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供應鏈恐崩潰 面板失先機 三星新一代機皇來了 卻埋下兩大隱憂

2013-03-25  TWM
 
 

 

紐約時代廣場上,新一代Galaxy S4來了。

三小時後,三星電子股東會上,執行長權五鉉卻板著一張臉。

究竟為什麼權五鉉笑不出來?他在擔心什麼?

撰文‧賴筱凡

就在三星股東會前三個小時,位在地球的另一端,紐約時代廣場上,大大的「BE READY 4 THE NEXT GALAXY!||準備好迎接下一代Galaxy(銀河機)手機」廣告高掛,從全球各地飛來的媒體記者們則早就在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外排隊等待,因為三星最新一代的智慧型手機Galaxy S4,這天就要登場。

然而,新品發表會的熱鬧氣氛,卻沒有感染到三星股東會,從頭到尾都板著臉的三星電子執行長權五鉉,反而在向投資人大談今年的保守策略,究竟他們在擔心什麼?

三星集團過去二十年實施最徹底的文化,就是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的「危機經營論」。因此,當三星智慧型手機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三星也開始意識到危機感,攤開去年第四季三星營收組成,以手機為主產品的行動通訊部門(IM),就貢獻五五%的營收,三年前,這個數字僅二九%。

挑戰一:緊掐智慧型手機所有利潤三星供應鏈暗潮洶湧離心離德智慧型手機的成功,確實為三星帶來龐大的利潤,在高度垂直整合的經營模式下,Galaxy系列手機的零組件,多半是自家生產;所以,三星智慧型手機連續兩年狂賣超過五億支,利潤幾乎都留在自己家裡。這樣的經營模式看在一名國內科技廠大老眼裡,他大膽預言:「三星盛世要結束了。」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都將利潤緊握在自己手中,不與其他供應鏈分享,當所有供應鏈都將它視為攻擊目標時,自然不願把最好的技術、產品與三星分享,創新也將隨之受限。」這位科技大老直言,蘋果往往能有最創新的技術、最好的零組件,除了願意出高價買技術外,原因就在蘋果將利潤與供應鏈分享。

然而,三星卻將所有利潤一手掐住,「在科技產品日新月異的狀況下,你如果不能再給消費者創新感,消費者很快就會背你而去。沒有新技術的支援,三星單靠自己,能維持多久?」該名科技大老說。

三星也感受到空前的危機感,「他們一方面向高通招手,誘之以利,透過增加高通晶片的採購量,進而要求高通將部分代工訂單,從台積電轉到三星來。」一名半導體分析師說,這種挖牆腳策略,就是希望在蘋果抽走處理器代工訂單後,能用高通訂單來補。

挑戰二:OLED開發踢到鐵板三星電視失先機 台、日面板廠抬頭另一方面,在三星電子同樣是獲利貢獻雙箭頭之一的電視部門,在權五鉉的營業報告裡,也聽出一些玄機。「我們的電視部門,連續七年都是世界第一,今年也會繼續維持。」對比權五鉉大篇幅報告手機的成長性與爆發力,提及電視部門卻只簡單帶過。

近年來,三星一直將電視部門的重要研發主力放在OLED電視的開發,開發時間與成本都不斷在增加,除了去年八月短暫在德國iF展秀出一天,隔天就宣稱產品被竊,迄今未能見到有更多進展。

反倒是今年面板產業最熱門的4K(超高解析)電視,在台、日面板廠相繼推出後,三星才慢一拍推出,這一來一往的落差,就讓率先開發出4K電視的群創,足足領先三星有半年之多。根據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4K電視面板出貨量將上看二六○萬片,換句話說,三星能分到的餅則相當有限。

在三星的所有策略裡,「搶占先機」是很重要的事,「過去幾年的面板業,都是由三星在領先制訂規格,把毛利最好的前六個月都先賺走。」群創總經理王志超不諱言,以前的台灣面板業,都只有在三星後頭追的分,直到4K電視,才讓這樣的競爭態勢扭轉。

