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財測大失準 張嘉臨還能升上執行長大位?宏達電資產減 億背後的祕密

2015-07-13  TWM

證交所調查報告證實,宏達電編新財測之前,就已知十一億元預付權利金沒有編入,為何在四十四天後,由王雪紅親自拍板,改變決策方向?今年開始,王雪紅在內部展開一連串改革,王雪紅和張嘉臨的關係,也跟著面臨挑戰。

撰文•林宏達、周品均

股價跌破「九二共識」之後,六月七日,摩根士丹利發布最新報告,將宏達電子評為「減碼」,目標價調降為五十七元。這是宏達電上市以來,外資對其目標價最悲觀的預測。

「(宏達電)下修第二季財測,不令人意外,但下修的規模和時間點卻令人驚訝,不僅令人擔心(宏達電)基本面弱化,管理層的可信度也令人遲疑。」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asmine Lu在報告中如此評論。

六月二十二日,台灣證交所調查報告出爐,證實宏達電四月二十二日編製新財測之前,就已知有十一億元的預付權利金減損卻沒有編入。這證明宏達電原本無意揭露所有的壞消息,卻在四十四天後,突然改變方向。

一位會計師事務所高階主管質疑,「二十九億元的資產減損,為什麼選上這個時機做?」「這項資產減損的內容,到底是什麼?」「這些沒有價值的資產,難道在股東會時還不知道?」

打銷資產關鍵

無法掌握市場銷售狀況

有人認為,宏達電選擇在此時大幅調降財測,打銷庫存,和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宏碁無預警調降財測十分類似,那一次調降財測,六天後,宏碁召開臨時董事會,宣布宏碁執行長暨全球總裁蘭奇辭職。換言之,這是高階主管改朝換代下出現的調整。

但一位手機產業高階主管觀察,宏碁與宏達電情況並不相同。宏碁當年調降財測,是在執行長蘭奇離職前,打銷通路庫存。而宏達電這次調降財測,距離前執行長周永明三月卸任已有一段時日,顯示全球銷售業務總經理暨財務長張嘉臨無法掌握市場銷售狀況,才是導致宏達電調降財測的關鍵。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宏達電四月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三八%,五月營收,更較去年同期大減四八%!但三月時周永明卸任,宏達電營收還較去年成長二三%。新的旗艦機種M9銷售不振,加上中國市場失利,導致宏達電四、五月營收突然快速下滑。

而同一時間又進行資產減損。為何選在此時?這位手機產業高階主管分析,此次打銷的閒置資產,一大部分是按預估銷量計算的預付權利金。根據宏達電一五年年報,去年年底,在公司竭力降低成本之時,預付權利金仍逆勢增加,顯示宏達電預期今年能賣出更多手機。

但今年四、五月營收顯示,手機銷量遠不如預期,下一波旗艦新機要到十月才會推出,既然找不到下一波帶動大成長的動能,因此宏達電在此時選擇認錯打銷,降低損失。

張嘉臨是宏達電全球業務總經理暨財務長,財測失準和掌握不住市場狀況,他難辭其咎;至於資產減損決策,傳出是王雪紅親自拍板,更以此證明兩人的信任關係大不如前。雖然宏達電發言體系對本刊求證相關資訊時,以「不便進一步透露」婉拒,但無論如何,經此財測事件後,張嘉臨想要登上執行長大位,已經充滿變數。

某位從宏達電離職的主管觀察,周永明離職後,大家都認為,張嘉臨有機會再上一層樓,「空出(執行長)位置,就是告訴他,做得好,(執行長)位置就是你的」,但他升任全球業務總經理一年半後,宏達電等到的卻是一季慘虧近一個資本額。

機海戰術失敗

難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

張嘉臨的管理風格和周永明不同,周永明不愛管細節,但張嘉臨卻是事必躬親。「張嘉臨每周工作超過一百小時,每個星期都在飛。」這位離職主管觀察,這麼密集工作,原因之一,「是他很怕被人誤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裁決,「開會的時候,是所有人向他報告,由他自己做決定」, 一件事到他手裡,有時甚至要一、二個月才能拍板定案。

「機海戰術是他(張嘉臨)拍板的。」這位離職主管表示,今年上半年,宏達電就推出了十六款新手機,但新的旗艦機種和前一代差異不大,各機種也缺乏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的特色。

