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套現之後有何打算?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10.html
YC兄有些文章比較短,但亦頗有意思,所以今天用一篇文章包含了YC兄兩篇文章,一起評論一下。
YC兄的文章 - 2008年4月14日
淘大花園 九龍灣
本來諗住re-mortgage層樓之後套錢出黎買人民幣財息兼收,點知都係用左黎買樓。今日買了淘大371呎,新裝修,studio flat,作價145萬。租值around $6800 per month,回報率5.6%。145萬如果做25年按揭現時每月供款$6500,租金已經可以cover mortgage,今次成本都只是2萬(萬五傭金加五千律師費)。如果首次置業,首期一成14萬五千加二萬傭金和律師費,total 16萬5千。剩下128萬5千做20年按揭現時每月供款$6800,租金已經可以cover mortgage。
為什麼要買淘大呢?因為九龍灣己經逐漸變成寫子樓區,租務市場已經很興旺,當人們覺得德福租金太貴時,便會轉租淘大,淘大的租金便會十級而上。除此之外,淘大在沙士之後已經全新裝修外牆,汙水渠和商場,管理又好,所以可以看高一線。
你又會問為什麼現時樓價向下調時買樓?因為樓市旺時很難買樓,要同炒家鬥快,可能樓都無得睇,便要決定買唔買。現時則可以慢慢揀樓和議價,舒服好多。中長線來看,因為高通漲和負利率,樓價只會再升,現時樓價回軟少少,所以都係決定買樓。希望無睇錯 。
YC兄的文章 - 2008年5月22日
物業套現之後有何打算?
提問:
想請教筆者,如果中原指數去到你心目中的高位,然後放曬手頭上的物業套現,你跟著有何打算?手持現金直到低位再入市,還是轉用其他投資工具?
回覆:
首先我對樓市仍然很樂觀,現時樓價還未到頂,原因是(一)曾蔭權落實多項大型基建,工程的展開會帶動經濟向上。(二)輸入高通漲將會持續。
我maintain當中原指數升到120點時我便會慢慢將手頭上的單位套現。這一個套現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年depends on當時經濟情況。但當我賣掉一個單位之後,我一定唔會再購入另外一個單位博升,因為一方面交易費很貴。另一方面,這樣做你好有機會變成最後接火棒的人,由贏變輸。
我會手持現金等下一個cycle才入市。香港下一個cycle可能係十年後既事,太遠無得predict,不過到時我一定唔會再入細價樓呢個market。Meantime,其實我一路都有睇緊中國樓市,可能在套現期間會入幾間中國優質單位都唔定。
一生人只可以經歷2至3次樓市cycle。97年我已經miss左一次機會,我一定唔會再錯失coming賣樓套現的黃金機會。我層海怡到今年08年頭才上返97年時既價位,你便知道把握樓市既cycle套現係幾咁重要!
後記:
從第一篇文章中可以看到YC兄是多麼著重「租金可以cover按揭供款」這個現金流的概念。當中還講述了從宏觀香港發展及地區發展去預測需求的看法,物業投資並不單單是盲目買樓收租這麼簡單,對經濟發展亦需要有一定的知識水平,這才能賺大錢。
至於,在樓市走下坡時,中長線投資者有更好的狀態,這一點我十分認同,就我近月找大一點屋作自住的經驗來看,今天樓市升完再升,不是要跟炒家爭,而是賣方實力太強,不憂心賣不出,一個市況對買家是否有利,絕對影響重大。
第二篇文章是回應一位讀者問有關資金部署問題,當然別人的資金部署操作,加上是多年之前的情況,直接的參考價值不大,但YC兄很詳細解釋了部署背後的想法,這些理念就很有價值。
YC兄提出了樓市的cycle問題,多年前我都寫過我對YC兄操作的觀察,他是主要賺樓市大週期的物業投資者,並不是炒入炒出,或者買入豪裝賺差價,又或者賺「低水」物業的一類。價值投資方法太多了,各有各的優劣,最重要是有足夠財商,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賺什麼。
看見YC兄這個回答讀者的內容,他很清楚自己的部署,亦很清楚自己所賺的價值是從何而來。當然歷史不會完全一樣地重覆著,這幾年的樓市也好像升不完似的,但知己知彼,總能百戰不殆,聰明地封了蝕本門,就算賺少一點又如何。
另外,止凡將會參與的一個活動,就是中華書局所辦的作者分享會,9月19日下午2點15分,在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二期L1天幕廣場,大家有空不妨來交流一下,見見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