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IP改編與影視生產,就像一個天平的兩邊,總是維持著動態的平衡。

文/聚米金融(微信公眾號jumifinance)

什麽是IP?為什麽大家都愛IP?

IP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即著作權和版權。簡而言之,就是根據小說、話劇,或是某個人物形象,甚至只是一個名字、短語改編成的影像作品。

無論是《九層妖塔》,《盜墓筆記》,《翻滾吧腫瘤君》,還是電視劇領域的《偽裝者》,《瑯琊榜》,IP改編作品在大小屏幕上高歌猛進,如入無人之境。

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大家對IP改編的偏愛呢?

這還得從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歷史說起。

改革開放之後到90年代中期,由於電視覆蓋率低,制作單位高度集中,市場化程度不高,所以投放到市場上的電視劇並不多。那個年代,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CTPC)生產了絕大多數大量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從《西遊記》到與臺灣合作制作的《還珠格格》,從國際範的《北京人在紐約》到激發國人對美好生活渴望的《渴望》,那是一個包容並蓄,精品輩出的年代。

真正開始改變中國電視劇產業格局的,是1999年的一紙“上星令”——1999年,所有的省級電視臺都實現了上星播出,覆蓋格局已全部打開。而上星所帶來的昂貴費用迫使各大衛視加緊投入資源開始對收視率爭奪,而收視率爭奪的關鍵,則落在了電視劇頭上。

今天我們所關註的私營電視劇制作公司,大都誕生於那個年代。

也就是那時起,中國電視劇行業擺脫了少量精品的模式,最終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商業市場。

時間繼續推進到2010年代,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使得碎片時間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也因此進一步加速了影視行業的數量和內容需求。

但是,作為圈外進入的陌生資本,對於影視項目不具備篩選能力,又需要對投資人有數據支持,那麽挑選一個本身自帶數據的IP作品就順理成章了。

於是,遊族成功運作了《三體》,阿里選擇了《港囧》,金主與項目方各取所得,皆大歡喜。

IP是行業發展量化的必然階段。

1以前只有國營有制作能力的時候部部都是經典。但是數量供給嚴重不足。

2市場變化太快,尚不具備好萊塢工業模式的影視制作公司們一下子進入了網絡時代,就更只能求助於IP這一捷徑了。

例:演藝圈是一個封閉的圈子,從IP第一次給嘗試進入的外界資本一個考量的標準說起。《闖關東》沒有依靠IP制作,照樣一代經典。

IP給影視行業帶來的利和弊

其一,當然大大便利了IP項目的融資。

其二,加速了改編熱和項目流轉。此前,這一直是中國影視行業的軟肋。而在世界範圍內,不論是美國的漫威,日本的動漫改編,IP改編一直占據商業電影的主流位置。

如果說資金面是恒定的,那麽IP的火熱必然會虹吸資本,從而導致非IP運作的項目融資困難。

微博上曾經有一個段子這樣寫道:“筆者的朋友是一個編劇,曾經他只要寫出牛逼的劇本便不愁買家。但現在,他寫出了牛逼的劇本卻賣不出去了——因為他沒辦法正面自己的劇本牛逼。”而市場上充斥著的都是可以量化的IP,寫的爛卻動輒能拿出百萬千萬的粉絲數據。

IP可以作為影像市場項目來源的一個補充,但一旦成為主力,就會被大眾審美不斷拉低,從而失去文化行業獨有的引領性。

IP運作占的比例,IP熱是真熱還是偽需求

以2015年上半年的中國電影票房為例,改編自IP的電影占據票房榜前十的有四個,分別是狼圖騰,左耳,奔跑吧兄弟和何以笙簫默。

這對於一個理性的電影市場來說是偏高的。

但我們也應該註意到,以大IP運作的片子的大都投資高昂,明星陣容強大,也舍得在宣發領域花錢,這是很多電影項目運作所不具的。這又給我們的進一步篩選工作增加了難度——到底是IP運作帶來了高票房,還是高密集大明星的陣容成就了IP本身呢?

老陳說

IP的持續火爆加速了資本向IP流轉領域的流動,使得普通影視領域的制作被迫水漲船高,呈現出一個有趣的逆淘汰過程。

對於非IP運作的項目,想要在正面與IP項目進行匹敵,無疑需要在陣容,劇情等領域加強自身功夫。而一些本來就弱的項目,就別怪融資困難了。

IP改編與影視生產,就像一個天平的兩邊,總是維持著動態的平衡。而現在,天平微微倒向了IP一邊,唯有影視生產的制作能力加速,生產出更好的作品,天平才能慢慢回來。而那時,站在天平另一端的革新者又是誰呢?

 

標簽 IP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