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痛批比亞迪、炮轟韓廠、敬佩賈伯斯 六十分的郭台銘 展現一百分的鬥志

2011-6-20  TWM




這是一場歷時七個小時的股東會與記者會,一開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對去年經營表現,自己打了六十分。

而在過程中,幾度激動拍桌、脫衣、喝水,對議題侃侃而談,展現無比的鬥志。

《今周刊》節錄重點,呈現郭台銘與媒體難得的對談。

口述.郭台銘 整理.葉揚甲、翁書婷我們跟比亞迪的官司,這個要從巴菲特說起,我本來這兩天要登個報(指與比亞迪的官司),在美國大家去標巴菲特的午餐,我本來想標,然 後去問他,你投資比亞迪是因為看好它的電動汽車,好,現在它的電動汽車做出來了,你為什麼不開呢?但是呢,我想我沒有這麼多時間。

我不能說我到底能不能贏巴菲特,你們認為他是股神,I don’t think so.(我不這麼認為。)今天(與比亞迪官司)背後有很多政治的原因,所以這個官司打到我們……(嘆氣)。你可以看到很多台商(在大陸打官司),我也跟海 基會說,這個官司如果拖下去、打不贏,那簽ECFA(兩岸經濟協議)有什麼用?

我曾經問巴菲特,什麼時候開比亞迪的車子上下班,可是巴菲特他不回答我這個問題。三年了,沒答案。他自己的助手、他的接班人也牽涉到內線交易,這種公司、這種人正派嗎?美國人、華爾街的事情,就一切對嗎?

暢談比亞迪官司

數度激動質疑巴菲特炒股

他只不過是利用他的position(位置),做一些事先、事後的(指先有內線消息再投資),有一些亞洲人把他當作股神,如果有內線交易的話,我也是神! 當一個地方都盛行這個趨勢的時候,我投資、後面跟,這就成了一個business model(營利模式)。天底下沒有神仙,這是他們的business model,我覺得時間會證明一切。

今天很不幸,這個官司打這麼久,我在大陸也講,我是在台灣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回到家鄉,我在老家(指山西)修橋補路沒有停過,在台灣我也捐贈,汶川大地震 我是第一個捐款的,四川的蔣省長,來台灣最後一天都跟我在一起,我沒有要求任何事,但我跟他們講了一些話。我說,當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我們都是一家人; 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我就是「細姨啊仔」(台語,指小老婆的小孩),這合理嗎?

我們為何不在中國打(官司),而要在香港打?今天有多少台商在大陸打贏過官司?大陸那邊也曉得,他們的人民打專利經營的官司,也非常的地方保護主義。所幸 呢,我們這個事情,因為深圳市長已經被關了,被判了死緩(不立即執行的死刑),而且有一段還扯出比亞迪。天底下沒有不出事的,我覺得烏雲不會永遠把太陽遮 住,但這些事情,有很多的內幕不能說,只能說到這裡。

這件事情呢,我們公司受到很多的委屈,再加上巴菲特的炒作,讓我們非常困擾。可是,日久見人心,我倒要看看巴菲特這位股神,他能夠神多久?

我也想問他,你為什麼不投資福特、豐田呢?你認為福特的電動汽車就比較差嗎?他也沒回答。炒股票的人,跟我們想的可能都不一樣。為什麼?因為是短暫的、爽 就好,而且賺了錢就走。我覺得事情只要去分析,就會很明白,這都是一些……(炒作)。我們等著看,巴菲特什麼時候會開比亞迪的車,我等著看。

二○一五年比亞迪要做全中國第一的汽車,二五年要當全世界汽車業的老大,我想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們拭目以待。

各位了解我,我不講假話、不騙人、不做不到的事,可是為什麼都沒有人替我們講話呢?我,郭台銘,有生之年,這個官司一定會打贏、一定會平反。中國大陸現在 也了解到,如果不討論智慧財產、不討論商業利益,最後傷害的是它自己本身。我們與華為、聯想做很多生意,為什麼?因為這種公司正派、值得交往,不會偷人家 的東西。

