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星也做智能眼鏡,智能眼鏡有資格成為下一個移動互聯網平臺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5/145484.html

 
i黑馬

如今科技公司發售新品,不發布個智能眼鏡或者智能手表,都不好意思發新品!谷歌眼鏡,百度推出了百度eye,三星昨天也發布了三星Gear VR。可是交互方式都沒有想好,就想成為下一個移動互聯網平臺,這事兒靠譜嗎?這是在給硬件創業者們制造泡沫嗎?

 

來源:黑馬問答

 

艾米睿子:

 

三星也做智能眼鏡,智能眼鏡成為下一個移動互聯網平臺真的靠譜嗎;這是在給硬件創業制造泡沫嗎?

 

 

...廣播種,築高墻,害怕落後而已

 

A1:易北辰——小易科技創始人,資深自媒體

 

哈佛商學院教授楊米·穆恩曾提過這樣一個理論,我非常贊同。她認為,未來的中小企業要想突圍,必須實行逆品牌策略,因為所有的品牌和產品真的都太像的。最後幾乎會毫無差別。

 

這也是當前企業發展的現狀。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

 

答案就是:害怕落後的心理。

 

所有的企業,不管是行業的領導者還是跟隨者,都害怕失去市場。

所以他們不斷的研究競爭對手、研究消費者。這樣就不難理解樓主所提的問題。只要市場上有一家公司開發出了市場熱度還不錯的產品,市場上的所有玩家會快速跟進。

 

差別在於,有的企業出於防禦性的競爭策略,快速跟進,產品開發周期較短,產品較平庸。

 

另外一些企業采用了更加積極的進攻性策略,因為他們真正看到了未來的趨勢和利潤空間。

 

商業和資本總是逐利的,這一點亙古不變。

 

另外要說的一點就是未來大品牌的競爭已經不在是產品對產品,點對點之間的競爭,而上升到鏈條對連接,生態對生態之間的競爭。而對手生態中有得產品,你的生態未及時跟進,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如果我想擁有智能眼鏡,三星沒有而蘋果有,我有可能購買蘋果眼鏡,那麽我隨時有可能從三星生態轉移到蘋果生態。

 

總結來說現在大企業的總體策略:廣播種,築高墻!

 

 

...穿戴眼鏡的核心是信息交互處理

 

A2:董軍賢——黑馬營學員& 366企業董事長兼CEO 中國智慧城市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人

 

第一,從硬件來看,還是特別性感的產品,本來大家出去要戴個太陽鏡!

第二,技術的本身來說難度不是特別難!

 

第三,這個穿戴眼鏡給用戶穿了酷炫之外,是否可以更多的信息交互處理,這個才是核心,比如圖片處理,把最美的圖片拍照,視頻回來,二次使用,或者讓戴眼鏡的人大腦特別爽,能把意念,神經,腦波率紀錄出來,改變腦力,睡眠,這應該是一個方向,跟手環一樣,如果只做個硬件,意義不大,三星也好,中華酷聯或者更多的硬件廠商也好,要深度研究,投入到用戶的反複使用的頻率!

 

第四,市場想像空間巨大,一切的技術變革源於人本身的需求,人性化就是上有天,下有地,必須由人來主導!

 

第五,如果一個初創公司,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或者品牌,技術儲備,最好不要嘗鮮,技術的第一梯隊基本上是先烈,(可以不斷的去是錯,總會把握一個風口,做產品就像生孩子一樣,不知道那次會懷上孩子,要不斷的高潮,不斷的去做,越失敗越要做,越做越愛,越愛越做!最終會成果!我做手機11年了,做了300款手機,達到300次高潮,目前還沒有生下孩子,作為創業者,我還在激情,達到無數次的高潮!)想清楚了,準備好了,才能厚積薄發!