於是,去年三星開啟一連串的組織改造,不只將過去兩大部門鼎立,改成三大部門共同營運,甚至有三位執行長一起向董事長報告,就為加快營運速度。

「面對危機,就是改變與速度。」權五鉉這麼在股東會上宣示,因為市場不斷地在變化,所以三星的應變能力要更快,經營要更有彈性。權五鉉很清楚三星的處境,就是越在獲利創新高的時候,越不能鬆懈。

若說三星是這二十年來最成功的科技公司,應該無人能出其右。三星沒有蘋果故執行長賈伯斯這般的鬼才,而是靠著高度執行力與危機感,讓三星形塑了今日的帝國。

如何再靠李健熙的「危機經營理論」,讓三星再次攀登巔峰,端看三星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關。

巔峰之後,三星能稱霸多久?

挑戰1.成也手機,敗也手機?

三星手機部門營收貢獻日益倍增,埋下營收過度集中的隱憂。

挑戰2.OLED能讓三星電視再起?

近年三星將研發資源集中開發OLED電視,至今未有顯著進展,給了其他競爭者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73

線上線下兩套“遊戲規則”讓傳統進口商欲說還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1/4570053.html

線上線下兩套“遊戲規則”讓傳統進口商欲說還休

第一財經日報藍之馨2015-01-30 06:00:00

當拋棄傳統渠道的跨境電商們在稅務、監管上享受優惠加速狂飆、攻城略地同時,仍在線下實體店打拼的傳統進口商,卻依然徘徊在商業舊世界的秩序當中。

[“我們在推廣的時候花了很多錢,而我們推廣什麽,網上就會立即賣同款產品。因為無需繳稅,也並不花費推廣費用,他們的價格更便宜,這樣長期發展的話會危害整個商業環境。”]

想一想,在海淘、海外代購等跨境電商大發展的時代,除了較高的租金、人力成本,還有什麽會讓傳統進口商感到焦慮?

答案是線上、線下兩套“遊戲規則”——當拋棄傳統渠道的跨境電商們在稅務、監管上享受優惠加速狂飆、攻城略地同時,仍在線下實體店打拼的傳統進口商,卻依然徘徊在商業舊世界的秩序當中。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國際知名奢侈品中國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線上、線下兩套遊戲規則不僅損害了傳統進口商的利益,更為嚴峻的在於它對未來商業生態的無形破壞力。

奶粉代購商的故事

在淘寶上搜索“代購”兩個字,顯示有1932萬件寶貝供選擇。此外,各大電商平臺都紛紛開通國際頻道,如天貓國際、京東國際。

源於2013年,商務部等部門對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的政策支持,當年起,通過直郵、保稅進口的方式,上海、廣州等7個城市開始試點跨境電子商務保稅進口業務,在滿足了消費者對海外物美價廉商品的需求同時,跨境電商也迎來大發展時期。

而早在國家出臺鼓勵政策之前,海外代購的商機已被很多人捕捉。蕭木(化名)就是這批人中的一個。早在4年前,他與英國的朋友合夥,在淘寶開店賣英國奶粉,他負責維護淘寶店,英國夥伴負責備貨發貨。4年後,月銷量從幾罐變成了近萬罐,英國的團隊發展到了50多人。

蕭木的模式很簡單,在淘寶店上接單後,他將顧客信息發給在英國的夥伴,然後英國夥伴直接從英國以個人物品名義郵寄給中國顧客。正常的話,一到兩周顧客就可收到奶粉。一般來說也不會產生稅費,除非在過海關時被抽查到,顧客需要繳交10%的稅費。

一罐英國愛他美奶粉,英國拿貨需9.9英鎊,約100元人民幣,蕭木的店賣170元。如果被海關抽中了,海關按照200元的價格抽取10%的稅,也就是說顧客買一罐英國愛他美奶粉只要170元~190元。而在實體店買,至少要250~300元。