我覺得大陸已經開始在轉變,而且變得非常的多。只是我們這個老案子,要等到適當的時間,來把它平反,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力爭公司的權益,這不是我個人的 權益,是我們FIH(富士康國際),造成資料外洩,造成很多不公平的競爭,造成很多很多的問題,也造成FIH有很多的同仁,因為打官司,以及很多東西(指 外在因素),就離開了公司。

為了公司的權益,我一定要打到底,而且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哪怕是巴菲特加持,我一定要打。而且我現在不是要打比亞迪,我是要打巴菲特,我要讓大家看看, 一個炒股票被大家視為股神的,一個吹牛的,他們兩個結合在一起造成的神話,這個神話有一天一定會破滅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直言韓國偷技術、不誠信

積極與日廠連手抗韓

台灣怎麼還有人在買韓國貨?楊淑君事件的教訓是還不夠嗎?我們就是這麼健忘。

台灣未來的高科技產業要與韓國競爭,非常不容易,韓國有國家資本加上好的公司,再加上有市場,是很可怕的。而大陸企業將來的成長,也有國家資本的支持,比 亞迪不是嗎? 賣(電動)汽車有政府的補貼,和其他人的賣價比,你就曉得它賺哪裡的錢。我們做電動汽車,可以拿政府的錢嗎?一分錢都沒有,所以我們非常的困難,但是呢, 我認為困難的小孩比較有出息,比較耐得住風雨。

以面板來說,鴻海是面板的出海口,包括monitor(監視器)、tablet(平板電腦)、TV(電視),我們需要很多的面板,不管是中小尺寸還是大尺 寸。日本和台灣的產業,都很少有政府用極大的力量扶植,而韓國的三星和LG(樂金電子)這兩家,過去有政府支持,現在他們自己也很強,這不可否認。

但是世界上的產業會只剩韓國這兩家嗎?不可能。從location(地理位置)來看,也太集中了,一定會有日本和台灣。哪怕不是第一、第二,也會有第三、第四。

像我們現在與夏普(Sharp)正在談一系列的合作,不只是面板,夏普有好多產品都不錯,也有很好的技術,包括panel(面板)中小尺寸、大尺寸,空氣 濾淨機、冰箱、手機、電子書,手機在日本也是一五○○萬支,是最大的。所以與夏普的合作是全面合作,從共同經營開發、聯合採購(開始),因為日本人做事是 比較謹慎有秩序,一步一步來 ,就像兩個男女戀愛,也是從牽手開始。

其實有幾項產品,我們已經出貨了。而這次雙方談的產品,包括智能型的白色家電,在面板、技術、海外設廠、採購方面合作,甚至將來「萬馬奔騰」(號召萬名員工返鄉創業)在大陸,也可以幫它(夏普)賣產品。現在也已經談到合資做技術研發了。

日立(Hitachi)也談了滿長的時間,它的IPS(廣視角顯示技術)還是很強,(只是)地震以後它忙於福島的事情,速度有點放慢,可是實際上還是在推 動,做技術交流。不過,我在這裡可以報告說,我們最近也與Canon在談,它們在光學領域是非常好的公司,我很多年前也參觀過它們光學廠。其實我只隨便講 了三家,後面還有超過十家,很多小零件的公司,我都是它們的大客戶。

另外,我們和日本合作還有三大原因。第一,日本與台灣的合作會比跟韓國成功率還高,很多日本公司與三星合作,最後結果呢?這一點我百分之百make sure(確定)。第二, 我們重視智慧財產權,不會把別人的技術拿去當自己的技術用,我們會付權利金,這也是日本公司願意與台灣公司合作的原因。

第三, 雙方的東洋文化比較接近,大家對誠信(的認知)比較接近,日本長期穩定、謹慎保守、規規矩矩,台灣強在彈性、速度快,我們在制度和彈性中找到平衡點,發揮彼此專長。

最後,日本人有品牌,我們沒有品牌,我不會做品牌。還有這次日本發生大地震,最緊密的夥伴、最可靠的夥伴就是台灣,能夠共榮華、共富貴的,也是台灣。

我沒有這個基因做品牌,可是做製造的可以做channel(通路),做total supply chain(完整供應鏈),所以我們應該專心把零組件做好,把核心技術做到最好,與品牌廠合作。

像蘋果,不但產品設計得好,賈伯斯這個人呢,我也有幸和他在一起工作。他的身體到這樣子的情況,據我了解,他幾乎還整天在上班。所以,我覺得他的偉大,不在於他的智慧,而在於他的毅力,以及他對於工作、對於生命的價值。

其實沒有多久前我去(美國)的時候,差點有機會再跟他吃飯,但正好他那天沒有空。我問我自己,如果我生這樣的病,請假了,我還會到公司上班嗎?我一定不 會,至少我太太不會讓我去。他還到公司上班,這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也是他第一個讓我佩服的地方。他是為了錢工作嗎?