 

 

...三星搞眼鏡是沒文化,土豪怕落後

 

A3:楊子超——愛部落輕日記社區負責人

 

子超經常說智能硬件或者可穿戴必需是大數據做支持的,如果沒有大數據的基礎,尤其是社交大數據的基礎,可穿戴的工具基本上都是高級的硬件,不會有大作為的。谷歌有眼鏡是因為google+是一個整合很全面的谷歌的社交網站,這套以人的社交為基礎的網站很適合谷歌的眼鏡,而百度搞眼鏡就很搞笑,為啥,因為沒有人的基礎,根本不可能用社交做事情。

 

我沒有聽說蘋果也搞眼鏡,因為蘋果的手機本身就是人的外掛式的硬件,如果做,肯定是做比手機更加便捷的外掛硬件,這是對蘋果手機硬件的一些不足性做補充,比如蹦極,你拿一個手機和你帶一個手環是不一樣的,但是這些是可以互補的智能硬件。

 

三星搞眼鏡純屬沒文化,真可怕,土豪怕落後,先做著再說,哥不差錢,最後如果方向不對也無所謂,但是從理論上講,做眼鏡代替手機是一種退步,因為大家愛美,如果不是近視眼,那不是很操蛋。對於追求美的喬布斯也許會帶一個谷歌眼鏡體驗一下,但依然不會把一個反人類美觀和反人類習慣的智能眼鏡當成蘋果的方向的,最多也就是體驗而已。谷歌眼鏡是工程師的產物,並不一定有市場,但是有幾個功能跟智能沒關系的功能卻推進谷歌眼鏡的歡迎。比如說偷拍,比如說戴著眼鏡第一視角的偷拍,這個在中國是違法的。美國的很多地方也是違法的,禁止谷歌眼鏡入內。

 

另外說一個理念的誤區:

 

現在有兩種眼鏡,一種是谷歌眼鏡的那種,可以接合網絡完成用戶的一個生態圈支持。另一種是用眼鏡玩遊戲,玩3D的虛擬現實,這種眼鏡也有不少公司開發,這種眼鏡沒有啥想象空間,就是一個新一代的遊戲機而已。玩遊戲的眼鏡子超不覺得這是可穿戴設備,只能叫大玩具,稍微有點逼格。

 

可穿戴不是創業公司能夠玩的,因為沒有社交大數據的支持下的可穿戴硬件都是高級玩具,最終也會赤身裸體的在大潮將退的時候死在沙灘上,因此,不建議創業者涉足,而且軟硬兩個領域都需要創業者兼顧,很高的創業門檻。

 

 

...可穿戴設備肯定是趨勢

 

A4:伍震——廣州市共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可穿戴設備肯定是趨勢,貌似馬化騰也說過,能打敗微信的一定是比微信使用頻次更高的產品,比如可穿戴設備。不過趨勢是趨勢,但不大看好創業公司搞這些,因為首先得能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是看到了結果的美好,卻沒看到達到那個結果的路上太多坑了

 
點擊鏈接,上黑馬問答參與討論:
http://ask.iheima.com/?/question/1755



您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黑馬問答】“導師團審核群”:

 \

導讀 : 這是一家看似被邊緣化很久了的平臺於2015年4月拿到了一筆音樂行業最大的投資,B輪,3500萬美元。他們正考慮轉型,打出的口號是“做娛樂領域的淘寶”。

i黑馬 卡西 11月12日報道

“音悅臺“近來顯得有些沈默。

在BAT搶流量、爭版權的熱鬧景象下,“很多人感到意外——我們竟然避開了BAT的圍剿,活到了現在。”音悅臺聯合創始人時穎將這種“遺忘”看成是種幸運。自知拼流量吃力不討巧, 他們一早就放棄了音頻這條路,按照時穎的說法,“很容易被BAT半路截殺”,所以他們從一開始就選擇做高清音樂MV視頻這條路,並用6年時間打造了這一垂直類媒體平臺。

這里的確聚集了大量的MV愛好者,不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音悅臺是靠推韓流起來的,“其實不是故意的。我們一開始打的就是高清MV的概念,而日韓在這方面相對比國內投入要大,呈現效果也好,所以當門戶還看不上韓流文化的時候,我們很早就開始了與日韓的交流合作。”時穎說。

這里逐漸成了日韓音樂粉的集中地。 他們不像QQ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音樂、酷狗那麽大眾化,也不是豆瓣、蝦米這類更細分的文藝派。曾先後任職於環球音樂、MTV的時穎對粉絲有長期的觀察,她將音悅臺的忠實用戶定義為一群“看臉”的日韓粉。他們比傳統目標青年用戶更年輕,均為12—24歲。

