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投行標誌著全球金融新格局開始形成」 訪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聶慶平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789

無論從經濟增長,還是地緣政治,還是歐亞一體化發展,都要求建立一套中國與亞洲國家融合發展的國際金融範式。

要採取更具包容性的發展模式,國家不分大小,經濟不分強弱,相互尊重,遇事共商。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聶慶平,曾任職於中國證監會、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司,對中國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新體系有著密切觀察,他認為這標誌著舊範式走向終結、新範式破殼新生。2015年3月28日,聶慶平就此話題接受了南方週末記者專訪。

南方週末:目前已經有52個國家和地區申請加入中國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AIIB),基本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會員國數量相一致,如何看待這一出人意料的結果?

聶慶平:我把這件事看作一個標誌,它標誌著一個嶄新的以中國為主導的全球化金融格局和全球化經濟發展方式開始形成,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世紀的全球金融格局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舊範式,它體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建立於1944年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支柱。第二,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美國擁有IMF最大投票權,可以說是一票否決權。IMF的目標主要是維持國際貨幣的穩定,是一

個救助組織,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生貨幣金融危機時,它可向該成員國或地區發放貸款,提供援助。第三,成立世界銀行,支持基礎設施發展,包括馬歇爾計劃,幫助貧窮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等。

這個範式在20世紀50年代前是成功的,但20世紀後半期,這個範式就不太成功了,表現在美國經濟相對衰落,美元對黃金1971年脫鉤,1974年美國開始允許各國貨幣兌美元匯率自由浮動,美國對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基本上就不承擔它的大國責任了。

南方週末: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這個體系搞不下去?

聶慶平:我覺得有這麼幾方面原因:第一,舊範式的市場化原教旨主義理念和普世價值觀導致了全球金融的不穩定。當新興經濟國家出現貨幣危機,需要獲得IMF援助時,IMF開出的藥方就是受援國必須開放市場,實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以及緊縮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50年來實踐證明,這一藥方並不成功。新興市場國家接受這個藥方就遭受金融危機。20世紀7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機,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機,80年代後期的日本金融危機,90年代後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都證明了這點。

第二,舊範式下全球化和自由化使新興經濟體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新興經濟體過早被迫實施金融自由化,國際資本自由流動使得新興國家因資產價格急劇波動而帶來財富損失。亞洲開發銀行統計過,1997年之前東亞國家人均GNP與美國比達到60%左右,但金融危機之後回落到30%左右,這是一場資產運作的浩劫。索羅斯在《開放社會》這本書裡就說,戰後國際金融體系就像一個巨大漩渦,漩渦邊緣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都會被中心國家絞殺或吞噬。

亞投行得以在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颳起旋風的另一方面原因,在於美國主導的舊國際貨幣體系的失效、式微與改革惰性。 (東方IC/圖)

第三,舊範式的國際貨幣體系也因「特裡芬難題」而難以為繼。美元的高估和超級寬鬆的信貸政策,對美國也是個危害,美國不具備足夠的商品製造能力來支撐這個體系,到了2008年矛盾掩蓋不住了,變成了全球性危機。

此外,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還是與意識形態掛鉤的,它在推行時,接受援助的國家必須接受西方民主觀、價值標準,文化也要改變。但世界是多樣性的,世界文明之間是存在差異的。非要其他文明在文化與意識形態上都要接受基督教文明價值觀,也是衝突的。

因此,20世紀以佈雷頓森林體係為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雖然還在繼續維持,但已不能滿足全球新的發展要求了。

這套舊範式不符合發展中國家利益,改革停滯不前,大家只好另起爐灶。G8、G20都提出過金融改革,包括增加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印度、俄羅斯的投票權份額,但遭到美國國會否決。IMF之所以玩不下去,是因為它又想讓新興國家掏錢,又不給人份額和投票權,世界上哪有這種好事。

南方週末:那麼新範式是什麼?

聶慶平:習總書記倡導的「一帶一路」,中國成立亞投行和金磚銀行,是一種引領21世紀金融全球化的新範式。

新範式的特點:首先,全球金融與經濟合作不以意識形態為前提,不以事先建立一種標準為先決條件,而且以不出現大的金融動盪為前提,互利共贏。其次,中國在新的範式下真正建立多邊關係,尊重全球其他國家的差異性。再次,以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和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為要務,根據亞洲經濟發展需要進行金融投資與合作,這是很好的經濟發展契機。

正是這種新的價值觀,新的經濟互聯互通的範式,得到了其他國家的認可。

南方週末:為什麼是中國來主導這個新範式?

聶慶平:目前只有中國具有探討全球金融化新範式的能力,日本經濟還在衰退,歐洲沒有走出債務困擾,俄羅斯在原油價格下跌後經濟危機揮之不去。從GDP總量、外匯儲備等看,目前有可能帶來新範式改革的只有中國,關鍵是中國有13億人的消費市場,這是全球增長的動力。

同時亞洲經濟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它佔全球經濟比重的25%,人口50%以上。將來經濟發展的重心畢竟是在人口眾多、經濟水平又有待提高的亞洲地區。為什麼這麼多國家要加入亞投行,因為如果它不進入這個體系,就無法分享整個亞洲經濟發展中的機會,亞洲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一路一帶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設備和產品,有巨大的商機,德國的製造業,英國的金融市場,俄羅斯的資源,中國的勞動力和資本,大家都有所長。

所以無論從經濟增長,還是地緣政治,還是歐亞一體化發展,都要求建立一套中國與亞洲國家融合發展的國際金融範式。這些任務在舊有的範式裡是完成不了的,這時候中國只能在不影響舊範式的前提下,提出新的範式。

南方週末:中國要成功地主導新範式,需要做好哪些事情?

聶慶平:第一,從實體經濟入手,通過亞投行和絲路基金,調動整個區域內的資金,特別是社會資本,形成中國與亞洲其他經濟體共同推動基礎設施發展的經濟合作模式。第二,採取具有更包容性的發展模式,國家不分大小,經濟不分強弱,相互尊重,遇事共商。第三,人民幣逐步國際化,中國已經是貿易第一大國,無論從規避外匯市場風險,還是從簡化外匯兌換成本來看,中國與別國的貿易往來不必非要用第三國貨幣作為結算貨幣。第四,遵循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公司治理結構、運行規則、交易方式、理念、標準和規則。中國也不是一張白紙,中國是世貿組織和眾多國際金融組織的成員,對國際規則和最佳實踐都有深刻理解。第五,進一步放開外匯管制,允許國際資本自由流動,政府監管實施負面清單,通過自貿區推動與國際進一步接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