原本打算積累一定資本後,從線上轉線下,拿下某品牌在中國的代理權,但蕭木最近放棄了這個想法。“線下超級麻煩,光有錢不一定能搞定。”蕭木對本報記者說。

蕭木表示,以法國達能集團下面的愛他美品牌為例,達能在上海已有公司經營多美滋品牌,“達能不可能再把愛他美投入到中國來,讓自家兩個產品競爭,愛他美產量也不多,也沒能力供應中國這麽大的市場。”蕭木說,

比之競爭和市場的考慮,讓蕭木更為顧慮的是,要想正規在中國賣英國愛他美,首先要拿到達能集團的授權,然後拿到商務部的批文,接著去商標局註冊、檢驗檢疫,搞定所有程序後才能進入中國。

“這不僅需要雄厚的資金,可能還要‘關系’。”蕭木說。

使蕭木打消走線下渠道想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國內一般貿易進口所需流程太長,規定也太細,比如,產品包裝如果有更新,必須重新接受審核。“加了一行字都是要審批的,不然不能上市。”蕭木說,英國奶粉一年一般會進行兩次包裝升級,換了包裝剛進入中國馬上又要花錢走流程。

而這些情況,線上不會碰到。蕭木形容線上貿易是“短平快”。

兩套“遊戲規則”

蕭木的雙重考量之下,傳統進口商也不輕松,它們皆來自於線上、線下兩套“遊戲規則”的挑戰。

本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東部某城市商委不久前給商務部提交的一份有關跨境電商與傳統零售市場的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跨境電商務具有明顯的市場競爭優勢,給境內從事零售業務的內外資企業造成了巨大經營壓力。

上述報告指出,這種競爭優勢,體現在跨境電商和一般貿易進口商的雙重管理方法和標準,具體而言又有四個不同,“貿易便利程度不同”、“監管力度不同”、“產品標準不同”和“稅負要求不同”。

由此,上述報告建議商務部對跨境電子商務和一般貿易進口兩種貿易方式執行雙重管理方法和標準進行調整和優化,這在現實中也有諸多反映。

國際某知名化妝品品牌就曾因包裝上的一行字被卡住。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該知名化妝品品牌原本有一款想力推的明星產品,但剛一在各大賣場全面鋪開,工商局就勒令該品牌全部下櫃,原因是產品包裝上與在工商局註冊時相比多了兩句話。最後無奈之下,這批貨品全部轉至某大型化妝品網站降價銷售。

上述報告稱,一般貿易進口與跨境電商相比,便利程度更低,面臨的監管更嚴。

有一個極端的案例:臺灣某護膚品牌打算進軍大陸市場,但因為其產品在不斷更新,配方可能每3個月就升級一次,如果通過線下渠道進軍大陸將完全不可能,因為等某種產品審批下來都18個月了,該產品或許都已不再生產。最後這個品牌選擇通過線上渠道進入大陸市場。

上述知情人士稱,由於審批時間長,一些企業常常抱怨:“我的產品還在審批,很多消費者都已經通過代購之類的渠道買到了。”

廣東精實營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建軍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進口商品申請流程耗時較久,一般的企業都會請專業公司來代理申請,進口一個品牌通常有七八十種甚至上百種產品,每個產品都需要一個條碼,相當於產品的身份證。企業為此需要向專業公司支付每個條碼2萬~3萬元的申請費用。

一家連鎖藥妝企業的老板透露,光給這些產品申請“身份證”就投入了2000多萬元。

而在監管力度上,根據報告,國家對一般貿易進口貨物執行嚴格的管理,這其中不僅工商、物價、食藥監等部門的嚴格監管,亦有企業反映,有些省市不同條線的政府部門,還要分別對合法進口商品獨立抽檢、重複檢測,而跨境電子商務直郵進口,則將商品歸類為個人自用物品,無需實施商品檢驗。

