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告訴你, 現在有多少萬億來炒股了 核心結論: ①指數疊創新高,增量資金入市已毋庸置疑,銀證轉賬、融資余額、股票基金份額、滬股通流入額15年來共增1.9萬億。 ②對比09和07年高點時PE、換手率、交易活躍度,當前市場熱情還處於早中期,入市資金主體是超級大戶,中小散戶進場仍慢。 ③積極擁抱牛市,價值股如金融地產、成長股如互聯網先進制造是中期主線,前期輪漲後短期略偏價值股,主題看大上海。 大數據告訴你牛市在途 上周上證綜指振奮人心地站上了09年以來的高點,增量資金入市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我們一直強調,這是增量資金入市的牛市,本文我們再列數據、擺事實探究增量資金入市的節奏、市場的情緒。 1、增量資金入市,真真切切的牛市 堅定認識:增量資金入市的牛市。 上證綜指終於創09年8月以來新高,這是熬了5年迎來的牛市!15年初市場熱議重回存量博弈,兩周前還有人擔心大小齊跌,這一切隨著指數新高不攻自破。我們一直強調,14年7月行情已由存量博弈市演變為增量趨勢市。14年6月《撥雲見日——2014年中期A股投資策略-20140624》開始看多,從未動搖。14年8月上證綜指2200點徘徊市場分歧很大,《海內外牛市基因探秘系列1-3及總論PPT》4篇報告,指出無需糾結於GDP,以過去70年長視角看方法論需完善。14年10月上證綜指2300多點時市場分歧再次加大,《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鮮明指出,市場短期波折源於心理,牛市未變。15年來《越過山丘,美景盡收——金融繁榮到實體改善》、《資金入市詳解1-4》、《走向共和》從金融實體關系、資金入市、風格角度再次闡述此輪牛市的邏輯、特征,《市場的幾個認知陷阱》回答了市場的疑慮,《邁向新高》提出上證綜指、創業板指將齊創新高。 增量資金入市的三大邏輯被強化。 14年7月增量資金入市,是本輪牛市起點,12年12月-14年中創業板的結構性行情是牛市“引橋”,他們是轉型的未來、方向,好比02-05年機場、港口是05-07年牛市“引橋”。增量資金入市源於三大動力:起點是利率下行、催化劑是改革加速、防護欄是穩中求進,詳見《撥雲見日》、《旭日東升》。大類資產配置轉向股市不會輕易結束,當前中國居民財富配置中股市占比僅3%,遠低於美國的29%。 近日市場再創新高是因為這三個要素正在強化: 第一,財政部萬億存量債務置換有助利率中樞下行,17日央行逆回購招標利率下行10bp,利率下行趨勢更明確。 第二,上海、安徽等地國企改革提速說明改革進程正在加快。 第三,英國等歐洲多國近日宣布申請加入亞投行,穩中求進的轉型之路推進。此外,“兩會”期間央行、證監會等領導對股市表態均積極,證監會3月20日新聞發布會稱“近期股市上漲是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未來股市的平穩健康發展,對於增強經濟發展信心,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意義重大。”管理層對股市態度積極有助提升風險偏好。往年3、4月市場多變盤,原因無外乎政策從緊和經濟增長回落。今年一方面宏觀政策偏積極,已經降息2次、全面降準1次、15年財政赤字率調高至2.3%,總理說工具箱里工具還很多,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增長預期本來就低,一致預期1、2季度GDP同比7.1%、6.9%。 ![]() 2、大數據顯示,資金入市才開始 增量資金入市的趨勢已經確立。 14年股市最大的變化不是指數漲多少而是生態環境變化,由存量博弈市變為增量趨勢市。我們用幾個代表性的指標測算到底多少資金流入,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代表散戶資金)、融資余額(代表杠桿資金)、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份額(代表機構資金)、滬股通流入額(代表外資),幾項14年7月以來凈增長分別為20147、9329、468、1223億,總計31168億,同期A股自由流通市值增長82921億,比值為37.6%。