不做品牌 專心把零組件做好從蘋果賈伯斯看台灣年輕人的隱憂第二個,人克服一切是用毅力,我覺得他有這樣的毅力,應該有機會通過這個考驗。最近,(蘋果)有一位高階 主管來找我開會,我說:「你怎麼可以來與我開會?」他說,「他(指賈伯斯)最近身體比較好,所以(高階主管)才走得開,不然他隨時要叫我。」所以,我想應 該是好消息,我很有信心,他的身體會越來越好,我相信他的毅力,可以讓他繼續工作幾年,我很有信心。

第三個,蘋果塑造出來的文化,它所塑造出來的創新,它所塑造出來的應用程式,我覺得持續五到十年,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你看iTune、昨天的 iCloud,大家才恍然大悟,可是這個東西要實踐、要普遍,可能(需要)二十年。所以,只要你有信心、有毅力,對事情將來的前景、方向對、值得,就可 以。

我今天發覺到很多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怪國家,找不到好的對象也要怪國家。在美國歷任總統中,我最佩服兩個人,一個是較為人知的甘迺迪,他當選的時候講過一句話,到現在還深植我心,他說:「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

鴻海與比亞迪戰爭大事紀

2003年~2005年 400多名富士康基層員工與幹部相繼跳槽,轉而投效比亞迪。

2006.06 富士康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訴訟,控告離職員工洩漏商業機密給比亞迪。

2007.10 富士康以相同的指控在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訴訟,索賠高達港幣51億元。

2007.12 北京高等法院檢定書出爐,在侵權部分對富士康較為有利。

2008.09 巴菲特宣布入股比亞迪10%,比亞迪股價大幅上揚、超越富士康。

2009.04 郭台銘在股東會指控離職員工暗地竊取公司機密傳送給比亞迪。

2009.05 郭台銘「三問巴菲特」,第一、為何投資偷竊商業機密的公司?

第二、敢不敢開比亞迪的電動車上下班?第三、依據何種專業知識判斷比亞迪的潛力?

2010.08 富士康提告遭香港法院駁回,比亞迪反控非法干涉業務、蓄意破壞。

2011.06 郭台銘在股東會大嗆股神巴菲特不是神,並強調與比亞迪的官司一定會打到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3

報業大老征服海泳 找回職場鬥志

2012-03-12  TCW




如果五十歲是人生中場,三月一日 甫接任《聯合報》社長的項國寧,上、下半場,各有一個第一。上半場,他是國內第一位取得新聞學博士學位,擔任主流大報的總編輯;下半場,他則是國內取得魚 式游泳(編按:Total Immersion,簡稱TI)訓練班,教練資格的第一人。

從新聞事業跨到運動專業,轉變的關鍵中場,是在多數男性面臨中年危機(Middle age crisis)高峰的四十六歲。

這一年,是他擔任《聯合報》總編輯,職業生涯攀上最高峰的時刻,但除每天午夜趕截稿、凌晨三點才下班、天將破曉方就寢的日夜顛倒作息;白天還要趕赴應酬飯 局,以及開不完的跨部門會議,讓向來自認為撐得住的身體,逐漸顯露疲態。最後,健康狀況終於亮起紅燈。

在職涯高峰,健康發警訊醫生下令:不運動就不必再來看我

「肩、頸、腰、背,無一不痛,正是古人說的『案牘勞形』,」項國寧回想,那時候的狀況只能用「上床容易下床難」形容,下不了床的原因是,因為背部肌肉過度 疲累,無力將整個身體支撐起來,起床前必須先把身體反過來、臉朝下,靠到床沿讓腳先朝地,再用雙手把身體給撐起來。