基於長達6年的韓流文化滲透及粉絲沈澱,音悅臺在探索商業模式時更傾向於向日韓學習。比如,韓國的粉絲經濟和偶像文化。

比如近兩年,音悅臺開始在媒體平臺之外強化自身的粉絲社區屬性。

2015年4月,音悅臺宣布獲得了3500萬美元B輪融資,由韓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NHN領投(旗下有全球最大網絡遊戲門戶網站Hangame,以及韓國最大的搜索引擎naver。)當時引發了國內音樂行業不小的震動。這以後,CEO張鬥多次對外宣稱平臺要做粉絲經濟,比如開商城、圍繞粉絲做明星的周邊衍生品、打造中國偶像文化。雖沒有明確說公司整體在尋求“轉型”,但實際上卻在拓展業務板塊,尋求新的商業突破口。

比起MV版權生意,粉絲經濟無疑才是更大的生意。 正如資本方看中音悅臺的並不是其媒體屬性,而是構建在媒體屬性基礎上的粉絲變現能力。時穎坦言,“拼流量是拼不過BAT的,只有圍繞粉絲的需求來做服務才是我們的優勢。”

11月9日,音悅臺宣布與美國公告牌Billboard推出聯名榜,音悅“V榜”將正式入駐美國公告牌國際榜,公告牌中的Hot 100榜單則落戶音悅臺。

這大概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還在花大力氣、重資源、強運營團隊做音樂榜單的平臺,乍看之下,外界大多覺得此舉既傳統又沒太多意義。

對於這種評價,時穎則認為這種投入十分有必要,目的是為了給粉絲營造的一種社區內的互動玩法。“該榜單的公信力在於公開、透明,藝人的榜單名次均為粉絲真實的打榜結果,它需要真實的互動。”

其實更早的時候,他們也做了一些初探,主要是通過一年幾十場活動的形式來呈現,比如演唱會、音樂節、見面會等。去年年底,他們在PC端推出了商城模塊,販售明星周邊產品。另外在移動端,他們也試圖構建一套系統性的服務體系。拿無線端的產品來說,他們陸續推出了音樂stage(練習生孵化)、舔(圖片互動)、口袋FAN(粉絲社區)等服務類應用平臺。但如何通過這些平臺來定義中國的粉絲文化?他們喊出了口號,具體怎麽做卻仍在探索,而一口氣增加多塊新業務的後果是,運營起來略顯吃力。

時穎稱自己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將是音樂stage這個項目,即copy韓國的練習生模式,打造屬於中國自己的偶像藝人。

簡單而言,這是一個偶像藝人的孵化平臺,他們從全國搜羅了50個左右的“國貨精品”練習生,並參照韓國SM公司的練習生模式對其進行培養,他們中一部分會直接送往日韓、歐美培訓,一部門則會被打造成半成品後以新人姿態輸送給國內的經紀公司,由平臺跟經紀公司彼此實現共享權益。“我們是這些小孩的天使投資人,未來會聯動產業鏈上下遊來做他們的下一輪,大家一起來運作中國的偶像產業。”

關於偶像生意,這些年國內不乏有經紀公司、文化娛樂公司想從中掘金,卻始終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TFboys的出現給了音悅臺想要嘗試一把的底氣,作為該偶像團隊的幕後推手之一,音悅臺開始發現自身媒體屬性的優勢,“我們現在就把這些練習生的物料丟到自己的媒體平臺上去試就行了,試錯的成本很低。再加上大量日韓粉絲的沈澱,一個新人只要在互聯網上積累了前10萬粉絲,往後的想象空間就很大。”

從一家互聯網媒體平臺轉向做粉絲服務平臺,音悅臺的野心是成為娛樂領域的淘寶。眼前的一個事實是,無論在PC端還是移動端,音悅臺希望圍繞媒體、社區、服務、造星這四個服務內容打造的平臺矩陣還未見雛形。就目前而言,音悅臺最堅實的服務依然只有媒體平臺,而粉絲社區、商城等多個並行業務板塊的運營都處於初級探索階段,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對一家發展了6年的公司而言,尋求轉型是必然,隨之而來的陣痛也將不可避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