線上線下的產品標準也存在不同。一名京東內部人士透露,現在的消費者不喜歡看到產品上有中文標識,更希望看到原廠原標。如果是外國原裝進口的奶粉,會更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稅制上的不同,也讓線上進口有更多的價格優勢。相比一般貿易進口商品要繳納關稅、增值稅等多種稅,跨境電子商務進口主要繳納的則是行郵稅,由於銷售主體為境外公司,更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

馮建軍表示,韓國彩妝進口到中國來,稅收占到售價的30%。香港同等規格的化妝品比中國內地便宜40%。造成價格差異的關鍵原因就是稅費差異。蕭木也算過賬,奶粉正規進口的稅費,合計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總共約48%,但海外直郵的行郵稅只需10%。

破壞商業生態?

不同“遊戲規則”之下,其更深遠的影響或許是對商業生態的破壞。

前述國際知名奢侈品中國區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舉例說,2014年10月,支付寶宣布與美國四大百貨公司聯手推“海外直購”。對於公司經營來說,這將產生一大堆問題。

比如,某國際品牌,中國消費者可以通過支付寶直接從美國買到,這意味著該品牌在中國的分公司將損失一部分銷售額。但是,該品牌在中國的宣傳推廣都是由中國分公司投入。

“我做了廣告,但業績最後卻是你的,”上述奢侈品負責人說,“全世界的公司都在想:我是不是不需要在中國設立公司了?”

“我們在推廣的時候花了很多錢,而我們推廣什麽,網上就會立即賣同款產品。因為無需繳稅,也並不花費推廣費用,他們的價格更便宜,這樣長期發展的話會危害整個商業環境。”某貿易公司業主、進口商品商標權人對本報記者透露說。

上述貿易公司還專門設立了負責商標侵權問題的部門,曾經有一款產品在淘寶上一天打擊了3600個侵權對象,但是“打也打不完,侵權成本太低,打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店家上架的速度”,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對這個產品削減了宣傳力度。

不同規則之下,平行進口問題也難以忽略。

所謂平行進口,即指商標所有人投放海外市場的合法產品,由他人在未經商標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進口到本國市場的行為,由於這種未經許可的進口往往與正式許可的進口平行,故被稱為平行進口。

2012年,我國首例平行進口官司在長沙審理。法國米其林集團起訴長沙兩名經營輪胎的工商戶,稱後者侵犯了米其林集團的商標使用權。這兩名工商戶銷售的輪胎雖然是貨真價實的米其林,但卻是面向歐洲和巴西市場生產的產品。

盡管上述官司以法官判決被告侵權而終,但平行進口是否構成侵權也存在爭議。大邦律師事務所龔力爾律師認為,在中國目前的知識產權領域內,平行進口行為並不一定就意味著侵害了權利人的權利,平行進口實際上是促進銷售並且打破壟斷,當然這種行為可能會影響到貿易公平原則。

國家對平行進口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2014年11月,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方案已經獲得商務部的批示。方案意味著,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可以從海外市場買下,並引進中國市場進行銷售。平行進口汽車比4S店售價便宜15%~20%。

跨境電子商務一定程度上也屬於平行進口的範疇,這種挑戰可想而知。

兩套“遊戲規則”也把高端消費“趕”到了國外。上述奢侈品負責人表示,2014年,內地居民高端消費50%~70%都發生在境外,國內幾乎沒有一個高端品牌的銷售量在增長,與此同時成本又在不斷上漲。

“以一線城市為例,一個100平方米的店面一年的經營成本約為60萬~80萬元。”上述奢侈品負責人說,“這些高端品牌做2015年的預算時都是緊縮的,裁員、關店都不是沒有可能。”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70

戰力解析》台灣隊PK中國隊,一局下兩好三壞 三振習式打法?就看蔡英文不暴投的智慧


2015-11-16  TCW

政治,需要精密的計算、推演;如果用台灣的「國球」棒球來比喻,那麼,總統,就扮演「投手」的角色,左右球賽勝負的七成因素。

一場將台灣推上大國角力舞台的「國際大聯盟」賽事,已提前開打。

現任總統馬英九,投完了馬習會這一球,即將被換下投手丘,最有機會接替他的蔡英文,是個什麼樣的「投手」?她能帶領台灣得勝嗎?