張嘉臨的另一個盤算是,旗艦手機M9將採用聯發科技晶片和高通晶片兩種不同版本,他認為,美國消費者偏愛高通晶片,這個市場產品不須改變,其他地區消費者,對用什麼晶片並不敏感,就可改用聯發科晶片,為推出「高規低價」手機做準備,卻沒想到其他市場對新手機不買單,導致買氣崩盤。

這位離職主管透露,今年以來,宏達電內部多起人事變化,顯示王雪紅正在進行新一波的權力洗牌,而營收預測大失準頭,讓張嘉臨「留校察看」,也牽動進一步人事重整。

張嘉臨雖然身為財務長,但現在財務人員是直接向副總王文淵報告,「王文淵再向王雪紅報告。」他說,對張嘉臨只是「知會」。兩、三個月前,王雪紅又聘任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的外籍顧問,進入宏達電負責營運,「作用相當於行政長」,引入新高階主管,主掌法務等營運,並負責宏達電組織重整。

儘管,宏達電發言體系表示,張嘉臨目前仍以財務長身分領導財務人員。而引進外部顧問,主要在重新改造宏達電的組織、流程,重塑宏達電的權力結構。但在大幅調降財測事件後,會不會「剛好順勢」削減張嘉臨的權力?令人玩味。

今年上半年,宏達電高階主管流失也增大,四月時,宏達電原負責產品線規畫的副總蕭才祐離職,到聯想擔任副總裁和手機產品負責人,從強將變對手。蕭才祐是宏達電的重要研發人才,當初宏達電派工程師到Google矽谷總部,跟Google合作開發系統的關鍵開發案,「他就是Project Leader」,這個案子,給了宏達電股價第二次破千的動力,他在宏達電十年,但直接向張嘉臨報告後,選擇離職。

這位離職主管觀察,宏達電的研發副總,原本只有五、六位,為了留人,去年底開始到現在,增加到十位研發副總,許多原是處長級的人,升為副總,「給不了錢,只好給title(職稱)。」張嘉臨自己招募進來的人,已經有八位處長級以上的人離職,今年八月,宏達電才會再發紅利,到時候,人才流失的壓力將會達到高峰。

外資不看好

認為短期內難扭轉頹勢

一位跟隨王雪紅多年的老部屬觀察,王雪紅的用人哲學是,賺錢時不會換人,賠錢時不會換人,但經營團隊如果搞不清楚狀況,就是重大警訊。短期內,宏達電內部無人能取代張嘉臨的位置,但如果仍無法掌握市場狀況,他要登上宏達電執行長大位,難度只會更高。

今年十月,宏達電才會再推出新的旗艦手機,今年下半年,宏達電也將推出包括心跳帶、磅秤和手環在內的物聯網產品,以及虛擬實境產品;但就連外資都認為,短期內,宏達電難再推出扭轉營運頹勢的關鍵產品。今年第三季,宏達電營收和股價仍有不小壓力。

摩根士丹利質疑,小米靠電子商務崛起,宏達電到現在,還沒有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行銷運作也缺乏效率,旗艦產品差異又小,「宏達電能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嗎?」報告中質疑。財測失準,也反映出宏達電無法掌握終端市場的弱點。

現在,宏達電的股價已經跌破淨值,六月二十六日,宏達電市值已降到六百三十億元,只要三百多億元,就能取得宏達電的經營權。

宏達電上市後兩年,就交出一年賺進近一個資本額的成績單,如今,卻變成一季虧損將近一個資本額。股東會上,小股東說,把自己的退休金、棺材本都拿來投資宏達電,最大心願就是看到宏達電再次破千。不加快針對自身弱點,大力改革,宏達電將會讓小股東再次失望。

外資喊減碼,對宏達電最新的預測——外資對宏達電目標價比較表摩根士丹利 巴克萊證券 德意志銀行 野村證券目標價 57 69 78 65

預估2015年

每股盈餘 -14.58 -13.24 -10.06 -14.92 評等 減碼 由加碼改為減碼 持有 減碼原因 銷售預期大降三成、毛利降低、支出上升 宏達電在銷售上受到iPhone 6衝擊大於預期,內部需要重整 高階機種銷售下滑、中國銷售減緩 近期內無法挽回頹勢、必須加速降低成本單位:元 資料來源:各公司報告 整理: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30

安倍三支箭奏效 為何大失民心?

