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八月十日,Google神奇搖身一變,成為科技業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跟著升格的前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也就可視為科技業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華爾街常把巴菲特視為投資風向球,仿效者也因此沾光:當天股價盤後急漲六%;隔天開盤再漲四%。 新生的控股公司Alphabet執行長仍為佩吉,總裁是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未來角色好比大媽,除搜尋、廣告業務之外,培育現正嗷嗷待哺,但極具明日之星架式的生醫、物聯網、自動化、智能化與綠能五大產業,觸角深向全世界。 華爾街報以熱烈掌聲,意味著這項重組計畫的確達成三贏目的。 一、對投資人而言,幾年來的不滿與疑惑就此豁然開朗。主要的不滿來自將成為子公司的Google財報極不透明,別說購併YouTube近十年,到現在沒人 知道是賺是賠,連廣告業務的貢獻也看不出來;疑惑來自它還步步脫離原本的搜尋核心業務,大手筆多元投資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和醫療保健等與本業不相干領 域,但進展一樣讓人霧裡看花。 二、對創業雙人組而言,毋寧是一大解脫。一段時間以來,佩吉和布林不時透露,個人興趣已轉向更大格局、更高風險,偶爾也更稀奇古怪的創意,渴望卸下直接管理搜尋和廣告業務的身分。共事者說,佩吉參與網路業務興趣降低,盯看業績的頻率也日減。 去年底佩吉曾接受《金融時報》專訪,當時就語出驚人說出「希望Google越來越像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能悠游於投資各不相干的產業;他也「希望成 為控股公司的掌門人,交棒給更多獨立的經理人管理Google不同業務。」如今,這一對求新求變的創業拍檔得償所願,成為全職的發明家和風險投資家。 三、對五萬多名員工而言,重組計畫博得華爾街看官滿堂彩,股價連番激漲,為他們帶來提高認股權價值的希望。更重要的是,近一年來Google股價跌多漲 少,但周圍環伺的獨角獸企業搶人卻毫不手軟,像是叫車App優步(Uber)幾乎挖走整支Google地圖團隊。股價不動、員工不留,這是矽谷的宿命。 奇襲式的重組計畫公布後,華爾街高度期待佩吉的承諾:第四季起,將單獨公布網路業務的成績。儘管仍未達全面透明公開地步,分析師史奎里(Youssef Squali)說:「就推動它分別披露各項業績的努力而言,這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有些人士甚至「參透」更深意涵:有一天,這五支尖兵(見十九頁 圖)壯大到一定程度時,Alphabet終將分拆。 「Google不是一家傳統公司」用多元戰術,打敗聚焦單一企業 只有在治理上離經叛道的管理者才能發明這種結構,顯然,這對搭檔真心認為,堅持傳統絕非追求創新的最佳途徑。綜觀全球,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結合工 業集團與投資基金業務,確是獨特的組合,而且成效不錯。雖然Alphabet與它分屬不同類型,但佩吉追隨巴菲特之路,想帶領具備核心指導智慧的多元發展 集團,打敗聚焦單一領域的企業。 然而,短期內Alphabet畢竟仍得靠搜尋、廣告本業支撐五大燒錢領域,投資人為何埋單?答案是信任。正如巴菲特早一步公開的收購新聞,其實傳聞早已沸揚,投資人原本也可用更低價格買進,但消息宣布後也不見任何人抱怨。原因就在於他們信任巴老。 同理,Alphabet的股東必然也相信兩位創辦人有能力與智慧避開淪於傳統的陷阱。 二○○四年,佩吉和布林在創辦人致股東信中就一再強調:「Google不是一家傳統公司。」儘管時過多年,想不到他們再度證明,就是要玩真的。 【延伸閱讀】母公司Alphabet成立後,5大明日之星—Google重組後重點產業 一、自動化》Google X、Wing、BigDog結合先進人工智慧、前瞻機械性能,無人車是代表象徵;代號為機翼(Wing)的無人機隨行在後;機器產品大狗(BigDog)能背4個包裹在山區、雪地、叢林行走。 二、智能化》Nest、Sidewalk點點手機螢幕就開啟煙霧警報器、檢視可疑來電與戶外攝影機,就是Nest鎖定的智能家居;人行道(Sidewalk)實驗室設法讓數位城市智能化。 三、物聯網》Project Loon、Project Fi10年來,Google推出高空氣球計畫(Project Loon),想包山包海覆蓋全球網路,即將在面積65,000平方公里的斯里蘭卡試行;今年則推無線通訊服務Project Fi,唯限自家手機享用。 四、綠能》Makani Power、SolarCity馬卡尼電力(Makani Power)發明發電飛翔翼,吹強風時繫著風箏飛上天就可發電。以此為起點,陸續投資太陽能城(SolarCity),翻新打造玻璃城總部,降低對環境影響。 五、生醫》Calico、Google Glass治療癌症?佩吉心懷更大志向,研究老化才是治本之道。差異化的健康醫療是Google的野心之一,因為大數據這項看家本領派得上用場,而Google Glass這類監測設備也已就定位。 註:5大明星產業皆有Google Ventures、Google Capital參與其中,在此未列 資料來源:BGR Media整理:邱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