正當「馬習會」席捲全球目光之際,蔡英文卻在中部地區「馬照跑、舞照跳」,出席一場接一場的小型地方活動,營造她氣定神閒的姿態。

但眾所皆知,「馬習會」劍指蔡英文,想要為她設定兩岸政治論述的框架,以避免她背後的獨派勢力,將這些年兩岸越來越靠近的距離反向拉開。

當「台灣隊」蔡英文對上「中國隊」習近平,兩岸會是什麼樣的局勢?當蔡英文站上投手丘,她會不會演出「暴投」,讓兩岸再度陷入緊張關係?

對蔡英文而言,現在的局勢有如台灣隊與中國隊的第一局上半;台灣隊已投出兩好球、三壞球的滿球數(見一百一十一頁上圖),中國隊則是滿壘,「超級強打者」習近平上場。

蔡英文的兩個好球,第一是今年四月,她提出的兩岸主張是「維持現狀」,這是台灣民意長期以來的最大公約數,雖然很模糊,北京、國民黨、獨派、統派都不滿意,但對這四個宇也找不到更有力的攻擊點。

第二個好球是,她五月訪美,進入美國國務院;十月訪日,也獲得高規格接待。美、日的背書,讓她一路順風。

但,她也面臨三個「壞球」。

一壞球,台北市長柯文哲分別在今年三月、八月接受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中國媒體的專訪,提到「兩岸一家親」、對「九二共識」表示了解與尊重。這些會讓傳統綠營聽了渾身不舒服的字眼,卻從綠色選民裡高人氣的柯文哲口中說出,對蔡形成是否跟進的壓力。

尤其,柯文哲在馬習會後說,他認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雖然並非北京接受的一中定義,卻是國民黨在馬習會前的長期主張。換句話說,柯文哲比先前說法更進一步,接受了「一中各表」。

二壞球,是民進黨派系大老洪奇昌在北京接受對岸媒體訪問時,將中國比喻為「長大的男生」,台灣則是「小女孩」,還說男生想追女孩,「要哄哄她、騙騙她」。洪的言論眨低了台灣地位,讓綠營自家人氣得跳腳。

三壞球,就是馬習會所設定的「一中框架」。在國民黨原本的詞彙裡,講到一中」就得帶上「各表」(各自表述),否則等於「消滅中華民國」 (國際上認知的一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這次馬習會的公開致詞中,馬英九卻只說了「一個中國原則」,完全不提「各表」。

這三件事之所以對蔡英文是「壞球」,因為蔡本身自參選以來,就不斷試圖讓自己保有「中間」形象。除了「維持現狀」說,她並主動提出要參加雙十國慶升旗典禮,還為此變更原已排定的訪日時程,讓早就與日方聯繫好的幕僚人仰馬翻。

此外,外界只注意到今年九月民進黨黨慶的外國使節酒會上,首度出現中華民國國旗,事實上,早在二〇〇八年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她的主席辦公桌上,就應她的指示,擺上兩面小型的國旗、黨旗,改變歷來民進黨黨部看不到國旗的現象。

她原本向「中間」靠攏的努力,因為柯文哲、洪奇昌、馬習會都出現更大幅度的向北京示好,而遭到抵消。換句話說,台灣海峽的「中線」正在向左偏移,蔡英文想要持續站在「中間」,就會被迫對北京釋出更大的政治善意,這是綠營不易接受的事。

兩好三壞球,進入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蔡英文如何用最小的政治代價(包括台灣主權的最小幅度妥協),換取執政後兩年兩岸經濟交流的最大利益?至於習近平,則想用兩岸持續交流的籌碼,換取蔡英文在政治立場上最大的讓步。

