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幾個月市場氣氛一般,導致新股亦沒有多少投資者參與。昨天留意到一檔不斷創新高的新股—瑞年國際(02010)。提到瑞年,就會想到陳寶國的廣告「中國年,送瑞年」。 瑞 年主要在中國市場供應氨基酸營養保健品,占中國市場份額21.6%,是大陸市場占最大份額的供應商。集團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氨基酸營養保健品及普通健康食 品,占2008年整體營業額達80%。瑞年的股東名單有新加坡政府、鄧普頓及兩間基金公司等等。多基金公司做股東有一個好處,就是怎麼都會有投行的分析員 跟蹤給它出報告,甚至幫手唱好,推高股價。 基金及分析員最喜歡的便是講故事,一檔股票故事愈動人,本益比便可以愈高。比亞迪(1211)本益比可以做到幾十倍,全因為電動車故事非常吸引而已。那麼瑞年符不符合講故事的條件?我看了它的上市文件後,認為分析員有機會從以下幾方面講故事。 第 一,分析員會說它所處行業吸引,未來將高速發展。中國人氨基酸營養保健品的消費仍然是很低的。日本、美國、歐洲及中國的氨基酸營養保健品人均消費分別為人 民幣282.5元、86.8元、18.6元及1.4元。即使中國的人均消費只是追上歐洲,那也已經是不得了的增長了。集團是氨基酸營養保健品的龍頭,按總 銷售額計,2008年占大陸市場份額21.6%,遠超過第二大生產商的市場份額4.5%。因此,估計集團將最受益於氨基酸營養保健品市場的發展。 第二,集團逐步進入飲料市場。雖然還未有重大盈利貢獻,但是分析員可以拿其他的飲料股作估值計算。大陸飲料股本益比都是20多倍的,這樣又可以提高瑞年的估值。 第三,香港市場上沒有類似的公司。瑞年其中一位股東鄧普頓的麥樸思博士曾向記者表示,瑞年為香港上市大陸「稀有的(Unusual)」的主打營養保健品的公司。物以稀為貴,其本益比又可被調高一點。 以此來看,瑞年炒作的故事性還是有的,只是故事內容是否能兌現,還需留給時間決定。(作者任職申銀萬國證券,負責港股經紀業務,在2007年2月中港模擬投資比賽拿下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