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再次升級。
當地時間10月21日,中英兩國領導人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系“黃金時代”。
此次,英方從首相卡梅倫到財政大臣奧斯本均統一口徑表示,英國必須努力成為中國“在西方最好的夥伴”。
英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也是率先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歐盟國家。那麽,中英關系是如何不斷升級的呢?
不斷升級的中英關系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對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國事訪問。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英國國家元首訪問中國。此次,在中國領導人訪英期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還展示了她在當年參觀秦始皇陵時,時任陜西省省長李慶偉贈送給女王的單膝跪地的秦俑複制品。
1998年,時任中英兩國總理實現互訪,雙方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夥伴關系。
2004年,在中國時任總理溫家寶訪問英國期間,中英兩國再次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2015年,恰逢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兩國進一步深化雙邊關系和互利合作恰逢其時,兩國領導人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當下,英國是除中國香港外最大的人民幣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國留學生、開辦孔子學院最多的歐盟國家。
同時,英國還是首個發行人民幣國債、最早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西方大國。
當地時間10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時指出,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
卡梅倫則在雙邊會見中表示,英國願成為中國在西方最好的合作夥伴。
中國同其他歐盟國家夥伴關系
在中英關系關系不斷升級的同時,中國同歐盟以及其他歐盟核心國家的關系又如何呢?
在歐洲國家中,法國為中國與其他西方國家同中國建立夥伴關系提供了最初的動力。
1997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同中國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法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全面夥伴關系”。
這是中國首次同西方大國建立這種新型關系,且迅速在未來幾年中,帶動了其他西方國家與中國建立類似的夥伴關系。需要註意的是,在此次聯合聲明中,中法兩國提出“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支持在尊重多樣化和獨立的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反對國際事務中任何進行支配的企圖,實現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安全和均衡的世界”。此對於世界多極化的表述,也在未來十年中都成為中法兩國在外交觀方面的重要共識。
中法關系在希拉克政府時期進入蜜月期。2000年,希拉克再度訪華期間,中法兩國簽訂元首間熱線的協議。2004年1月,中法全面夥伴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因歷史原因,中德關系經歷曲折,然而德國外交部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提出,要務實看待與中國關系。中德關系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一任期前期受挫,隨後歐債危機爆發,中德關系進入成熟期。
2010年7月默克爾對中國進行了自連任後的首次訪問,並在此期間發表了《中德關於全面推進戰略夥伴關系的聯合公報》。
2014年3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德雙方決定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系,為中德關系發展進一步確定了方向。
目前,中德之間享有總理級政府間磋商機制。這一由德方發起的兩國政府最高層的集體磋商機制,用於加強中德信息交流,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並提出建議,加深了解與互信。
在同歐盟關系方面,1998年4月,首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倫敦舉行,雙方決定發展面向21世紀的長期穩定的建設性夥伴關系。並由此建立中歐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
2001年9月,第四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布魯塞爾舉行,雙方決定建立中歐全面夥伴關系。2003年10月,第六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會晤後,雙方決定由全面夥伴關系走向全面戰略夥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