可能首度擔任台灣隊主投的「菜鳥」投手蔡英文,有沒有辦法KO(三振)習近平這位國際賽「老鳥」的強打者?先看看場上兩位主角的戰力分析。

國際媒體經常用在習近平身上的形容詞,是自信和強勢。

他在二〇一二年十一月掌黨權,二〇一三年三月出任國家元首,沒多久就藉由強力打貪來整肅異己,並展開強力外交。連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都說,習近平是鄧小平俊一以最快速度全面鞏固權力的領導人」。

中共研究專家林中斌(曾任台灣陸委會副主委、國防部副部長),曾經準確預測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料中習近平前任的胡錦濤將會「裸退」。他指出,習近平處理對外事務的風格,一言以蔽之,就是「先強後韌」。

他舉例,去年五月,中國海洋石油公司的 九八一鑽井平台,突然在與越南有主權爭議的西沙群島進行鑽探,引起越南激烈的排華示威;七月,鑽探比預定時間提前結束;八月,越南就派特使訪華,恢復關 係;今年十一月,馬習會在新加坡舉行的前兩天,習近平也先到越南,簽訂多項合作協議。看似退讓,但北京已留下在西沙鑽井的紀錄,增強國際法上的主權依據。

此外,二〇一三年北京片面宣布成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引起國際震驚;二〇一二年日本政府宣布「購買釣魚台」,北京出動軍艦戰機巡邏、警告,升高情勢,但後來表現克制。這些例子,都反映習近平先是強力、突然出擊,接著保留轉園餘地的作風。

「先強後韌的『韌』,並不是軟,而是有彈性,有時候看起來像是退,但其實他並未放棄最早的立場,」林中斌說。

他認為馬習會突然倉卒舉行,同樣是習近平強力突擊的一例,習的「韌」則表現在致詞講話沒有新意,願意與馬互稱「先生」等形式上的彈性,「但對台灣的影響非常巨大,蔡英文要意識到,以後兩岸就是談判了,不再有讓利、惠台措施,而是拿東西去換。」

相對於習近平的快而強,蔡英文則是力求周延、寧願目標只達「八

分滿」也不冒進的類型。

她演說時,經常要盯著左右兩

面讀稿機,避免說錯話,或說出超過預定發言尺度的話。這讓她在群眾活動中不容易激起熱情,迴異於民進黨常見的慷慨激昂政治明星。

經過多次參選、輔選的經驗,加上競選活動SOP(標準作業流程)化,透過播放影片、演唱、點燈、排隊合照等方式,才讓她的場子比過去熱烈許多。但是,她的諸多發言,依然要「照稿念一才安心。

而且,她的稿子內容經常四平八穩,波瀾不興。對創投業者提金融政策,她不說「我主張」,而是「根據學者專家建議」;對年金改革,她不提具體方案,而是「執政後召開年金國是會議」。

蔡英文曾解釋過自己的言論為何經常被質疑「空心蔡」、講不清楚,因為她認為台灣社會對許多事情沒有共識,「如果任意去打破它在模糊之間的共處之道,社會就對立了。」她知道,人民期待她能堅決的提出一個解決方法,但她想要在和諧的狀態下解決問題。

蔡英文的謹慎,能夠抵擋得了習近平的強勢?

林中斌曾在蔡英文的陸委會主委任內擔任副手,他觀察蔡有一個特質,「她表面的弱象,是她真正的強項,」意思是她會讓對手看輕、疏於提防。他舉例,蔡在二〇 〇〇年初次入閣接掌陸委會,二〇〇八年初次接任民進黨主席時,黨政界多半不看好,認為她很快就下台,結果她卻能做出成績。

去年三一八學運時,她被批評沒有作為,卻大受學生歡迎,當時曾想與她競爭黨主席的蘇貞昌、謝長廷,後來均自動放棄,「兵不血刀哪!」林中斌說,別小看蔡英文。

蔡英文比習近平小三歲,比家庭背景,是「習太子對上蔡千金」。習近平雖然是中共元老習仲勛之子,但習父遭鬥爭抄家後,習近平過了一段悲慘少年。同時間,蔡英文的父親則因為修車廠、土地投資致富,最小女兒的她成了掌上明珠。不過,兩人都對家人私事保密到家。

