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一環球股市大跌,恒指再次單日跌逾千點,有經濟學者及分析員就急不及待,即日分享尋底之說。猶 記得那學者,在今年7月恒指跌至23,500點時,亦曾說「跌千點是市場過分敏感」。在去年第三及第四季,他亦曾不斷撰文推介零售股,彷彿成了零售股代言 人,今天他會否再推介零售股呢?那分析員在上週五推介馬鞍山鋼鐵(323),大家對馬鋼或鋼鐵股認識多少呢?馬鞍山鋼鐵值得推介? 馬鋼上週 二公布的中期業績,虧損接近14億元人民幣,對比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擴大接近八成,而更令人擔心的地方也不少。首先,馬鋼的營業收入自2012年開始,已 持續下跌,2014年按年下跌19%,今年上半年對比去年同期也下跌19%。其次,馬鋼的毛利率不斷收縮,今年上半年只剩3%。此外,馬鋼的銷售及管理費 用,在營業收入下跌之下,仍不斷增加,今年上半年對比去年同期升了35%。過去兩年,馬鋼能保持利潤,主要靠政府補助,每年的補助收入接近或超過5億元人 民幣,如沒有此收入,馬鋼已虧損2至3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馬鋼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也超過1億元人民幣,但已阻不了中期虧損14億元人民幣。看 完馬鋼的虧損數據,大家會否懷疑分析員在推介前,究竟有否看過馬鋼的業績?分析員推介馬鋼的理據有二,搏反彈及搏重組,靠賭博的多,看業績的少! 同是業績沉淪鋼鐵股? 同 是鋼鐵股的鞍鋼(347)及重慶鋼鐵(1053),上週五也公布中期業績,表現差強人意(見附表)。營業收入跌四分一的鞍鋼雖仍有淨利潤,但較去年同期大 跌四分三,淨利潤率只剩0.5%。重慶鋼鐵更持續出現毛損,去年全年雖能以9億元人民幣的政府補助收入,維持5千萬元人民幣的淨利潤,但今年中期卻已虧損 逾22億元人民幣。
從鋼鐵股的業績,不難佐證媒體報導中,內地鋼鐵股正面對的困難,當中包括需求下降、產能過剩、無序競 爭、價格下跌等。外在問題有多少及是什麼,財務報表未必可看到,但外在問題對股份最終的影響,卻會在財務報表中浮現,這正是大家作為投資者需要看財務報表 的原因。從財務報表的數據看,鋼鐵股或有重組的需要及可能,上週五媒體也接連報導,鋼鐵業或進行大型結構性重組、山西省公布「工業19條」支持重點鋼企整 合重組等消息,馬鋼及鞍鋼股價因此逆市上升。推介馬鋼或有跡可尋,從中可看見分析員觸覺之敏銳及反應之快速。有趣的是,馬鋼應不是在山西省,應是在安徽省 馬鞍山市!政策逐省執行是內地慣例,今次會否如是,何時推行,力度如何,大家就要靠搏了。然而,投資不是賭博!就是要靠搏,也要懂得怎搏,是馬鋼、是鞍 鋼、是重慶鋼鐵,還是全都要搏?也要懂得「轉膊」,何時調整?何時減持?對不起,賭博不是《壹計就明》的專長!
林智遠 Nelson Lam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