2015-07-20  TCW


經濟好轉、股市創新高、就業市場改善,執政者民調支持度就會高嗎?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說,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經濟好轉一:提高股利,外資大買力挺

由於安倍打算修法讓自衛隊能到海外與美軍共同作戰,引起學界和反對黨強烈抨擊違憲,主流民意也大力反對。據《日本經濟新聞》和東京電視台聯合六月份民調顯示,安倍政府支持率,已創回鍋後新低,首度跌破五成,下滑三個百分點,剩四七%,不支持率攀升到四成,是二○一二年十二月回鍋上任來最高,其中反對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民眾達五成六,是贊成的兩倍。

不過,在外資投資人心中,對安倍支持度則是越來越高。根據美國調查公司FactSet統計,從安倍二○一二年底上台開始至今,外資持有日本股票金額成長了九成,外資持有日股總金額已經達到一百八十兆日圓,創歷史新高。

在外資買盤積極推升下,日經二二五指數,在六月份,已經創下十八年半以來新高,一舉超越二○○○年網路泡沫時期的高點,而支持外資持續買超的關鍵,則是日本企業終於回應安倍經濟學中第三支箭:結構改革,一方面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一方面又擴大企業投資。

像是機器人龍頭大廠發那科公司(Fanuc),四月宣布,自今年會計年度開始,會將股利配發在公司總淨利潤中所占比重,由原先的三成,大幅提升為六成,吸引外資積極加碼,發那科股價今年至今已經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至七月三日)漲幅更高達二成七,優於日經指數一七%。

經濟好轉二:景氣大回溫,內資增加投資

同時,日本政府從六月起,規定上市公司在半年內須增設兩名新的獨立董事以保障股東權益,這有助於改善日本公司過去習慣囤積現金而不願投資或發放股利,從根本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

另外,企業投資意願也不手軟。例如,日本第一季企業資本支出部分大增二.七%,遠優於原先官方預估的○.四%,且力道還在加溫。

根據日本央行新公布季度短期經濟觀察報告,日本大型企業預估,本會計年度資本支出增加九.三%,遠高於市場預估的增加五.二%,亦創下二○○六會計年度後的最大增幅。日本央行認為企業資本支出計畫偏樂觀,顯示有更多企業將擴大支出,以提升生產力、更新廠房與設備。

同時,五月份日本家庭消費支出年增四.八%,為十四個月來首度成長,增幅優於市場預估的三.四%,反映出日本央行(日銀)拉抬通膨的努力正逐步展現成果。另外,就業市場上也傳佳音,根據厚生勞動省公布的五月求才求職比率也創下二十三來新高,平均每位日本求職者,可獲得一.一九個工作機會。

據《華爾街日報》分析,安倍經濟學實施以來的確利大於弊,像是日本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年化後比前季成長三.九%,優於經濟學家預測的二.八%,且這是日本連續第二個季度的經濟擴張,也暗示日本經濟去年由於十七年來首次提高消費稅所導致的萎縮,只是短暫利空。

看到這些亮眼數據,自然不難想像,安倍應當是躊躇滿志,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安倍之所以對逐漸在外交軍事採取強硬態度,在於內憂已經大幅縮減,也就是日本經濟面的確大幅改善,因此安倍終於可以做「真正想做」(want to)的事情─讓日本重回世界霸權,而非僅是做「非做不可」(must)的,如經濟改革。

危機:陸趨緩、房市飆兩大逆風,考驗安倍經濟

但彭博分析,安倍內閣仍不宜過度樂觀,因為還有幾大逆風正考驗著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經濟放緩,已經衝擊日本出口,日本五月出口中國衰退四.五%,而中國占日本五分之一出口總額,僅次於美國,經濟學家多預期,日本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恐怕會掉到只有成長一%。

特別是出口大宗日本汽車業,近幾個月出口中國市場,約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水準,鋼鐵出口也連續九個月下滑,全球知名的營建設備商小松製作所(Komatsu),四月和五月出口中國業績大減四成。

另外,未來可能打擊安倍支持度的還有房市。

隨著日圓兌美元一路走貶,日本資產格外有吸引力,中國大媽和台灣炒房團轉向日本,成群結隊赴日買房,光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對中國和台灣人的房屋銷售金額,年成長飆升七成,當地房產價格也因此衝上一九九○年代初期來新高。

但房價飆得太快,卻讓日本國民怨聲四起。根據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統計,東京房價高到嚴重難以負荷,去年十二月,日本七大城居民有意購屋者降至一五.四%,創調查有史以來新低。換言之,安倍內閣接下來需要解決的不再是經濟問題,而是國家價值和經濟果實分配的難題,如果處理不善,安倍再次下台機率將不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7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