蔡是受父親極為低調謹慎的習慣所影響,習則是因為共黨的內鬥文化而諱莫如深。

習近平經歷文化大革命,二十六歲時才從北京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開始受父親昔日同僚舊屬的庇蔭進入政界,從高官秘書開始做起。

二十六歲時的蔡英文,則拿到美國法學碩士、律師執照,正在英國攻讀國際貿易法領域的博士。蔡英文的學術路,讓她與國際主流社會容易有共通的語言。回台後,她也因這專業成為政府對外貿易談判的顧問,再成為前總統李登輝的國安幕僚。

一九九八年兩岸第二次的辜汪會面,蔡英文被李登輝指定參加,首度踏上中國,以辜振甫「英文發言人」的身分隨行,並主持國際記者會。

當時的習近平,已從福州市委書記升上福建省委副書記,與許多福建台商結交。蔡習兩人,剛好在同個階段親身探索、了解對岸。

到二〇〇一年,蔡與習分別是陸委會主委、福建省長的第二年,兩岸首度的「小三通」金廈直航,就在兩人手上完成。

這是他們隔空的第一次交手,習近平當時是對台的鴿派,蔡英文著眼於兩岸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不可避免直航,雙方很快擱置政治爭議、在半年內完成各自的內部法規,開始試點通商、通航,為日後更大幅度的直航打下基礎。

未來,蔡習兩人可能再為兩岸創造同樣的機遇嗎?

明年,蔡英文可能是台灣隊在「國際大聯盟」的「新秀投手」,其實,她過去就參加過國際大賽,只是一直扮演戴著防護面罩、不起眼的「捕手」角色。

她是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台灣政府參與國際經貿組織談判的顧問。當時的談判業務牽涉許多部會,沒有專責機構,加上不少官員在專業英語溝通、國際法律上非常仰賴蔡英文,使她因而有機會了解各部會的核心業務。

蔡英文的表姊、競選辦公室主任林美珠,當年恰好代表內政部參與中美智慧財產權談判,「她表現很沉穩,各部會業務都摸得很清楚,甚至還會修改談判文件上不夠優雅的英文用詞,」林美珠說,當年蔡英文雖然很年輕,但大家都服她。

由於我方主談人經常在談判當中向她諮詢、確認,她儼然成為低調的主導者。

就像是捕手的別稱——「場上的教練」。

國際棒球總會亞洲特派王雲慶分析,捕手通常是全隊最聰明的人,必須綜觀全局,掌握對手與隊友的動態,並與投手合作。

如今,蔡英文從蹲低姿態的捕手,變身為球場上最聚焦的投手。「雖然現實上不太容易從捕手轉成投手(因訓練須趁早),但捕手的心理素質其實很適合轉投手,」王雲慶說,捕手最須冷靜,投手最須穩定。尤其打國際賽,要有極大的抗壓力,蔡英文的冷靜特質,有助於穩住台灣隊。

習近平則以經驗取勝。他擔任元首近三年,國際外交出擊已好幾回。例如他常見的,帶著鉅額採購承諾出訪,被美、英等大國奉為「財神」;以及去年北京主辦亞太 經合會(APEC),他營造美國總統歐巴馬等國際領袖,逐一出場與他握手的「萬邦來朝」畫面,還刻意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擺一張臭臉,在「國際表演賽」唱作 俱佳。

近年的國際局勢中,由於中國隊經常威脅到美國隊這支大聯盟常勝軍的地位,使得台灣隊獲美國隊、日本隊協助,壯大聲勢,也有利於掌握中國隊的戰力情報。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裘兆琳分析,美國在上一次台灣總統大選前,正好醞釀亞太再平衡政策,時任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首度公開表示「台灣是美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裘兆琳說,「過去從來沒有美國國務卿這樣子說台灣,頂多只有稱讚台彎的民主而已。」

