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央行:貨幣政策松緊適度 適時預調微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01

中國央行今日發布《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將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指出,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改善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多措並舉、標本兼治,著力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報告還稱,要采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認為,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釋放了三大信號:1、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寬松,外匯占款收縮,基礎貨幣缺口亟待補足;2、人民幣匯率有高估風險;3、強調物價下行壓力,以及下行過程中的風險暴露。

華創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鐘正生則認為,央行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稱降息“已經使得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有一定程度緩解”,“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並未發生變化”,表明央行仍在強調貨幣政策中性特質,未來貨幣寬松節奏或比資本市場預期得要慢。

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央行在報告中放棄了此前“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的措辭,這可能意味著房地產政策將會進一步放松。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預計,貨幣政策對地產部門會進一步友好,地產投資有望在二季度初企穩。

此外,央行還就當前的國際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彭博新聞社將要點總結如下:

1、美國加息的時點,日本和歐洲寬松的貨幣政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2、全球主要貨幣的匯率波動可能會增加,跨境資本流動可能會增加;

3、全球金融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波動性;

4、油價的不確定性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風險;

5、如果油價影響到核心通脹,那麽央行有必要調整宏觀貨幣政策;

6、2014年資本的雙向跨境流動對國內流動性造成了“比較重要的”影響。

以下為報告摘要,報告全文詳見這里

2014 年,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結構調整呈現積極變化。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繼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提高。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就業形勢穩定。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 7.4%,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 2.0%。

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面對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國內經濟處於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複雜情況,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不斷補充和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瞄準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用調結構的方式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在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增強主動提供基礎貨幣的能力,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常備借貸便利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創設中期借貸便利(MLF)和抵押補充貸款工具(PSL) ,引導金融機構向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非對稱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彈性,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兩次實施定向降準,改進合意貸款管理,發揮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的逆周期調節和信貸引導功能,新增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 構建中央銀行抵押品管理框架, 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力度,加強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鼓勵金融機構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 、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各項金融改革有序推進,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擴大至基準利率的1.2倍,簡並基準利率期限檔次;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 1%擴大至 2%,取消商業銀行對客戶美元掛牌買賣價差限制; 《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 》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金融環境,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平穩增長,貸款結構繼續改善,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有一定程度緩解。2014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 M2余額同比增長12.2%。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13.6%,比年初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 16.46萬億元。12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6.77%,比年初下降 0.42個百分點。人民銀行基本退出常態化外匯幹預,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190元,比上年末貶值0.36%。

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進入深刻的再平衡調整期。從增速變化、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等角度看,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特征也更趨明顯。總體看,中國經濟體量較大,韌性好、回旋空間大,市場廣闊, 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 近年來宏觀調控方式不斷創新和完善,通過推動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和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形成的新雙引擎結構將對經濟運行形成有力支撐, 中國經濟有望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當然也要看到,全球經濟再平衡調整過程中各板塊經濟運行和宏觀政策顯著分化,溢出效應增大,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尚待增強,結構調整過程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並伴隨一定的風險暴露,同時全社會債務水平仍在上升,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並存,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風險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總體思路,更加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改善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多措並舉、標本兼治,著力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同時,更加註重改革創新,寓改革於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 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針對金融深化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疏通傳導機制,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采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