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煎餅俠》:精算出來的喜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124

大鵬本想做一部電影:一百分鐘,請一百位明星,演一百個段子,最後還是否定了,“觀眾笑到第八十個,可能忘了第一個第二個為什麽笑”。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2015年8月2日,上映17天,大鵬的電影導演處女作、喜劇電影《煎餅俠》票房超過十億,成為僅次於《泰囧》的國產最賣座喜劇。

《煎餅俠》是部“偽紀錄片”——劇情虛構,而涉及的藝人常用真實身份。故事講因《屌絲男士》走紅的演員大鵬迎來人生大逆境,事業愛情落空,決定以一部自力更生的動作、愛情、科幻、喜劇、全明星偷拍大戲,博一次翻身機會。

現實中,以主持人職業出道的董成鵬確實因《屌絲男士》成名。這部搞笑網絡短劇自2012年首播,已播出四季,運營方稱總點擊量超30億次。對於喜劇,大鵬把自己比喻成“手藝人”、“工匠”,而不是“藝術家”、“創作者”。他不相信靈感這回事,什麽時候觀眾該笑,必須經過一番細致的量化過程。“最開始,我認為創作是需要靈感的,但當創作變成了我的職業後,我必須要拋棄這件事。它來自於科學精密的計算。”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對《煎餅俠》的商業成績,大鵬看得很清楚:“‘大鵬當導演’,大家會慣性地判斷它是爛片。大家對我的期待值比較低,卻收獲了驚喜。如果它是周星馳拍的,看完出來也許會失望。”

“把大麻給我拿過來”

南方周末:據說你最初想做的《煎餅俠》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大鵬:我本來想看可不可以做一部電影,如果有一百分鐘,就請一百位明星,演一百個段子,就像《屌絲男士》。這是我最擅長的。我把這個想法否定了。因為我覺得電影,大家還是希望走到一個黑房間,去進入一段故事。

我們最初討論了很多故事,都很好笑,比如一個東北的廚師到美國旅遊,被別人誤以為是時尚設計師,最後參與了一場“維多利亞的秘密”的秀。故事都很好,但為什麽是我來演?如果找徐崢、黃渤、王寶強,最優秀的喜劇演員,肯定比我演得好。後來我跟片方說,這些故事都不是我唯一,那我來寫一個,我來導,他們接受。

南方周末:什麽是“大鵬唯一”的故事?

大鵬:只有我演大鵬,才是我唯一不可替代的故事。如果是大鵬,他應該面臨一個什麽故事?終究應該是一個小人物,到最後成了一件大事。

現實生活中,大鵬不是小人物,因為《屌絲男士》被很多人認識。那麽就讓他歸零。什麽事可以讓他變成一個真正的屌絲?想來想去也只有目前這種方式,因為一個誤會,一切都遠離他。接下來的任務是給大鵬設計一條行動路線,我們設計成了拍電影。

拍什麽電影?於是有了超級英雄“煎餅俠”的概念。超級英雄電影是觀眾最容易理解的一種電影形式,就是一個人因為什麽事,變身為一個什麽俠,打敗了一個大Boss。我們已經在好萊塢的熏陶之下,對這個事特別了解。

“煎餅俠”,這是我自己想的,沒有費什麽時間,因為我就是喜歡吃煎餅。再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這個男孩小時候家里是賣煎餅的,他很自卑,希望家里能過上好日子,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攤煎餅的大俠。

南方周末:這部電影也調侃了演藝圈的生存規則,包括藝人涉毒的熱點新聞,你如何把握笑的尺度?

