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土豪”安邦的錢從哪里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67

安邦,這家在本土壽險市場位居第八的保險公司,今年以來無比強勢地在全球瘋狂掃貨,手筆之大令人側目。

在國外,安邦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100%股權,並購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從希爾頓手中接盤久負盛名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國內,安邦更是頻頻出手,將民生、招行、金地、金融街均收入囊中,持倉A股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

所有人都在納悶:一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保險公司,是如何迅速崛起的?支撐其在資本市場不計成本吸籌的巨額資金,究竟來自何處?

首先,有錢任性的安邦有著一幫“土豪”股東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安邦保險的前身安邦財險成立於2004年,由上汽集團聯合中石化等數家央企設立,最初的註冊資本僅5億元。不過,隨後在股東雄厚資本實力的支持下,成立之後的安邦財險接連增資,2009年時已至51億元。2011年9月再度增資至120億元。

最大手筆的註資來自於2014年。今年4月,安邦保險股東就已大手筆增資180億元,註冊資本金達到300億元。

保監會今年12月披露,安邦保險再度獲準增資319億元,增資之後註冊資本金一舉達到619億元,資本金規模躍居市場首位,遠超“亞軍”人保集團的424億元,由一家中型險企一舉跨入保險巨頭行列。

而多家媒體調查,除了股東註資,保費是支撐安邦金融帝國的另一個重要來源

今年1至11月,安邦人壽上海分公司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已達到約109億元,遠超老牌保險公司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的91億元、67億元。去年同期安邦人壽在上海分公司保費收入僅有549.26萬元,規模增加1984倍,如此暴增讓業界大為驚奇。

在北京市場前十月的保費數據中,第一把交椅依然是平安人壽北分公司,保費收入為113.9億元。而安邦人壽以原保險保費99億元緊排其後,作為壽險老大的中國人壽只有68.5億元。

保監會公布的前11個月保費數據顯示,安邦規模保費達到564億元。而2013年全年,安邦人壽原保費只有13.68億元,投資類保費為82億元。

那麽問題就來了,究竟是什麽產品如此吸金,讓安邦的保費收入突然暴增呢?《經濟觀察報》援引一家上海市場排名前三的壽險公司銀保渠道負責人的消息稱,安邦保費暴增的奧秘,在於依靠遠高於競爭者的保險和理財產品迅速蠶食市場。

下面的兩款產品就很能說明問題,據《經濟觀察報》:

閔行滬閔路一家郵政儲蓄網點的銀保產品只有一款安邦長壽利豐保險,其他都是基金產品。安邦該產品的2年期預期年化利率為4.71%,五年期為5.84%,比銀行定存收益高出不少。

該產品說明書顯示,這是一款在人身保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後,為了回饋客戶推出的自主定價、收益固定的保險計劃,一經投保利益就可鎖定。

……

在建設銀行網點,銀保渠道只有兩款產品,一個是新華人壽的惠福寶,保本保息年化收益4.5%,安邦財險的一個三年期安邦共贏三號投資型綜合保險產品的收益卻高達5.17%,比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國債都高出不少。

而兩家網點的營銷員推銷的一個共同點則是,都是純理財產品,附帶的保險全都是贈送的。

不過,這種靠高收益、高手續費吸引來的資金成本很高,對投資收益的要求非常高。而安邦的投資策略也明顯差別於傳統的做法。

與以往註重資產配置和負債久期不同,安邦對於民生、招行等公司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並購整合銀行地產等優質資產,除了股票權益類收益,還可以分享企業發展的長期利潤。

《經濟觀察報》援引一家壽險公司銀保渠道負責人的評論稱,這種激進的模式對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的要求很高,如果大的投資環境好的話,還好;否則,風險累積形成滾雪球效應,一旦投資不能覆蓋成本出現破產,這些公司將逃脫不了。

不過,另類激進、有錢任性的安邦最終是否能走出一條“顛覆之路”,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