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中國安邦保險集團計劃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規模可能在20億美元左右。此前安邦因收購曼哈頓地標性建築——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而被全球投資者熟知。
知情人士稱,這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公司計劃最早2015年啟動IPO,香港是其青睞的上市目的地。知情人士還稱該計劃處於初級階段,存在各種變數。因這些信息尚未公開,該人士要求匿名。
安邦保險成立於2004年,當時註冊資本僅5億元,提供保險和資產管理服務,經過10年飛速發展目前總資產規模已達7000億元人民幣。該公司在中國各地擁有3000多個網點、2000多萬客戶。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公司信息數據顯示,安邦保險的股東包括國有企業上汽集團。
若安邦能夠在香港上市,其20億美元的募資規模將成為港股史上第二大保險公司IPO,此前最大的是2012年11月國人民保險公司36億美元IPO,第二大是2011年12月新華人壽保險19億美元的IPO。
在去年12月以一起價值136億元的招商銀行股權交易案惹人關註之後,安邦集團在今年十月又以19.5億美元從希爾頓集團手里買下紐約地標性建築——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其收購價格也是美國酒店業史上最高成交紀錄。據計算,該酒店每間客房成交單價高達130萬美元。這一交易吸引了全球市場的關註。
不過對於屢屢做出驚人舉動的保險界的黑馬——安邦集團來說,世人對其印象除了“土豪”之外,就是“神秘”。在安邦集團的官網上,也無法找到其管理層的任何信息。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6號,便是安邦集團的總部所在地,相比於不遠處的國貿中心,這兩座並不算太高的建築顯得很低調,甚至連大樓的顏色都是灰黑色。但其在資本市場中多次大手筆的動作,讓外界逐漸看到一個金融新貴隱約的帝國版圖正在形成。
附安邦集團揭秘:
金融新貴的帝國版圖
2013年12月9日,11.33億股的招商銀行股份,以每股12.07元的價格達成交易,成交金額高達136.78億元,創造了A股大宗交易的新紀錄。
這次交易的操盤方即為安邦集團。據招商銀行公告,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安邦財產保險傳統產品賬戶增持了11.33億股招行股票,累計持有12.6億股招商銀行股票,持股比例超過5%。最新數據顯示,安邦財險為招商一行第三大股東。
這也不是安邦第一次出手銀行業。從2011年以來,安邦集團低調地增持民生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以及成都農商銀行。
根據中國工商銀行和民生銀行的財報數據,截至2014年6月30日,安邦集團持有中國工商銀行5.4億股、民生銀行9.1億股,在兩家銀行的股東中均占據第七名。
安邦集團對銀行業務的濃厚興趣,並不止於二級市場的交易。2011年安邦集團戰略投資並控股成都農商行,根據媒體報道,這筆交易大約是斥資50億元獲得35%的股權。在安邦集團組織架構中,成都農商行赫然與安邦各個子公司並列。
除去投資銀行業務,安邦對房地產也頗感興趣。數據顯示,自2012年3季度以來,安邦集團多次增持金地集團股份。根據金地集團財報,截至2014年6月30日,安邦持有5.1億股金地集團股票,持股比例達到11.47%,為金地集團第二大股東。
安邦集團官方首頁上顯示,擁有7000億元資產規模的安邦集團在全國有著3000多個網點,2000多萬客戶以及海外資產管理公司。龐大的安邦帝國版圖囊括了保險、投資和銀行等金融業務。
在其集團戰略的介紹上,安邦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壯誌:安邦保險集團將發展成為以保險、投資為核心的,融銀行、資產管理、金融租賃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跨國金融服務集團。
低調的安邦掌舵者
而在三年之前,安邦保險集團還僅僅只有一家財產險公司。這家成立於2004年的保險公司,股東包括上海汽車集團和中國石化等,其快速擴張始於2010年。
2010年,安邦財險接盤在健康險市場排名倒數第一的瑞福德健康險公司,占據其總股本的的99%。收編過後,瑞福德健康險被更名為和諧健康險,安邦藉此進入健康險領域。
隨後,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此,安邦擁有財產險、壽險和健康險等營業牌照,集團化戰略露出雛形。2011年5月,安邦資產管理公司開業;同月,和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獲批。隨之而來的是國內第八家保險集團牌照,2011年,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躍成為國內保險行業大型集團公司之一。
2011年6月,安邦持股51%的北京瑞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立。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安邦集團迅速完成財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以及銀行等業務架構的搭建。
隨著安邦集團業務全面開花,其註冊資本金隨之飆升。成立之初的5億元註冊資本金,經過5次註資,達到2011年的120億元,資本實力一度位居財險業第二,僅次於平安財險。截至2014年4月1日,安邦集團的註冊資金已達300億元。
對應安邦保險註冊資本金激增的是股權構成的變化。安邦財險的發起股東上汽集團和中石化等國企股東逐漸退出大股東陣列,聯通租賃集團、旅行者汽車集團、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等民營股東逐漸上位。
在安邦保險最後一次增加資本金後,保監會公告顯示,增資後,聯通租賃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9.983%,為安邦保險第一大股東;旅行者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9.317%,為第二大股東;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8.900%,位居第三。
如此龐大的金融帝國,究竟是誰在掌舵?
2010年,在集團公司成立後,安邦財險董事長胡茂元出任集團董事長,吳小暉出任安邦集團CEO。不同於集團公司成立後在業務擴張上的引人側目,安邦集團CEO吳小暉是一個低調到找不到太多公開信息資料的人。在他的掌舵下,安邦集團正在成長為一家跨國金融集團。
根據保監會在2013年11月14日的公示,最新的變化是保監會核準吳小暉擔任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原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出任董事。保監會同時核準朱藝、陳萍、姚大鋒、趙虹、陳小魯等人在安邦集團的董事資格。
北京工商局的信息顯示,安邦保險集團的董事還包括朱雲來,劉曉光和王新棣為獨立董事。
在騰訊財經搜索安邦集團管理層信息過程中,偶然發現,2010年曾經有媒體報道過一則地王競爭賽的新聞:一家名為國恒地產的公司以26.74億元天價擊敗華潤、新鴻基、保利等公司,以高達165.5%和167.5%的溢價率收購余杭兩塊地。國恒地產背後的母公司是一家位於北京的投資公司名為國通高盛,法人代表為溫州人陳萍。
關於國通高盛的一則新聞曾出現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親切會見國通高盛董事長吳小暉一行。這意味著,吳小暉亦為國通高盛的主要管理者。安邦集團與國通高盛是否有著相同的實際控制人,還不得而知。
隨著此次大手筆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安邦這個名字已經走出國門,勾起大洋彼岸的資本市場的好奇心。不過,今後他們也許會越來越多地聽到這個名字,因為安邦已經表態,“今後將進一步加大全球資產配置的比重”,並“會將歐洲地區和北美作為重點”。(來源:騰訊財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