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珠寶業關店潮來襲 千葉珠寶如何“逆勢上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7777.html

珠寶業關店潮來襲 千葉珠寶如何“逆勢上揚”?

一財網 陳漢辭 2015-09-18 10:51:00

有一種說法是,2015年上半年珠寶品牌終端店關閉約達2000家,但同時以華遠、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地產和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珠寶行業。

當中國大媽再次青睞了黃金時,珠寶商們並沒有像2013年那般急轉傳播策略,而是相當冷靜。

眾所周知,2015年對珠寶市場是關鍵的一年,受中國經濟大環境影響,上半年實體業經濟受到了重創,大批關店潮來襲中珠寶行業也未能幸免。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珠寶產業2015年上半年總交易額為2150億,同比2014年下降7.2%,黃金市場更是經歷4年的價格下跌,消費購買熱情持續降溫;更有一種說法是,2015年上半年珠寶品牌終端店關閉約達2000家。

但在一片蕭條中,兩條信息值得註意,一是鉆石鑲嵌類交易額同比增長11%,上半年國際鉆石價格漲幅超過30%,創造鉆石市場近10年以來之最;二是以華遠、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地產和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珠寶行業。

前者表明在機遇與變革中,新珠寶企業有望崛起,後者則是提醒著傳統的珠寶企業,若轉型升級再慢些,勢必會在新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那麽,是做崛起者還是做被淘汰者?

蒙頭做事的創業時代

千葉珠寶董事長林明傑似乎已給出了答案。

幾乎百度不到任何資料的林明傑,8月上旬第一次坐在幾十家媒體面前,這還是背後的團隊多次勸說之後才有的結果,的確若以高品質珠寶其中一個秉性來說,低調在某種層面代表著有內涵的奢華,但若放在中國珠寶產業近幾十年的大背景里,這份低調則意味著“蒙頭做自己的事”。

提及珠寶,其實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文明。在古代,珠寶是王公貴族顯示自己高貴身份的象征之物,普通人一般很難擁有,甚至有很多人都未曾見過,由此也可以顯示出珠寶在古代已十分珍貴。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切都百廢待興,我國珠寶首飾業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直到在上世紀80年代才有發展,從1990年至2000年中國珠寶首飾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公開數據顯示,當時,全國金飾生產企業已經有500多家,珠寶首飾生產企業4000多家,2000年珠寶首飾總銷售額為800億元,此後以超過15%的年增長率快速增長,出口增幅更是連續幾年超過20%,2002年全國珠寶首飾的消費量達到1000億元,出口近30億美元。

2001年,從中國地質大學畢業三年的林明傑便投身這場“珠寶角逐大潮”中,當年便成立了千葉珠寶,同年,周大福與武漢國貿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於武漢合資成立了武漢新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展開了在中國內地業務的第一步。相對於歷史悠久的珠寶品牌,創業中的千葉更是“初生牛犢”,林明傑最初的合夥人當中既有珠寶專業的同學,也有行業精英人士。“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是既懂材料、又懂工藝、同時兼顧市場較高洞察力的人,我們這樣一群人在一起,只為做一件對的事情。”林明傑表示。

2002年,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成立,更是讓“平民化”的珠寶首飾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後我國居民的第三大消費熱點,並呈現出持續繁榮的態勢。2006年至2011年期間,即便是在國內經濟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年份,我國金銀珠寶首飾年銷售總額仍保持了增長。千葉珠寶趕上了行業發展的鼎盛期,從原石產地切割到鉆胚國際貿易商到自建零售終端,業務遍布鉆石飾品產業價值鏈的每一個主要環節轉型。

直營店還是加盟店?

從2008年開始,珠寶市場如火如荼,不少企業通過加盟的方式迅速做大,比如, 2009年臺灣明星林誌玲簽約代言周大生珠寶,讓這家做連鎖加盟的公司迅速獲得知名度,進入了爆炸式的發展階段。2013年,周大生珠寶已經有2000多家加盟店,開店數量高居全球第一。

2009年,被炙熱市場感染的林明傑面臨一個選擇,千葉珠寶是做加盟還是做直營。做加盟,福建人林明傑是具有先天優勢的,一是中國珠寶零售網絡基本掌握在福建人的手中,周大生珠寶能爆炸式發展也是借了福建老鄉的力;二是當時千葉珠寶已獲得了北京、武漢等一線市場的認可,市場形象良好,做全國市場,也具備加盟優勢。

但林明傑卻感到一絲擔憂,加盟速度是很快,但增長的質量呢?加盟基本都是放養模式,很多加盟商隨便進貨,竄貨現象很普遍,品質難以保證,且規模越龐大對加盟商控制力越弱。千葉需要的是快速成長,還是快速持續的成長?最終從企業的核心理念以及成本核算等多方考慮,千葉決定“如果直營也能做到快速成長,那就不考慮做加盟。”價值的取舍給企業帶來的命運多少也會不同。

2013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些品牌黃金首飾涉嫌在黃金中摻銥。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企業生產的產品根本不夠供應幾千家加盟商,企業無法控制加盟商產品品質。

2012年,千葉有180多家直營店,年銷售規模10多億。雖然這比做加盟要慢得多,但產品和渠道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在產品、渠道和品牌排序中,林明傑認為產品最重要,產品做好了,渠道和品牌才有支撐。

近幾年,千葉珠寶加快了向全國擴張。經過努力,5年營業額遞增32倍,年銷售到20多億。240多家直營店遍及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南京、福州、廈門、武漢、大連、沈陽、哈爾濱等40多個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商圈。

設計研發是品牌實力之本,專業的設計團隊打造出了千葉“星扉”、“呼吸”、“燃雪”、“花嫁”等產品系列。在國內規模前八位的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珠寶品牌中,千葉珠寶位居第四,而在未上市品牌中位居首位。無論從規模、直營店面數量、市場占有率等方面,成立於2001年的千葉珠寶都占據較高的行業競爭優勢。林明傑直言:“直營店是千葉做珠寶互聯網戰略的堅實基礎。”

擁抱互聯網

今後幾年內,千葉將加速直營店開店速度,預計2019年將達到1000家店面。“過去我們一年開30多家新店。如果我們的基礎工作做好了以後,一年開幾百家店跟開幾十家店沒有多大區別。”林明傑說。

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傳統零售業受到了互聯網銷售的沖擊,據最新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其中不乏有一些名聲顯赫的大商場。國內珠寶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的下滑。

以周大福、周生生和老鳳祥等品牌為代表的珠寶企業正在尋求著互聯網轉型,千葉珠寶“反其道而行之”,談何容易?

“互聯網是一個趨勢,誰也躲不過去。早在2010年,我們就曾做過互聯網方面的嘗試,但我們發現珠寶電商化與其他產品還有一些不同,有一些特別的需要。珠寶是非標準品也不是一個高頻購買的產品,一個消費者在購買珠寶時都希望能夠觸摸到它,而不是憑著幾張圖片就購買。目前,我們加速直營店的布局就是為了將來擁抱互聯網時能夠有更大的爆發力和持久力。” 林明傑認為。如此,珠寶行業比拼的還是創新。

“我們想做的是漂亮的產品。首飾,我們的定義是能夠讓我們戴起來漂漂亮亮的。我們賣的就是創意,賣的是設計,賣的是漂亮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像ZARA那樣去賣漂亮的東西,像優衣庫那樣有一個非常強大的供應鏈,能夠支持我們不斷地去叠代、更新我們的產品。這是千葉要去做的產品。”林明傑說。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