15年以來各數據為分別為13680、3397、1412、477億,總計18967億,比自由流通市值增量為54%。 熱情仍在早中期,資金入市才開始。 上文數據可見,入市的新增資金主要來源於散戶、杠桿資金。證監會3月20日新聞發布會上提到,15年來自然人投資者交易金額占全部交易金額的90%左右,這個比例高於07年來的均值84%,兩組數據互相驗證。《15年策略之資金入市詳解1-4》中我們詳細分析了潛在的入市資金規模、資金入市的節奏特征。當時總量上我們測算潛在入市資金約5萬億,市場驚呼過於樂觀。現在對比看,我們當時5萬億中對個人投資者的儲蓄搬家保守測算1萬億,而15年來銀證轉賬凈增長已經1.368萬億,可見5萬億的預測仍是低估。換個角度,從資金入市節奏和熱情分析,之前報告我們分析指出,現階段的增量資金主要是個人投資者中的大戶、超級大戶(賬戶規模1億以上),他們多是男性職業投資者,善於用融資等杠桿工具,因此當前主要是“大叔”入場,代表中小投資者的“大媽”(賬戶規模50萬以下)才開始慢慢入場。對比當前市場與09年8月4日、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高點時,全部A股PE(TTM)分別為19.9、36.1、53.5,年化換手率分別為387%、489%、903%,交易活躍度(單周參與交易的賬戶數/總賬戶數)分別為12.5%、19.2%(07年無此數據)。市場面數據可見市場的熱情還處於早中期。 ![]() 3、積極擁抱牛市 牛市要積極。貨幣、財政政策偏松對沖經濟風險,且市場對經濟下行預期充分,地方債務置換、改革提速、政府鼓勵呵護股市積極發展,多方面因素將助推大類資產配置繼續轉向股市,市場將向著更高、新高邁進。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合約4月16日正式掛牌交易,不會改變市場原有運行趨勢,海外的歷史可驗證。歷史數據顯示,牛市中(如05年6月-07年10月、08年11月-09年月)基金收益率低於上證綜指,而熊市中(如09年8月-12年12月)、震蕩市中(如12年12月-14年7月),基金收益率戰勝指數。究其原因是,專業投資者選股能力強,而牛市中因市場情緒高漲,個股之間漲幅差異小,過於註重基本面反而容易錯失機遇。 價值成長輪漲,短期略偏價值股。 我們一直強調增量趨勢市里價值成長唇齒相依、輪番上漲。以14年7月作為行情起點,上證50、創業板指、中證500、中證800漲幅大體均衡。價值股如利率敏感的金融地產、成長股如創新方向的互聯網先進制造是全年主線,二者前期輪漲後已重新趨於均衡。未來行情望類似14年7月-11月的共和特征,考慮到前期成長股表現更為醒目,預計短期價值股略占優。而且金融地產行業基本面有新亮點,從近期股市成交兩、融資余額增長來看,預計券商3月份業績同比、環比均大幅度提高。本周開始地產月度累計銷售首次轉正,多地二套房公積金首付比例下調至20%,銷售恢複望繼續。 主題仍看大上海、大環保。 自我們3月4日報告推薦以來,大上海組合表現優異。上海是經濟重鎮、股市票倉,從自貿區到國企改革,改革轉型中上海已在發揮領頭羊、試驗田作用。伴隨國企改革提速、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方案出臺以及迪士尼的開業,大上海主題將持續發酵。個股如國企改革的申達股份、申能股份、隧道股份、上海三毛,產業升級的上海機電、華昌達、愛建股份,產業園的張江高科、市北高新,迪士尼的豫園商城、美盛文化、春秋航空,詳見《大上海專題系列1-4》。 “水十條”仍將有望催化環保板塊行情,且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十三五補貼、充電樁、電動大巴政策、深圳大巴招標等也有望陸續落地。公司如東源電器、比亞迪、多氟多、拓邦股份、松芝股份、萬邦達、首創股份、碧水源、理工監測、興源環境、南方泵業等。 ![]() 文章來源:海通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