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苦水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0.html
昨晚收到blog友電郵題為《吐苦水》,按入去發覺字數不少,今天上班泊車後步回公司途中快快看完,原來有關家庭成員借貸問題,得到這位blog友的同意,以假名分享一下。
Ken電郵:
小弟這幾天心情有點沈重,是關於我爸爸的財務狀況。看書看blog記得止凡兄的親朋戚友也遇過財務上的問題,所以希望藉著今次向你吐吐苦水。文章可能比較長,希望你有耐性看完。
先說說背景,我爸爸是一位退了休五年的紀律部隊人員,他是一位很勤力,也很愛家庭的人,在這方面毫無疑問,但這幾十年來的財務狀況卻不是很好。經爸爸和媽媽口中得知,爸爸在二十,三十年前財務已經有問題,經常碌爆卡、透支、卡蓋卡、私貸(bad debt)。我現在22歲,他在我小時候十歲八歲時負債情況最嚴重,儘管是公務員,職級也不算低,但他一出糧便要把大部分錢去還債。
他在我現在長大後才告訴我當年的辛酸事,財務壓力很大,甚至有一刻不想活下去,幸好他沒做傻事。我媽媽當時是一位中小企公司的行政主管,財務上跟爸爸不同,會儲蓄,也不大洗。媽媽也不喜歡看到爸爸這樣的財務狀況,他先後也向媽媽、公公借過幾十萬。有一次爸媽為了金錢和教仔吵架,媽媽氣得回加拿大親戚家住了一段時間,當時我不到十歲,我還以為媽媽去旅行,到長大後才知道原來是這樣。
可能公務員借貸比較容易,爸爸不斷債冚債,雪球愈滾愈大,終於挨到退休了。退休金一百多萬,另外每月萬多元長俸。當時他欠銀行共八十萬,還了銀行債務,親朋戚友街數後,餘下幾十萬。他終於鬆一口氣,也經常告訴自己不會再走以前的路。
退休到現在五年了,但上年又開始借銀行私貸,早幾天跟我說現在有兩張信用卡各一萬的信用額也碌爆了,現在透支了幾個月,同時也有2條私貸,每條二千幾。他問我借錢,我考慮了一天,借給他一萬二。
其實我有點生氣,心想,為什麼還要重複走錯的路?不過我念在父母養育之恩,他對家庭也很盡責,所以才幫他。不知道止凡記不記得我在銀行信貸部門工作,而且幾年前18、19歲也碌爆過幾萬元信用卡。我相信令我勤於學習理財投資主要原因是自己錯過,想改變,也從爸爸的例子看到財務搞不好的後果。
現在的我不算非常成功,但至少覺得還可以吧,一路有進步,由TU紀錄H級升到A級、進修工商管理、先後進了銀行信用卡部門和貸款部門工作、也幾個月前也買了物業,現在也積極研究財務報告,日後打算開公司做生意。
如果爸爸情況繼續差下去,我不知道還會否幫他。其實我也不知道他為何經常欠債,他不是花天酒地,賭錢那種,很奇怪,都不知他如何搞成這樣,是財務智商的關係嗎?他沒有弄什麼excel財務報表,也沒有會計finance的概念,更別說投資...
謝謝你看了我的長篇大論,希望止凡兄作出一點看法吧。
止凡回覆:
很高興收到你的電郵,更把你的私事跟我分享,這問題主要是身邊人有財務問題,我對這事情的確算是有點經驗吧。
其實,親戚財務出問題,幫不幫忙好,我的答案是肯定要幫,就算朋友也一樣。問題在於怎樣幫,幫忙不是只有借錢方法,我認為,借錢這個方法是最不可取的,若你用了這方法,基本上可以肯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不借錢,不代表幫不到忙,你可以以你的財務知識與他好好分析問題,就你爸爸的個案來看,不還錢,最壞打算是什麼呢?破產?破產又有什麼問題呢?一名退休公務員,一萬多元的長俸,搞破產不算是有太大的影響吧。
若幫手還款,之後你能控制到他的花錢模式嗎?我曾花了很多精神幫親戚計劃日常開支,建議記帳,想開支效率,從此親戚慢慢學會控制生活支出。這控制權的操作多只能在你出手幫助時談判,若你對你爸爸還是沒有財務控制權的話,這又難以利用此方法。
兩父子,坐下來好好討論與分析,讓他知道你的財商,讓他信任你,讓他明白自己的問題,這比直接借錢給他更好。賭根、對支出沒有控制能力,這些個人習慣都是很難改變的,一就是要出大事,一就要被控制,若兩者都沒有發生,而每次都有你出手相助的話,下次必會重復。
後記: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絕對相信最難解決的問題不會在公司發生,往往是在家中或朋友之間發生。阿Ken很好,願意跟我與大家分享他的問題,當然,這又可能因為大家在網上平台,交流多了,像個知己但又沒有親身見面,自然能暢所欲言,沒有太多顧忌。我不清楚大家有否遇過此類問題,又或者有否更高明的思考及解決方法,不妨分享一下。又或者,往後你又遇到什麼問題之時,不妨寫過來分享一下,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說不定大家討論了你沒有想過的點子,令你頓然有所領悟,輕鬆解決問題。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