去醫院掛號看復健科,醫生說,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吞止痛藥,沒效;找人按摩,只見短效,拖了大半年,用省力的辦法,無法解決病痛,最後是醫生幾句話點醒 他,「一定要運動,不運動也不必再來看我,我只能開止痛藥,游泳對你最好。」

「你的選擇是這個(指運動)?或是經過一段時間不堪負荷,然後折損(指身體)?」醫生問。

「這個問題要解決,不能讓身體再惡化下去。」他告訴自己,該面對了。

除了健康狀況走下坡,另一個隱而未顯的危機,是生涯發展遇瓶頸。

在風光背後,事業露危機媒體生態丕變,他決定繼續戰下去

他曾在報業的黃金年代,先後出任《世界日報》、《聯合晚報》總編輯,四十三歲坐上《聯合報》總編輯大位,表面上雖風光,但每天面對的,卻是過去半世紀,歷 任總編輯們未曾遭遇的激烈變局:解嚴之後的報業競爭,加上有線電視新聞台崛起,以及閱報人口數逐年降低等,驟變的紙媒經營環境。

第一大報的昔日風光,此刻卻成為肩頭重擔,「進到辦公室編輯台,才半小時就開始感到疲累,總覺得(每件事都是)很大的負荷。」他坦言。

眼前,一條是往上走卻遇瓶頸的生涯曲線;另一條是健康狀況下墜的拋物線,兩條曲線的死亡交叉,把項國寧困在身陷中年危機幽谷的恐懼。這樣的恐懼,也代表許 多背負家庭、職場雙重重擔的社會中堅分子,共同的處境。

發展心理學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指出,人生不同每個階段,都有其心理的發展目標和相對的心理危機,步入中年,身體機能和外表的明顯衰退,帶來身心新的考驗和衝擊;但若能 闖過中年危機這關,則是再次的蛻變和成長。

當恐懼迎面而來,人們有兩條路可選,「戰或逃」(fight or flight)。

項國寧決定繼續戰下去。

年近半百時,被迫學游泳從嘲笑中進步,不斷突破自我極限

他說,雖然,當過大報總編輯,專業生涯可說沒有遺憾,但心理上,總有兩件事不能讓自己釋懷:身體一定要這樣繼續壞下去,不能獲得改善嗎?傳統紙媒事業只能 如此?報社前景就這樣暗淡下去,沒有轉折了嗎?

如果都不是,勢必得做出改變。於是,年近半百的他,走進泳池,從當年新竹中學規定游完二十五公尺才能畢業、不怎麼樣的「實力」開始起步。

因是勉強去游,看別人輕鬆自在,自己卻越游越累,挫折感日增,「五十歲,本能不跟你走,要有可說服你、不惑的理由。」於是他積極研讀游泳書籍,但看了三、 四十本仍不得要領,直到在亞馬遜(Amazon)網路書店買到教導魚式游泳的書,才悟出沉浮水中,不亦快哉的心法,更先後飛到吉隆坡、紐約上游訓課程,兩 次上課,他都是「所有學員中飛最遠、也最老」的那一位。

距離最遠不打緊,年紀最老卻很尷尬。游泳訓練課的學員都是青少年,有的還是校隊,教練錄下每人的泳姿,在全體學員前播放講解,當項國寧一出現在螢幕上,中 年的身材,奇怪的泳姿,惹得年輕人哄堂大笑,「真是尷尬的不得了,」他說。

但他沒有打退堂鼓,因為知道自己正在進步。魚式游泳訓練強調,每回下水,都要當成是自己這輩子游泳游得最好的一次,全神專注在從頭到身體平衡、滑水姿勢、 旋轉角度等每個細節,「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全神投入,就越游越舒適、輕鬆。後來,改善健康變成游泳的副作用,項國寧更享受悠游水中的樂趣,以及隨之點 燃的內在熱情。

靠毅力和知識,挑戰身體的極限,他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愉悅感;游泳水道也成為了他的人生下半場,通往自我挑戰的秘道。