隨著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爭議加劇,到了今年五月下旬,蔡英文訪美前夕,美

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董雲裳(SusanThornton)更提出新說法:「台灣是美國在亞太的cital partner夥伴)」。裘兆琳分析,美國將外國夥伴分為一般性」、「最重要」及「極重要」幾個等級,通常「極重要」是指與美國的生存、戰爭有關,顯見台 灣戰略地位的提升。

習近平倉卒拋出十一月的馬習會,許多國際評論也直指,他是因為不久前美國軍艦高調巡弋南海,所以在戰略上拉近台灣,把美國在亞洲的再平衡,「再再平衡」到中國這邊來。

台灣隊在強國夾縫中,如何生存?馬習會前夕,許多人也注意到越南的手腕。

習近平前腳剛踏出越南,日本防衛大臣就到越南國防部拜會,雙方釋出日本軍艦可望停靠越南在南海軍港的訊息。

蔡英文有沒有能夠讓台灣左右逢源的功力?

習近乎願意和馬英九互以「先生」相稱,這種面子降格問題,是他這強國領袖的一大讓步。林中斌解讀,這代表習近平對內權力已穩固。

相對的,蔡英文必須取得台灣內部的充分信賴,才能化解習近平對她的壓力。

林中斌認為,蔡英文對兩岸的說法、姿態,要修正到北京認為可以來往的程度,維持兩岸經貿,才能獲得經濟成績單,以利於四年後連任。亦即她的路線要繼續往中間調整,但因黨內必有反對

聲音,此時她的治理能力就是關鍵。

他舉例,就像陳水扁二〇〇〇年上台時氣勢正旺,對北京釋放「四不一沒有」的善意,黨內縱有反感也不敢說,但後來國內治理出狀況,支持度下滑,就被黨內牽制,無法再走中間路線。「蔡英文也會面臨同樣考驗,」林中斌說。

如果習近平不能接受蔡英文,「他會用不傷及一般台灣選民的方法,對付蔡英文,也就是只打民進黨、不打台灣人民,」他補充,這可能包括拔掉幾個台灣邦交國,因一般台灣人對此沒有切身利害感。或是,選擇性的讓大陸觀光客繞道,讓堅持台獨的綠色執政縣市長,受到經濟的懲罰。

「碰到打擊沒有死角的強打者,投手必須非常精準的控球,」王雲慶說。蔡英文要能運用不同的球路,去混淆、試探習近平的底線,但又要避免讓球落在習近平的打擊區。

就像去年列入大聯盟名人堂的「控球大師」麥道斯(Maddux),身材瘦弱、球速不快,起初不被看好。但他卻能運用智慧投球,不求快,但求讓球準確落入好球帶,是大聯盟知名的長青投手。

兩岸進入如履薄冰的「政治深水區」,一個字句的讓步,可能讓台灣在國際政壇失去任何立足點,但一個字句的固執,卻也可能讓台灣在全球經貿上寸步難行。此時的台灣,最需要冷靜、精準、不暴投的投手。

台灣民意對兩岸關係呈現「政經分離」的兩極發展。一面希望從兩岸經濟交流中獲利,一面希望距離「被統一」越遠越好。在陸委會每年三次的定期民調中,贊成統一的民眾一直只有一〇%左右,而傾獨約二五%、維持現狀近六成。

因此,台灣人民最希望兩岸能拖延政治談判、遠離深水區,永遠維持現狀。

換句話說,下一位中華民國總統,最好能夠拖住善於突擊的習近平,不斷打延長賽。

蔡英文能幫台灣隊爭取到多久的時間?除了個人條件,還要看她的民意後盾有多強、能否控制「豬一般的隊友」。

期待她有智慧、夠精準,當一個能讓台灣隊在國際大聯盟發光發熱、絕不暴投的控球大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