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機構詳解港股通跨境投資風險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12

機構詳解港股通跨境投資風險
作者:時娜

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首班車——滬港通將於下周一正式開通,部分內地投資者已躍躍欲試。一些機構表示,香港市場畢竟與內地市場在投資理念、交易習慣上存在諸多差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賣港股,也需要提前做好功課,對跨境投資風險做到心中有數。

不要因T+0頻繁操作

香港股票市場允許T+0交易、沒有漲跌幅限制、大部分產品都允許賣空。這些相對靈活的交易機制,在給投資者操作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暗藏“兇機”;“不要因為港股是T+0而去頻繁操作,這樣會增加交易成本,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也就意味著一些股票可以一天跌50%甚至更多。”光大證券提醒。

買賣港股的交易成本整體上要高於內地,除券商要收取經紀傭金外,每次交易監管部門要收取的費用就高達交易金額的0.112%,而且是雙邊征收,所以投資者選股仍需謹慎,不要隨意“倒騰”。

炒小、炒差、炒新模式行不通


有別於內地投資者熟悉的喜炒小盤股、(次)新股、重組股、概念股的操作模式,在香港,每日成交總額中超過六成來自大盤藍籌股,以歐美機構投資者和香港本地財團為主的投資者,更加註重企業基本面、內在價值和成長性,而且投資者多以長期持有為主。

“香港的上市公司中,小股票估值往往低於龍頭股,切不可因此而誤認為小股票價值被低估,未來存在被炒作的機會。”中投證券指出。

A股市場中沒有股價在2元以下的股票,但港股中低於1元的股票很多,這些低價股中很多都長期被邊緣化,成交量極少。“投資港股切不可貪便宜,港股退市制度完善,購買這些股票風險很大,可能面臨‘縮股’和退市的風險。”中信證券表示。

此外,香港市場也不存在新股必漲的情況,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更大程度上是由公司質地、上市時的市況密切相關。“在香港市場炒小、炒差、炒新模式都是行不通的,內地投資者需要建立價值投資理念和長期持有策略。”國泰君安認為。

國際遊資動向須重視

由於香港資本市場完全開放、無漲跌停板限制且做空機制完善,由國際遊資來去造成的市場流動性波動遠較A股明顯,投資者必須高度關註國際遊資最新動向。

一個非常直觀的例子就是,與內地股市“恐新”不同,大型新股或優質新股赴港上市時,反而會吸引海外資金流入,且手頭有新股招股項目的國際投行也會通過唱多市道、拉升指數等方式,營造有利市況。

此外,由於試點初期,滬港通只在滬港兩地均為交易日時才開通,這意味著內地假期如春節和國慶休市時,港股仍在交易,但內地投資者無法通過港股通買賣港股。為此,為預防在此期間港股出現不可預料波動,需謹防因投資者提前減倉引發的節前港股下跌。

香港交易所總裁李小加一直強調,在跨境投資者保護問題上,最重要的其實是培養“買者自負”的態度和能力。監管者可以打擊違法行為、讓廣大投資者免受非法之徒帶來的損失,但卻不能讓投資者避免由於沒做好“功課”而造成的後果。因此參與滬港通的投資者應主動學習,充分認識跨境投資的風險。(
上海證券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