「kaizen(編按:日文發音改善),不停進步改善,追求完美的過程, 身心的回報,愉悅感高」。另一個感受是:「你可以做得到!」

二○○三年,五十歲那年,他開始從泳池跨向開放水域,陸續挑戰三.三公里的橫渡日月潭、六公里的澎湖海泳、馬來西亞刁曼島十公里的海上長征。更通過認證, 成為台灣首位魚式游泳教練。

此外,他還登上海拔五千八百九十五公尺的非洲之顛吉力馬札羅山、聖母峰基地營,而在此之前,登過最高的山,只是海拔二千二百多公尺的阿里山。「一次又一 次,往極限再多push (前進)些,感覺棒透了!」

有一回,在紐西蘭的天然湖泊裡游泳,他鑽進冷冽的湖水中,「彷彿游進圖畫裡」。浮出水面,看見白雲與青山;換氣時,聞到花香,從中享受到的樂趣,絕非在忍 受氯氣味道、動輒折返的游泳池內,所能比擬。

十年內,他從被迫游泳,到享受游泳;從游二十五公尺,游到開放水域的十公里,距離擴增四百倍,但換得的信心,卻是難以估計。

突破體能的自我挑戰,他也更有勇氣,面對職場上的艱難挑戰。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是進入聯經報系三十年,最痛苦的一天。

轉任新社長,就面臨停刊即使心裡很難受,想清楚就能克服

卸下《聯合報》總編輯一職後,他轉任《民生報》社長,但面對主打娛樂新聞的港媒《蘋果日報》登台猛攻,第一次當社長,就要站到同仁面前,代表資方宣布《民 生報》停刊。

承擔這個角色,內心非常煎熬,但遭資遣的同仁卻未必能諒解,網路上有人貼文,批評包括他在內的報系高層,冷血無情。

「面對事情,只要想清楚就能克服,」這是從克服體力極限過程中的領悟。他決心正面迎接報業不景氣的挑戰,「在職場上要親手結束經營,心裡難接受……(談話 中斷,停頓)從《民生報》到《聯合晚報》,我不要第二次結束報紙,我不能再在我手上發生《民生報》的事,很難過啊(編按:《民生報》停刊後,項國寧曾轉任 《聯合晚報》社長)!」

如今,近耳順之年的他,除出任聯經報系旗艦品牌《聯合報》社長,還身兼報系發言人、內容發展處長與大陸事務處長等要職,扮演推動這個成立逾一甲子的報業集 團,轉型進入華文數位匯流新時代的核心要角。面對未知,就像游泳一樣,「不開始做,永遠不知道怎麼做。」雖然工作量不比擔任總編輯時少,但靠每天早泳的習 慣,展現的積極和活力,卻遠勝過十年前。

「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我進辦公室,覺得辛苦沮喪勞累……,(現在)一整天覺得有力氣與信心處理麻煩事,同樣是工作帶來的負荷,現在卻成了有意義的挑 戰。」他笑著說:「這年紀能游十公里,其他事也沒那麼難吧?」

五十七歲時,海泳十公里放棄前自問:只差一點何不挺過去

二○一○年十月,五十七歲的他挑戰馬來西亞刁曼島十公里海泳,是自我蛻變的關鍵一刻。

游到七、八公里時,他體力達極限,比賽的支援小艇就在不遠處,他只要揮手,就能上船休息,結束這困難挑戰。放棄很容易,只要自己願意,不必對誰解釋。

就在他想放棄時,突然間,「有一個神聖的聲音說,你既然已經來了,就要把它完成。」他內心掙扎,「你游了這麼遠,不挺過去,回到台灣對自己沒法交代,你為 什麼不把它做完?你真的做不完嗎?已經花這麼多力氣,只差最後一點,應該想辦法挺住做完。」最後自我挑戰,他克服放棄的誘惑,完成十公里海泳的里程碑。

面對健康、職涯的雙重挑戰,像在海中長泳,有雙腳踩不到底、體力卻耗盡的恐懼,他可以選擇退隱轉向,「如果那時退休,就像游八公里就停掉,事情不該那樣結 束,生涯不該是那樣,被畫上句點的!」

選擇面對,找到下一階段的熱情,持續戰鬥,項國寧讓原本令人惶惶不安的中年危機,成為拉開人生下半場布幕,節奏明快的勝利序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