤價溢價39%。受此消息推動,派克奇股價收高5.4%。

 

     美國巨企坐擁大量現金,之前害怕風險並無動作,最近開始尋找機會,今後可能會持續出現一些併購活動。據FactSet Research機構提供的資料,美國上市公司共有2.03萬億美元現金及短期投資資金。美國已是成熟經濟,巨企好難有高增長,唯有靠併購才可以明顯擴大利潤,而併購消息出現,也是市場回復正常的一個指標。

 

長實高價投得兩幅地皮,睇鈬樓市唔會點跌,市民、網民怨氣又升,網友水滴石穿講起泡沫,話「我的經驗,任何大泡沫都會爆破收場,這個概率應該大過99%。但中國炒出一個大泡沫的機會是多少,而多大的泡沫算多大?就無人知了。」

 

我估無論中國也好,香港也好,炒得太勁都會出泡。我地首先要界定乜№叫做泡沫,我認為當一樣資產的價值超越背後的基本因素時,就係有泡沫,投資產品唔係太平就係太貴,好少剛好符合基本價值,所以投資市場有少少泡沫好正常,但泡沫快高長大,嚴重偏離基本面時,問題就會出現。

 

以香港樓市為例,其基本因素是租金收益,以租金收益率(yield)來 顯示,但要記住租金會變動,今天的租金不等如明天的租金,而租金受經濟增長影響,經濟好對住宅和寫字樓需求高,在土地供應有限的前題下,租金就會向上,所 以拉闊點看,樓價的基本因素是當地經濟,若經濟增長良好,樓市亦應同步向上。所謂樓市的泡沫,是樓價的增速遠超租金及經濟的增長,客觀指標是收益率不斷下 跌。我覺得收益率低高3%樓價已比較貴,若好似而家山頂樓收益率跌到1%,係超貴,所以泡沫最大的香港山頂的豪宅,而豪宅價咁高,好明顯是受外來(主要是大陸來)的需求所影響。試想一間大陸民企來香港上市,都會帶動好多相關人等的豪宅買盤,還未計順便來的炒樓大軍,所以豪宅價起泡起得好嚴重。

發展商因應市場的需求,就整出好多真豪宅假豪宅,亦賣得好好,炒風就由豪宅吹向二三線的市場,由一手盤吹向二手盤。

有 泡沫的市場不一定爆破,也可以軟著陸,例如起泡不久,政府就干預,抑制泡沫增長,而另一方面經濟增長也理想,就可以透過實質增長吸納了泡沫成份,即係升 纒,政府干預又回纒,而經濟追番上來,租金又升番,令不合理的慢慢變成合理。但泡沫增長得太快,政府又少干預的話,泡沫就會急促膨脹,最後升得好急,然後 爆破,我見到最經典的情況是1973年的股市,最後幾個月升鰦一倍,簡直係瘋漲,圖表上最後幾枝大陽燭直插上天,睇個圖就知佢支持唔住,結果最後散哂,恒指由1700點跌到150點。

所以政府干預未必是壞事,可以抑制泡沫滋長,最後減少泡沫爆破的痛楚,但如何干預就係高難度的事情,好難做到好好,干預唔係唔夠,就係太多,97年董伯伯出的85,係典型干預過多市場突變鰦都唔識收挢的例子。而家的政府或許干預得唔夠,但樓價愈升市民愈鬧,我估佢干預會增加。問題是剌破泡沫的最後一針,係由邊個出手而矣。泡始終會爆,問題係幾時爆而矣,睇鈬美國隨時一年都唔加息,如果炒多一年先至爆泡,你估又會點呢?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