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很低,因此股票估值應該很高。畢竟,一個較低的貼現率意味著公司未來的現金流現值更高。而更高的收益使得股票變得更有吸引力,這是股價走高的另一個原因。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觀點。一個事實是,30多年來,利率一直在下跌,而股價在多數情況下上漲。利率和股價似乎是負相關的。這背後必然有一個因果關系。
這個觀點正確嗎?答案是不。
下圖顯示了股價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關系。目前,收益率為2.3%,2.3%的收益率曾經帶來了股市10倍的市盈率,也曾帶來了20倍的市盈率。
上世紀90年代,利率比現在更高,而估值也比現在高(橙色點)。市盈率低於10倍時,債券收益率曾經高於10%,也曾經低於3%。顯然,利率和估值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的確,自1980年代初以來,股市估值一直攀升,而同期利率一直在下跌。
但如果你將目光投向上世紀70年代,你就會看到相反的關系。利率上升了30年,而估值也大幅提升。這在當時也不難理解。當時,美國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對資金的需求量大,所以利率走高。而當時公司利潤不斷增長,估值自然升高。
現代低利率高估值的觀點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指出股市利潤與價格比(Earning Yield 市盈率的倒數)和債券收益率存在正相關關系:只要債券收益率低於股市利潤與價格比,股價就還很便宜。(這被稱為Fed Model)
但這種觀點存在問題。從事實上來看,股市的利潤與價格比高於債券收益率並不意味著股價將上漲。
很多時候,盡管股市利潤與價格比高於債券收益率,股市依然邁入熊市。下圖中的箭頭標誌著熊市的開始。
許多研究論文發現,Fed Model與股市回報率的相關性僅為15%。換句話說,Fed Model並不能很好的表明股市估值是過高還是過低。
金融博客Philosophical Economics指出,Fed Model背後的邏輯不成立。“顯然,這是一個錯誤。將估值的評價基於股市和債券的利潤上。”
股市中,公司的利潤與股價比不等於該股票的收益率。你可以以33倍於利潤的價格購買一只股票,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之後的收益率會是3%。如果股市處在下跌的狀態,你的收益率可能是0,甚至更低。如果你將股市3%的利潤與股價比和債市1%的收益率進行對比,認為你多賺了2%的收益,那你就錯了。
所以,今天低利率的環境並不能支持高估值。利率和估值之間沒有穩定的歷史關系。利率下跌不是股市上漲的原因。
這也意味著,如果利率開始上漲,估值不一定會像Fed Model暗示的那樣下跌。事實上,在美聯儲最終決定加息後,股市還會上漲。下圖顯示,在首次加息後,股市往往上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