大鵬:中國的喜劇跟全世界比起來是不公平的,因為全世界範圍內能使用的一些手段我們用不了。比如美國的脫口秀,很多笑點來自對政治內幕的解讀以及錢色的調侃,但在中國不可以。我其實在《屌絲男士》中不斷地試探這個寬度是什麽,也碰到了邊緣,大概就知道了。

“煎餅”的縮寫是JB。拍攝初期,很多人建議,我們做這樣一個笑點——胸口不是“煎”,是JB,頂著這個出來,大家多開心。我不要那麽做。

電影送審,沒有一條是來自尺度問題的刪減。有段戲是大鵬為了拍電影,找演藝圈好友幫忙,但所有人都編各種理由躲他。他找演員包貝爾,包貝爾假裝對助理喊:“把大麻給我拿過來!”大鵬嚇壞了,主動掛了電話。這個角色,原本找的是王學兵。影片送審時,正碰上他涉毒的新聞滿天飛,審片員建議把他的戲份刪除。我這才設計了包貝爾這一段。怕不過審,包貝爾的借口設計了三個版本,有一個是“我現在在南極呢,你聽風多大!”但我還是想沖一沖“大麻”版本,通過了。

“你的節操掉了”

南方周末:有人總結你的喜劇法則是“一上來就把自己搞慘”,你認可嗎?

大鵬:我比較認可,但這不是我的唯一手段。有種喜劇法則叫制造反差。大家的笑來自於比較——你看他還不如我,你看他比我笨。這種優越感觸發了大家的笑。

但我有自己的喜劇系統,我希望笑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的。它看上去不會讓你覺得好賤,也不會是嬉皮笑臉裝瘋賣傻,或是誇張的肢體和語言。

《屌絲男士》第二季中,有一集場景是我和吳秀波扮演的都市白領擠電梯。那時有一句網絡流行語叫“你的節操掉了”。我設計了一個笑點,真的從地上撿起來“節操”兩個字遞給吳秀波。後來吳秀波提出來,你也應該讓我去撿一個對應的東西,撿“貞操”吧。我加上了,又進行了改動——吳秀波說“你的貞操掉了”,撿上來的卻是一張真的紙幣。這是不動聲色的笑。

南方周末:這套“不動聲色”的喜劇法則從何而來?

大鵬:我師傅趙本山給我的影響挺深。《屌絲男士》第一季,我拍完興高采烈拿給他看,他覺得我的大部分表演是過的。一場戲,兩位顧客在餐廳吃飯,發現了蟲子,於是我扮演的服務員就站在那拿了一瓶殺蟲劑,很誇張地把蟲子殺死了說:大家繼續吃。

我師傅說,你是直接奔著讓大家笑去的,但並不合理。他給我演了一遍,說作為一個服務員,應該是滿心愧疚,在你想要去換沒有換的時候,你偷偷拿出一瓶殺蟲劑,用很小的動作,(把菜)放回去,說現在可以用了。非常冷靜且收斂地去表演,可能效果是更大的。

南方周末:你的微博認證,第一位的介紹是“趙本山第53位弟子”,師傅看中你身上的什麽,願意收你為徒?

大鵬:我師傅從來沒有認可我的喜劇天賦,他曾經非常苦惱我未來的定位。但是我覺得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不是想讓我的喜劇天賦怎麽為他所用,他只是想幫助這個孩子。

他說我蒙上臉是好演員。當我不是大鵬,變成別人,會演得很好,但我本人,既不是特別帥,也沒有非常醜,就是一個普通人。這在通常情況下是個缺點,但在《屌絲男士》中變成了優點,我每一分鐘都變成不同的角色:算命先生、小保安、小白領……就因為是一張普通的臉。

南方周末:觀眾什麽時候該笑,什麽時候不該笑,你會不會做一番算計?

大鵬:《屌絲男士》的時候,我把所有拍出來的內容分幾撥觀眾進行審片,我拿筆記觀眾反應。分幾個檔次:爆笑、好笑,有一般、無聊,還有反感。我會把好笑、一般和爆笑都留下,把無聊和反感都刪除,這樣變成了大家看到的《屌絲男士》。

每集內容,會根據表格去排列,比如說上來先有一個“爆笑”,挑起觀眾情緒,緊接著來“一般”,雖然沒那麽好笑,但也笑了,然後很期待下一個是什麽。再來一個好笑,再一個爆笑,再來一個一般。觀眾的情緒其實是在被我們掌控的。這個工作方法也應用到了《煎餅俠》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2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