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Peter Praet撰文表示,2015年對於央行而言將是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一年。但是如果央行現有政策無法完成維護通脹穩定的任務,ECB將毫不猶豫的“采取更多行動”。
以下為Praet文章內容節選:
Konrad Adenauer是德國二戰後的首任總統。他有一句名言是“為什麽我需要關心昨天說的事情呢?”
在我看來,這句話意味著一些情況的發展速度可能比我們預期或者能夠理解的範疇更快。我們註意到,一些傳統的貨幣政策在目前已經無法很好的發揮作用。很明顯,銀行系統內的借貸渠道已經處於“癱瘓”狀態。
盡管歐洲央行采取了合適的行動——推出TLTRO以降低借貸成本,購買抵押債等以提供流動性,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歐洲經濟似乎有所受益。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註意到,歐元區的通脹水平依然處於低位,並且有進一步下行的風險。11月的CPI已經跌至0.3%,核心通脹(剔除能源及食品價格)的疲軟顯示出整體需求難以提振。事實上,歐洲央行近期已經下調了眾多的經濟前景預期。
油價的不斷走低和長期的低通脹已經對通脹預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未來幾個月,CPI存在跌至負值的可能性。這將對央行的短中期價格穩定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貨幣政策必須及時做出回應,以確保通脹預期的相對穩定。
這也是為什麽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一直強調需要將資產負債表擴張至2012年初的水平,並且可能采取更多的非傳統措施的原因。事實上,歐洲央行及其他一些歐元區的央行已經對此展開了技術性準備工作。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及時行動。
如果我們確認的確需要額外的刺激措施,那麽歐洲央行很有可能擴大購買的資產範疇/範圍。但是我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刺激只是工具,而非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
央行購買資產很重要的一個參考意思將是這些資產是否能夠對私人經濟領域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舉例來說,如果央行購買歐元區非金融債(NFC),那麽對於整個市場來說,這種效應就十分有限。但是如果我們購買歐元區主權國家的國債,那麽影響力將異常巨大——這意味著歐洲央行已經下定決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寬松)貨幣政策。
直接購買主權債將明顯降低個人及企業的借貸成本。更高的資本比例,更低的壞賬率以及更為透明的資產負債表將更好的將央行的貨幣政策效應傳導至實體經濟之中。
但是購買主權債需要歐元區許多相關機構的批準,包括遵守歐盟相關條約的限制條件。我們將認真研究這一方面的問題。
2015年對於央行而言將是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一年。但是如果央行現有政策無法完成維護通脹穩定的任務,ECB將毫不猶豫的“采取更多行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